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茹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教學氛圍和教學模式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著一些的問題,從而影響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這對于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也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提供了指導與借鑒。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10—0073—04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其在教育行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普及和肯定,這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英語課程作為小學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有效性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保障[1]。筆者在教學中發現,部分英語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性、實用性。不僅無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更使得學生無法感受到英語課程所具備的趣味性,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多媒體技術普遍應用的大環境下,如何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效果和價值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1.多媒體技術能夠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素材主要來源于教材。這也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具備一定的狹隘性和單一性。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打破傳統英語教學素材狹隘的瓶頸,提供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教師可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優質教學資源,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從而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素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進而為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閱讀課文時,教師可根據學生所閱讀的內容播放相應的音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所學內容的內涵。學習一些單詞時,教師也可通過多媒體導讀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認真學習網絡資源中一些正確的發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2]。
3.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升創設口語表達的語言環境。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感受到英語口語表達的無窮魅力。如,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在課程中為學生穿插播放一些優質的英語電影、短片、對話等來讓學生進行觀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感,為學生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4.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比如互聯網中多媒體優質的趣味英語資源,能夠打破傳統英語教學中枯燥的學習方式。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學習特點,優化組合多種學習資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對英語的枯燥學習變趣味性學習、探索性學習,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學習英文字母時,教師可在網絡上搜索一些英文字母的變形體,這些變形體即根據英文字母的形態轉變成為不同的動物和植物等,新穎的字母形式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的教學資源也為課堂教學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
1.教師缺乏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意識。雖然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但就筆者所在學校來看,大多教師缺乏運用多媒體技術改變傳統教學的意識。部分教師認為自己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完成課綱要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無形中使得自己的備課任務量增大,在課下針對課程的內容查閱網絡資料不僅花費時間、精力,對于一些老教師來說更是趕鴨子上架。所以,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僅在評課、賽課時花精力認真準備,其余更是喜歡傳統教學方式,導致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積極性不高。
2.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整合優質資源的能力不高。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整合資源的能力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普及型。面對浩瀚的網絡資源,如何篩選出優質的資源,都是考核一位教師多媒體應用的綜合能力。好多資源需要二次加工成適合自己學生、適合自己課程的資料,不僅要求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多媒體應用能力,同時也是考驗教師處理多媒體素材的能力。但部分教師由于在教學中鮮少接觸計算機,導致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不高。雖然其能夠通過網絡下載相應的圖片、視頻或課件,但有些教師直接拿來就用,鮮少有教師鑒別資料質量是否優質,是否適合自己的教學,是否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健康的影響。因此,教師運用多媒體的能力參差不齊,導致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參差不齊。
3.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忽略師生雙主體地位的發揮。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導師,而部分教師在多媒體技術教學中,忽視了教學中的雙主體角色。教師在多媒體技術應用中,由于過于重視課件的使用,將所有的教學重難點融入到多媒體課件中進行播放,而鮮少使用板書等相關內容來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和學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教師成為了播放多媒體課件的工作人員,而忽視了其教育傳播者的角色。而學生呢,由于課件播放速度較快,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不清楚本堂課所學習的重難點,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于多媒體課件產生排斥感。另外部分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大多以單一的圖片文字等內容為主,鮮少涉及視頻、動畫等形式。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大多都低頭觀看課本上的圖片而無法將注意力投入到多媒體課件中,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4.多媒體技術應用不當,忽視了和學生的互動和答疑解惑。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用中,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對于多媒體課件進行播放講解,而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即便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一些疑惑,教師也只是簡單的進行解答,后續仍舊以播放課件為主。更有些教師,由于課件制作質量參差不齊,缺乏趣味因素,而且也沒有結合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補充。對于一些整理的短片、對話,沒有很好地整合并運用到自己的課程資源中,沒有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系統設計教學策略,因此教學中缺乏與學生溝通的意識,導致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一些疑惑,同時也不能夠很好的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4]。
1.提高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意識。教師要充分認識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角色,多媒體優質資源對英語教學的重要影響。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與保障。教師應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依據所教授的內容制定合理的課件,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英語課程的趣味性。如在學習顏色的相關單詞時,為加深學生對于所學英文單詞的認知與理解,教師可制作合理的課件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2.提高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首先要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同時學校應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培訓環境,針對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的能力。當然,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具備充電意識,結合自己在多媒體技術應用方面所存在的短板積極地向其他教師進行請教,或者是通過閱讀相關的書籍進行學習,為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充分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5]。結合實際教學需要,整合媒體資源,進行有創新的教學設計,系統的安排自己的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My Family”的一些內容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grandpa,grandma,brother,sister,parents”這些單詞時,可通過樹狀圖將這些單詞整理起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名詞之間關系的梳理來加深這些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趣味性課件是確保創設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教師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授的內容,整合優質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并設計優質的、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如,在學習“I Had a Good Time”一課的內容時,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豐富,這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不同的交通方式、南北方地區不同的風景氣候以及旅行感受等,使得小朋友足不出教室便可游覽我國的大好河山。在播放課件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所教授的內容插入相應的英文單詞,并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在朗讀中糾正學生的發音,提升學生單詞拼寫的規范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4.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制作包含圖片、視頻、音頻等各種資源的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引導學生多看、多想、多說、多寫,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內容,播放相關的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朗讀,學習正確的發音,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聽力水平,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高創設良好的環境。
5.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優勢。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師生,多媒體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我們在教學中既不能完全依賴于課件也不能完全不用。因此,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要以簡潔實用為主,在保證課件具備一定趣味性的同時,充分凸顯課堂中所學習的主要內容。避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于花哨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導致學生無法將注意力放在教材內容上。同時也避免多媒體課件所容納的知識量較多,致使教師課堂教學速度較快,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討的空間,無法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課件的制作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更需要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把握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好地理解課堂中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華而不實只會起到畫蛇添足的負作用。
另一方面,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傳統課堂教學與多媒體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根據知識點系統化的設計教學環節,采取適合學生和適合知識點的教學策略,游刃有余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最大限度的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同時兼顧傳統英語教學的優勢。只有這樣與傳統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新媒體介入到教學中,對教師、學生和教學大環境來說,既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機遇,同時也給社會、教師、學生提供了挑戰[6]。作為教師,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教學挑戰,唯有不斷學習、探究新媒體技術,不斷提高新媒體素養,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為培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奉獻自己的力量。
[1]裴敏.淺議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多媒體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55-56.
[2]徐潔.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的研究[J].新課程,2021(44):112.
[3]夏蘭.芻議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實踐[J].小學生(下旬刊),2021(11):57.
[4]于景蘭,林琳.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0(34):123-125.
[5]范菁菁.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15.
[6]尤冰.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20(13):205-206.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