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傳統的英語教學大多是以教師教為主,但課堂的真正主人應該是學生。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融合后,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從英語學習環境、信息化教學平臺搭建、信息交互等角度提出自己的創新思路;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英語應用等能力進行培養;還可以在教學拓展的基礎上實現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方面的創新發展。
事實證明,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是實現小學英語教學流程再造與創新的有效路徑。但在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小學英語教與學的創新應以尊重學生的差異化需求為前提。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當中,英語的口語、閱讀、應用能力是教學的重點。筆者認為,如果要對小學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優化,需要從學生的英語差異化水平角度,對口語、閱讀、應用等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構建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環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通過信息技術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沉浸在這個環境中,以此達到讓學生對英語知識感興趣,愿意主動進行學習的目的。在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構建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環境,搭建教學技術平臺,并通過網絡技術的交互性,提高小學英語教與學的綜合效率。
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實際教學簡要闡述一下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與學的創新實踐。
一、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力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課堂教學活動中,構建趣味性的教學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特別是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方面的教學綜合水平。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下,將固定的英語知識轉化為具有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方式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Unit8“Summer Vacation” Part A時,在講解“will”一詞的用法中,筆者通過卡通微視頻的方式,將“will”一詞進行擬人化展示,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種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轉化為具體內容,創設直觀且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更好地拉近學生與英語知識之間的距離,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有積極作用。
再比如,在講解英語語法的過程中,筆者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對語法知識進行講解,將語法直觀、趣味化地展現出來,以此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學習與應用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法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另外,可以借助“班級優化大師”App的點評及隨機抽選功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并利用軟件內的獎勵功能激勵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開展小組評比活動,在開展小組評比的時候,采用積分評比的模式,在積分的獎勵下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打開“班級優化大師”App,利用其隨機抽選的功能實現電子選人,讓小組中的每一個學生都可能被抽到,讓他們都參與其中。之后,通過總分評比選出最終勝利的小組。
二、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提高課堂互動性
筆者認為,增強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性,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有促進作用。因此,筆者積極打造互動性課堂,并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不斷對師生的互動方式進行優化,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綜合水平。
課堂互動性強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若要更好地實現互動,筆者認為,應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是最理想的選擇。
比如,筆者曾嘗試應用電子書包對小學英語知識進行整合,利用卡通英語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資源。運用課本外的輔助類學習資源與學生展開互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在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方面,除了常規的教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一問一答,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好對話的小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對話內容猜一猜語境,并進行跟讀。這樣,就通過信息化教學工具實現了活躍課堂氛圍、解決學生口語訓練的目的。
在教學“Thanksgiving Day”一課時,筆者以Enable to grasp the sentences of “It’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這一教學重點內容為中心,重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在節日上的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搭建家校合作平臺,共同助力學生學習
督促學生學習絕不僅僅是學校和教師的事,家長也應該參與其中。筆者積極與家長溝通,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小學生普遍存在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產生的不利影響,筆者積極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學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環節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與家長一起共同培養學生的良好英語學習習慣。
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筆者與家長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積極發揮家長在學生英語口語、閱讀、應用等方面的教育作用。筆者通過“問卷星”制作有效的電子問卷,請家長填寫,問卷內容包含了學生的家庭活動情況、英語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英語閱讀練習情況等相關內容。在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有針對性教學。
在布置英語作業過程中,筆者首先會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布置相應的英語閱讀任務,讓學生在微信群、釘釘群里完成打卡任務。之后通過微信、釘釘等平臺的實時信息傳遞功能,與學生和家長進行單獨的互動與討論。另外,筆者還會在微信群、釘釘群分享一些較好的例子,激勵學生,以此提高學生英語自主閱讀的質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信息化背景下,如果要實現小學英語教與學的創新發展,就要積極推動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