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要】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認知發展正處于關鍵期,在該階段幼兒的思維能力、認知水平等都是比偏下的,這也導致他們對于生活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差。當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幼兒的情感教育是極度缺失的。針對此,教師在展開幼兒繪本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幼兒加強其情感教育,使得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情感教育對于自己發展的重要性,進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繪本閱讀能力。本文就以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對策探討這個問題而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教學;情感教育;缺失;對策
引言
根據著名的建構主義發展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觀念表明,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階段。在該階段幼兒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且思維是不可逆的。同時,該階段幼兒的自我意識占據著中心地位,在學習和生活中,他們都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使得幼兒的自主獨立能力比較弱,當教師在展開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因而導致無法理解不同繪本中的情感表達。這也使得我國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在幼兒園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彌補幼兒的情感教育工作。
一、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教師不注重在繪本教學中給學生展開情感教育
根據我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教師在展開幼兒園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明確認識到情感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只會根據繪本中的知識內容給幼兒進行講解,讓幼兒了解到繪本教材中不同圖畫所代表的含義,而對于不同圖畫所表達的深層次的情感教師并不會進行深入的探究,這也使得學生的繪本學習只是停留于繪本的表面,久而久之也導致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
(二)幼兒學習能力較弱
幼兒的年齡都是比較小的,而且他們的心理發展也不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過分地依賴教師或者家長。而當家長將幼兒送到幼兒園時,他們也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應的狀況,當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他們也不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進行聽講,這也使得教師無法更好地給幼兒展開情感教育。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一)合理利用繪本內容,展開情感教育
教師在展開幼兒園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情感教育,這樣的話能夠通過豐富繪本教學資源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進而在深入的學習過程中,加深自己對不同繪本內容的理解,引導幼兒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例如教師在講到《愛心書》這本經典的作品作品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給幼兒播放這本繪本書所包含的動畫情節,讓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到大樹是如何給予一個男孩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如何把自己無私博大的愛給予了小男孩,引導幼兒逐步進行學習。這樣的話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學會樂于助人,使得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關心自己的小伙伴,長期這樣下來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充分理解繪本的情感
在展開幼兒繪本題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真正理解到繪本中的情感,以便于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繪本所表達的情感來引導幼兒進行學習,以此來不斷的提升幼兒的共情能力。這類詞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給幼兒講解不同繪本知識內容是要把繪本中所標好的情感主線給更好地表達出來,然后逐步引導幼兒進行學習,讓幼兒了解到故事發生的時間以及經驗,對于不理解中心思想的幼兒展開合理化的教學,幫助幼兒可以更好地理解繪本的情感內容。
(三)將繪本知識與生活結合,給幼兒創造表達情感的機會
應用繪本教學可以培養幼兒的多項技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幼兒在發展的過程中,三歲為第一個言語發展的關鍵期,五歲為兒童言語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在該關鍵期內,教師如果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言語能力的話,可以讓幼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此教師在展開繪本知識教學時,可以將繪本教學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引導幼兒積極開口表達,同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引導幼兒學習不同繪本內容所包含的情感,進而更好地提升幼兒的情感能力。
結語
幼兒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針對此教師在展開幼兒配本教學的過程中,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情感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學,讓幼兒能夠了解到不同繪本所表達的情感,以此來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促使幼兒可以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內容,使得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徐燕華.探討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J].當代家庭教育,2019(36):45-46.
[2]朱曉霞.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30-130.
[3]唐貞蘭.在幼兒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9(2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