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方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高校的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也必須相應地轉型發展。轉型發展既給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使他們面臨著各種新的問題和挑戰。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面臨著學校內部機制不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的挑戰,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問題。大學英語教師要想成功轉型發展為應用型教師,離不開學校完善的機制、院系的支持和管理,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地方高校;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師;轉型
作者簡介:李紅梅(1977.05-),女,安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近年來,很多地方高校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和高教改革要求,相繼確立了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確定了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視域下,許多地方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也相繼進行了改革,開啟了探索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這種新的發展形勢既給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使他們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在這種新形勢之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應如何進行轉型發展,才能為培養出合格的英語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一)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隨著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很多行業對既懂英語又具備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大學英語課程作為地方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向應用型教學方向轉型迫在眉睫。《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中也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已成為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響應時代和國家要求的必然發展趨勢。
(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正處于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的關鍵期,這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和配合,尤其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隊伍。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是地方高校師資隊伍中人數較多的專業群體之一,承擔著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任務,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知識能力等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由于大學英語教學對象涉及面較廣,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發展關系著學校轉型發展的成敗。
(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
為了培養出社會所需的非英語專業英語人才,全國各高校一直在不斷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路,迄今為止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部分國家重點建設高校自2003年起開始增設英語能力選修課。第二階段是很多普通高校自2007年起開始進行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和增設各種大學英語選修課程。第三階段是很多普通高校近年來開始逐步壓縮大學英語必修課學分和擴展選修課門類。地方高校近幾年相繼開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開始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整。這一系列調整無疑對大學英語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升、知識結構優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四)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在地方高校的轉型發展中,教師是關鍵。教師不僅在培養學生學科知識應用能力過程中發揮作用,也決定著學校轉型發展的成敗。近年來,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推動下,一些地方高校壓縮了大學英語必修課學分,出臺了大學英語課程免修規定,個別地方高校甚至提出“去英語化”,這使得大學英語教師不得不面臨著專業發展方向的抉擇。在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師應既具有英語專業性知識和教學能力,也擁有英語應用性實踐能力。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英語應用性實踐能力普遍較弱。如果大學英語教師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緊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步伐,不積極提升自我,勢必會制約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
二、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一)學校內部相關機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應用型轉型仍處于探索階段,學校內部的一些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在與教師轉型密切相關的教師聘用、教師考核和教師培訓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也比較有限,從根本上制約了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發展進程。比如,在教師聘用制度方面,很多地方高校仍然比較注重高學歷和專業背景,以致引進的大學英語教師學歷較高、專業背景較好,但應用實踐能力不足,且缺乏從事其他行業的經驗。筆者所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貴州兩所地方高校,50%以上的大學英語教師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97.5%的大學英語教師是英語專業背景,僅有2.5%的教師為非英語專業背景,僅有12.5%的教師擁有教師資格證之外的職業資格證書,僅有1%的教師有從事其他行業的經歷。
(二)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的挑戰
近年來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主要是圍繞課程體系進行的。有的高校壓縮了大學英語必修課,增加了選修課;有的高校采用了“分級教學+選修課”的課程體系;有的高校實施了“基礎英語+學術英語”的課程體系;有的高校構建了“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跨文化交際”的課程體系。這些經驗值得地方應用型高校學習,但如何實施,則不是一個簡單照搬的問題。這需要立足于地方高校的校情,通過實踐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案。目前,地方應用型高校普遍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應用型人才缺乏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開設。此外,這些高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如何制訂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如何選用恰當的教材,如何設置課程,如何兼顧課程的必要性和應用性,這些都是學校和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
(三)大學英語教師自身能力不足
地方應用型高校要培養出英語應用型人才,必須配備一支英語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具有相應行業知識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這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背景、知識結構、行業經驗等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根據筆者的調查,目前很多地方應用型高校缺少這樣一支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現有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行業經驗還遠遠不能滿足學校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現有大學英語教師,雖然有的學歷較高,有的英語能力較強,但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背景是英語專業,缺少跨學科專業知識,不了解諸如商務、旅游、計算機、航空、藝術等學科的專業知識,通常難以獨立地完成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任務。同時,地方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大多數是高校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學生時期缺少到商務部門、旅游部門、酒店等相關行業實習和實踐的經歷,進入高校工作之后,也缺少離開崗位到相關企業或行業進行培訓、實踐和工作的機會,不了解相關企業或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缺乏相關企業或行業的實踐經驗,從而影響了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發展的路徑
(一)學校層面要完善相關機制
地方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學校完善機制的支持。地方高校要實現向應用型高校的轉型,有必要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并在相關機制框架之下積極推動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與大學英語教師轉型密切相關的機制,主要包括教師聘用制度、教師考核制度、教師晉升制度、教師培訓制度。
在教師聘用制度方面,地方高校要避免唯學歷論,要重視考查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可以圍繞這雙項能力進行分類招聘,招聘專職教師時要注重考查其職業能力或應用性能力,招聘兼職教師時要考查其專業能力。
在教師考核制度方面,地方高校要改革原有單一的考核評價制度,根據教師具體情況制訂科學的多元化考核評估體系,針對不同類型教師(教學型、科研型、管理型)制訂不同的考核評價標準。
在教師晉升制度方面,地方高校要改革原來重科研的晉升制度,不能在教師職稱評定上只看重科研成果的數量,應積極推動教師晉升評定的多元化,因為應用型院校的教師應是專業和職業能力都強的應用型教師,而不是研究型教師。
在教師培訓制度方面,地方高校要建立一個引導教師轉型發展的組織或機構,并在完善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框架下,為全校教師的轉型發展提供指導,組織各種專業培訓,召開轉型指導會議,提升教師的轉型發展意識,鼓勵教師外出訪學或在職研修,加強校企合作,推動教師大力開展職業實踐。
(二)院系層面要加強支持和管理
大學英語教師通常歸屬于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簡稱大外部),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大外部院系層面的支持和管理。要推動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發展,大外部要不斷完善自身院系層面的制度,要充分發揮大學英語教研室的作用,要想方設法調動教師的轉型發展積極性。
在院系層面的制度方面,大外部要立足于學校的教師管理、考核、晉升等制度,制訂符合大外部實際情況的、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相關制度,并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變化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比如,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考核時,需要考慮到目前很多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所以考核時可將此類教師認定為教學型教師,重點考核其師德師風、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職業能力等方面情況。
在大學英語教研室方面,大外部要根據本校師生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研室工作及其活動細則,推動大學英語教研室充分發揮教學、科研與管理的職能。教研室要定期組織教學觀摩、教學討論、教學反思、學術會議、學術交流等教研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構建教學共同體,組建教師科研合作團隊,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在調動教師轉型發展積極性方面,大外部領導層要重視教師轉型發展,及時引導教師更新自己的專業發展觀念,要為教師轉型發展提供制度層面上的支持,保障教師轉型發展的順利進行。比如,通過培訓制度引導教師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激勵制度,對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取得的優秀成果進行肯定、表彰和獎勵;通過考評制度使教師的付出與收獲公平合理,調動教師轉型發展的積極性。
(三)教師層面要加快提升自身培養
第一,加快轉變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大學英語教師要轉型成功,就必須順應時代要求和高教改革要求,及時更新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樹立應用型人才培養觀念。
第二,積極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是訓練與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緊緊圍繞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目標,加強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性,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第三,主動學習跨學科和跨專業知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大學英語教師要成為應用型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非英語專業的系統知識和技能。沒有相關學科專業的背景知識,大學英語教師很難順利地完成學術英語或職業英語課程教學工作。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要主動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開展自學,積極參加學校或校外組織的各類培訓和會議,及時整合構建自己的新知識體系。
第四,構建教學共同體,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師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大學英語教師要想轉型成為應用型教師,就需要主動尋找應用型教學合作伙伴,既要加強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要加強與非英語專業教師的交流與合作,努力組建教學團隊,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第五,積極參與各種培訓和掛職鍛煉,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目前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基本上沒有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實踐經驗,要想成功轉型為應用型教師,就要抓住學校提供的各種培訓機會、外出訪學機會、掛職鍛煉機會,提升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并把相關專業知識技能與英語知識技能結合起來,充實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讓大學英語教學更貼近企業和行業的實際情況,真正培養出企業和行業急需的英語應用型人才。
四、結語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響應學校應用型轉型發展的要求,緊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主動自覺轉型發展,積極提升自我,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論,增強對應用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認識,增強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不斷拓寬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翟子惠.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時期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構想——以欽州學院為例[J].學術論壇,2014(9):166-170.
[3]利潔紅,翟子惠.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發展探析[J].欽州學院學報,2014(4):64-67.
[4]李紅梅.貴州地方高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