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厚莉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展示空間設計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以往的教學多以二維效果圖制作為主,注重方案在圖紙上的表達,忽略了對學生真實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課程作業訓練內容基本以效果圖表達為主,導致學生對電腦有著嚴重依賴性,設計方案在網上東拼西湊,缺少嚴謹的推敲過程,忽略了具體實施過程。
模型制作是三維空間的藝術再現,可以接近真實直觀地展示設計對象的顏色、紋理、質感、空間結構和尺度感。通過模型制作,可以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提高設計認知能力、培養變換設計手法和問題解決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性。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展示空間設計課與其他專業課的作業形式相比,模型制作環節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動手制作模型使課堂氛圍得到提升,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合作完成設計方案與模型制作,也使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提高。模型作品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前期效果圖方案設計到實物模型制作,學生在課堂上遇到一些方案設計與模型制作方面的問題現場請教老師也能夠及時得到解決,使課上時間得到充分利用,課堂的互動性也相應地調動起來了。
在展示方案設計時,學生一般還是停留在圖紙設計階段,很難到施工現場參與建造,特別是近年來由于疫情原因學生外出受到限制,在教學中加入模型制作環節是最可行的替代方案。模型制作與工地施工具有一定相似性,在造型制作、施工工藝和裝飾手法等方面學生能夠較快掌握,提高了學生對材料的認識及制作工藝的掌握。
模型制作的材料很豐富,主要的材料有雪弗板、EVA板、亞克力板、木板、泡沫板、紙類等,另外還可以加入一些綜合材料,使模型制作達到最好的展示效果。在制作模型時,學生要比較不同材料的質感、色彩、構建方式是否能與預想空間相得益彰,再確定適合的材料。避免選擇加工難度大的材料,比如鋁合金、不銹鋼、木板等材料,如確實需要使用切割難度較大的材料,可以到網上定制切割圖案,由工廠提供激光切割。在模型制作的工藝上與現場施工一樣,要求精準、嚴謹,還要體現工藝制作的美感。
設計是為人服務,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模型制作帶給人空間立體的直接感受,是把二維平面轉化為三維立體真實空間的創作過程。學生在方案設計初期可以自由地發揮設計靈感,但進入效果圖繪制和模型制作階段就要時刻考慮人的因素。模型制作過程中以人為參照對空間進行設計,空間尺度的協調性就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模型制作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仿型制作,而是通過模型制作的技巧與技法更好地對設計作品加以表現,從而了解、掌握專業設計的豐富內容。模型制作對于“展示空間設計”課程和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完善設計方案。效果圖設計方案,盡管有平、立面及透視圖等多側面表現,但維度不夠直觀,通過模型制作便于我們俯瞰整體,更有利于設計方法的整體把握。(2)提升空間感。空間是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甚至是展示空間設計的靈魂。空間的結構,空間的體量與尺度,空間的形狀與比例,空間的分隔處理,空間的對比與變化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模型獲得一定程度的感知。(3)增強尺度感。通過模型制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尺度、比例與體量感,與真實空間體驗有相似之處。(4)了解工藝技法及熟悉材料性能。制作模型需要各種不同材料與工具,通過選擇和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制作工藝,從而拓寬思路,增強表現力。(5)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模型制作能提供一個很好的實踐操作機會,通過該課程,學生懂得如何切割、打磨、上色等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項目式教學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本課程以真實設計項目為依托,第一次上課時教師就跟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該課程要最終制作出一套設計方案和實物模型。教師除了提出模型制作選題方向、尺寸范圍、作業提交時間等要求外,不對項目做過多限制性要求,為學生制作模型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學生可自由選擇主題、制作材料和制作方式等,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自主學習和項目管理能力。
在教學組織方面,該課程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通過共同選題,設計方案、操作實施,一起完成任務或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由于該課程以小型設計項目為主,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愿分組,一般以2至3人一組為宜。人數太多容易造成統一意見困難、分工不均,引發小組矛盾,導致最終效果不佳。通過合作學習,可以避免學生個人思維的局限性。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彼此啟發,激發團隊創造能力,盡可能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模型制作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彼此合作和人際交往能力。
2.4.1 繪制設計效果圖
根據真實設計項目,按照實際尺寸繪制出展示空間設計施工需要的平面布置圖、立面圖、頂面布置圖和空間內部陳設布局圖(如圖1)。

圖1
2.4.2 圖示放樣
確定模型制作比例和實際尺寸。制作模型比例應參考平面的設計圖來確定,要求比例一致、造型嚴謹,模型比例通常在1:20,1:25、1:30等。模型中所有展品的比例都應一致,避免因比例不同而導致模型失真。將制作模型的圖紙放在已經選好的底板上,描出各個面板的切割線,注意圖紙在板材上的排列位置節省板料。
2.4.3 加工鏤空的部件
制作模型時有一些需要鏤空處理的部位,比如門窗、墻面和頂面造型等,可以通過刻刀進行仔細的雕刻處理。切割時不但要使用鋒利的刀刃,還要用尺子進行輔助切割,才能使材料切得光滑而平直。大多數材料可以使用美工刀進行切割,但對于較大或較硬的材料則需要用到鋸子或切割機。切割尺寸應略大于實際尺寸,并盡量預留一些可加工的尺寸方便后期對模型進行打磨或修正。如果切割尺寸預留不夠,容易造成各部件不能完美地進行黏合破壞了模型整體的美感(如圖2)。
2.4.4 精細加工部件
將切割好的材料根據大小和形狀選擇銼刀進行修整,邊緣和其他凸出物可以使用雕刻刀修剪、切割或者刮掉。在對構件細部進行加工時要注意邊緣整齊、紋樣精細,還要對木料、塑料、金屬材料等表面做適當處理,使之有較整潔美觀的外觀色彩和質感效果,處理方法主要有貼面法、噴涂法和打磨法等。
2.4.5 模型組合成型
模型的各零部件需要通過一定的黏結工藝才能將它們組成一個整體,在各個立面黏結前,先將所有部件裝飾處理好,再進行黏結。在實際操作時,要全面考慮黏結強度、黏結效果、粘貼后所經受的條件作用,以及被粘貼物的形狀、大小、粘貼方法、對比效果等各方面的問題。將所有的立面造型修整完畢后,根據模型需求排列定位模型,然后對照圖紙尺寸,精心地將所有立面部件粘接到底板的相應位置上。
2.4.6 模型整理完成
模型主體完成后,接下來是增加模型空間的整體氛圍,可以通過植物點綴、調整色彩和加入燈光來烘托,提升模型的整體效果(如圖2)。

圖2
在模型制作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常見問題有:(1)比例使用不合理。合理的比例保證了模型的真實性,在同一模型中各物體的比例要統一。如果比例失調,會影響模型的真實性。(2)各物體之間的關系不協調,整體效果不佳。模型外觀和內部陳設搭配要協調、色調統一、大小合理,以保證模型制作的整體性。(3)局部細節處理不到位。在一些較小的物品和細節的設計和制作中,細節的處理直接決定著模型的效果。細節處理過于粗糙會降低整個模型的整體質量。(4)對模型制作的難度估計不足,沒有考慮效果圖變成立體模型的可行性,特別是造型復雜的作品;(5)制作模型的材料選擇不合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6)小組分工不合理,分組時過于注重“彼此關系好”,而忽略了專業能力匹配。
在模型制作前期,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合理引導,對小組分工進行把控,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在模型制作環節,教師要時刻提醒模型制作與方案設計圖的一致性,要注意模型比例是否合適,圖紙尺寸要做到準確無誤。在材料的選擇上盡量以經濟實用、容易操作的材料為宜。模型制作完成后,要對方案過程進行講解,教師要對方案給出一些建議,能夠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設計的整體水平。
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該課程結束后學院會組織任課教師到各教室對學生作品進行集體打分和點評,選出優秀作品。然后組織優秀學生作品展,邀請學校領導和專業教師進行現場觀摩和頒獎。對于優秀作品,學院會安排專業教師進行進一步的單獨指導,推薦參加“為中國而設計”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賽、NCDA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等專業比賽。
綜上所述,模型制作是“展示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其制作效果是評價整門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通過課程教學改革,促使整門課程教學內容更加完善合理,教學方法更加科學有效,評價體系更加完備,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模型制作可以反映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開放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特點。學生在模型制作實踐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各種問題,并針對問題不斷提出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對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設計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雖然該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制于模型制作工具條件的限制,其教學效果還未充分顯現。下一步,學院將積極爭取學校支持,加大實驗室建設,購置先進制作設備,不斷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