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
◆摘? 要:現代社會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也被賦予了新的教學任務,小學是學生奠定堅實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不再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為主,而是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人生觀,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教學任務能夠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指明方向,不僅能夠滿足時代賦予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語文教師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手段,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語文教師們急需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語文素養;小學語文;培養探尋
1 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作用
1.1提高學生的整體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經歷較短,生活經驗較少,掌握的學習方法也較少。小學語文作為其他學科的基礎,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因此教師只有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以課堂教學為主,也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個過程則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從而掌握學習其他學科的方法,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能夠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整理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發展,提高對于學習其他學科的興趣。
1.2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育工作者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好滿足了新課改理念的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中,注重開展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語文文章的核心思想,促使學生學習作者的優秀品質,學生可以通過深入學習語文知識體會到語文學科的魅力,長此以往還可以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性格,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
2 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途徑
2.1教師發揮主導者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并且學習新知識大多以興趣為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發揮好自身課堂主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習語文知識豐富自身的語文素養。
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師不斷的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長久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和引導,例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閱讀教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能夠更簡單的理解語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選擇閱讀文章的時候不應該局限于語文教材,也要多閱讀一些課外教材,可以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也可以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如今市面上大多優秀文學作品都有兒童版本,這極大的滿足了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優秀語句的積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優秀的語句摘抄下來,并且在課余時間與其他同學多交流、多分享,通過交流和分享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儲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交流能力,長此以往則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2重視寫作教學的作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發揮寫作教學的作用,學生在積累了豐富的閱讀經驗以后,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而寫作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征制定科學可行的寫作目標,例如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就可以在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節課時,教師在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教學后,可以要求學生說出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本篇文章進行仿寫,寫一寫自己對家鄉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或者是最近生活中觀察到的新鮮事物等,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的文章進行寫作練習,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的文章能夠了解寫作的結構,就能夠更輕松的寫出教師要求的作文,這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的課堂知識,還能夠通過寫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為學生以后更好的感受語文的魅力做鋪墊。
2.3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作用
我國的傳統節日背后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感受傳統節日的意義,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教師可以在母親節的時候,通過學習教材中有關母愛的文章體會母親的偉大和不易,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家里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母親為了自己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和母親之間的感情,還能夠引導學生懂得感恩。教師可以在中秋節的時候,為學生講解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了解古代文人是如何通過描寫月亮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學生就能夠體會到中秋節的意義是團圓,理解中秋節的來源,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生通過感受傳統節日的意義,不僅能夠為以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還能夠通過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3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意識到語文素養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也要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通過開展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式方法,也要通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養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促使學生通過體會教材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培養自身的優秀品質,從而提高自身的全面發展,體會到語文學科蘊含的樂趣,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薛以朝. 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2(10):1.
[2]葉翠敏. 基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 華夏教師,2018(14):2.
[3]湯璐. 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 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6):00038-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