張靜靜
一、寫作現狀分析
隨著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的提高,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寫作都是困擾師生的問題,近幾年高考中,學生書面表達平均分低的現狀,反映了學生寫作能力的薄弱。就目前的高中英語寫作情況來看,學生審題能力差、漢語式表達、詞匯匱乏、語言單調、搭配不當、句型誤用、表達不得體、行文不連貫等問題層出不窮,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技能缺乏系統的指導,大多數以語言技能訓練為主,甚至停留在“學生寫→教師改→簡單講評→例文背誦”的層面上。學生在寫作前沒有充足的語言輸入,沒有必要的寫作指導,這樣“重結果,輕過程”的寫作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問題解決對策
(1)在閱讀教學中有效拓展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大量語言輸入的基礎之上,而語言輸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高質量的輸出必須要有充足的輸入作保障。沒有充足的詞匯量和豐富的句型保證,寫作將無法有效進行。在閱讀教學中,除了訓練閱讀能力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指導學生積累寫作詞匯,儲存句法、語篇知識,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技巧。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從寫作的基礎、框架、素材三個維度進行寫作技巧的滲透,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不失為提高教學效率的良策。
(2)深化語法學習,真正發揮語法的語用價值。在高考題型調整之后,我們對語法教學更加困惑,高考的反撥作用提醒我們,不能只側重語法結構形式的學習,還要通過語篇,情景,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參與中感知語法現象,主動探索、歸納語法規則,并能在寫作中正確運用。
(3)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習得語言的過程。利用各種手段搭建學生認知建構的支架,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發現、歸納,從而讓學生有效習得目標語言。同時,英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建立寫作積累本,培養學生積累習慣的養成,加強積累意識,積累好詞、好句、好段落,并加強背誦。
(4)豐富作文訓練的方式。除了考試作文以外,在平時教學中運用仿寫、改寫、縮寫、擴句成段、連句成篇、類文寫作、 以聽說促寫作等多元化方式,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將寫作教學潛移默化地融入日常課堂。
(5)強化邏輯性,提升各種高級表達的運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英語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教師除了按話題、題材、體裁對寫作進行系統的指導,還要指導學生注重上下文邏輯關系,盡量避免使用一些沒把握的詞匯、短語和句型,適當考慮高級詞匯和多種句式的運用,如分詞短語、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強調句和倒裝句等,以及語句之間的銜接用語,幫助學生掌握如何用嚴謹的思維和科學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總之,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也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應該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訓練,學生也要提高自身的主動性,平時要大量閱讀,有意識地對各種話題進行素材積累,并學習優秀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思維模式,從而讓自己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