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高中英語文本解讀的教學中,記敘文是較為常見的文體,閱讀難度相對較低,但學生要想準確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主旨,理清故事線、情感線卻很難。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輕文本解讀,重語法教學,就題論題的情況,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邏輯思維能力。為了改變閱讀現狀,教學需要與時俱進,開拓新思路,打破僵局。通過對記敘文體裁的分析,構建思維導圖,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利用色彩、線條、聯想、關鍵詞等激發學生大腦的各個層次,理清文本脈絡,提高教學效率,轉變閱讀思維方式,提升閱讀感受,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記敘文體裁;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鄭娜,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課改背景下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讀寫中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XB20-1090)的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學習和把握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有助于他們使用語篇進行交流和有效表達。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記敘文是常見且重要的語篇類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根據語篇的體裁特征,運用思維導圖來理清文章脈絡,啟迪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構建高效的學習方式,是我們的研究目的所在。
一、基于記敘文體裁的思維導圖
體裁教學法是基于對不同文章體裁的分析,把它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一種教學法。不僅給學生提供相關的體裁知識,而且還引導學生對體裁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體裁意識,高效地讓學生熟知文體的特征,從而更容易獲取文章的主旨信息,了解篇章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英國記憶之父Tony Buzan在 20世紀60年代所創造的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它清晰簡潔,可操作性強,是一種很實用的思維工具。用畫圖的形式呈現人們的知識結構,使得知識學習過程的思維可視化和形象化。它可以把抽象的文本具體化,把復雜的簡單化,這有助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而且“圖文并茂”,邏輯性強。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利用聯想、線條、顏色、圖形、關鍵詞等激發大腦的各個層次,從而理清文章脈絡,進行更高效的閱讀體驗!
新時代的教學要求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為課程目標,通過英語學習活動觀,重組教學要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實施深度教學。尤其福建省在2021年英語新高考中增加了讀后續寫思維型讀寫題型,這就要求一線的英語教師們更應該重新審視文本解讀的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改變以往內容單一的呈現形式,豐富教學手段,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是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重要途徑之一,高考也非常重視對閱讀能力的考查。記敘文具有以下文本特點:1. 5W+1H(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2.順序:順敘或倒敘。3.閱讀重點:理情節,重感悟。本文中,我們改變傳統的就題論題輕文本的閱讀方式,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來理情節,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獲取并和處理關鍵信息,突出重點,深入理解文本,理清脈絡,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思維能力。本篇文章通過教學實踐,以記敘文體裁為基礎進行文章脈絡梳理,讓學生在閱讀記敘文的語篇的過程中,基于文本體裁和表達特征,構建有效的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閱讀或寫作輸出。
二、如何利用思維導圖理清記敘文脈絡
(一)繪制思維導圖的五個簡要步驟
1.準備好一張空白的紙和一些彩筆。2.閱讀文章,根據本文本特征,首段、尾端或根據關鍵詞、關鍵句等,確定文本所要描述的主題,并設定一個中心圖案,象征著要描述的主題。3.由中心圖案出發,根據文章細節,層層展開,畫出向外擴散的線條或圖形,每一小部分都代表了與主題緊密相關的內容。4.給每一小部分配上相應的詞、句或圖像語言。5.從每一小部分入手,結合文本實際,進行深入解讀,再繪制其他連接,并對這些內容進行歸納,概括中心詞或中心句,一步步展開,繪制出符合文本特征的思維導圖。
(二)以省檢閱讀文章為例,繪制思維導圖
以2019年福建省高三畢業班質量檢查測試中閱讀理解部分A篇試題為例。本篇文章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語篇類型為記敘文,主題群是做人與做事。文章主要大意是作者和鄰居Orlando之間互幫互助鏟除積雪,從而幫助Orlando更快的去工作,最后促使Orlando和他的同伴挽救了小男孩的生命。
第一種,采用段落大意流程圖(Flow Map),文章共4段,歸納每段的段落大意或找出主題句。第一段的段落大意是“My neighbor Orlando and I started ‘favor war’.”,根據文中favor war后面的定語從句,可知favor war的意思是爭搶著幫助對方。第二段的段落大意是“I shoveled to do a favor back.”,第三段的段落大意是“My neighbor worked sooner and saved the boy's life.”,第四段的段落大意是“Even the smallest favors can have the biggest impacts.”。接著,再用一個關鍵詞來總結每段的段落大意。Key words: favor, help, save, impact,在關鍵詞的教學引導下,學生們能高效地將文章內容再次從腦海中調出來,從而達到良好的復習回顧作用。
第二種用氣泡圖(Bubble Map)來解讀文本。本文是圍繞favor(幫助)話題展開的,所以中心圖填上favor,向外擴散的小氣泡,象征著記敘文的六要素5W+1H,每個要素再分別進行細節的深入,when-one morning, where-my neighborhood等等。圖2氣泡圖類似人類的思維經絡,并由中心話題向外拓展出無數聯系,每個小氣泡之間相互聯系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思維發散經絡。大家在閱讀時可以運用氣泡圖來培養自身的發散性思維,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第三種思維導圖——樹形圖(Tree Map)。樹形圖分為兩種,一種是樹的圖形,舒枝展葉。另一種是樹干展開,以層次結構來組織對象,現在就以第二種為例來解析文本。樹形圖以favor war為樹干,各情節推進展開——我和鄰居之間互幫互助鏟除積雪,從而幫助Orlando更快的去工作,最后促使Orlando和他的同伴挽救了小男孩的生命。文章告訴大家:即使是小小的幫助也可能產生大大地影響。
此外,還可以運用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勾勒文章結構。魚頭象征著起因,魚骨象征著文章的發展、關鍵點,魚尾代表著總結、感悟。通過魚骨圖將文章脈絡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邏輯清晰地展示出來,其中favor貫穿整個故事的發展,是全文的中心骨,魚尾的impact是作者的意圖、感悟、總結。
最后,心形圖(Heart Map)是根據文章內容而量身定做的圖形,所要表達的目的意圖是愛心點燃希望之光,因此我們用愛心圖,很直觀地幫助學生將文章主旨深深印在腦海中,學習效果大大提高。
(三)運用基于體裁法的思維導圖探究閱讀理解考題
2019年福建省高三省檢閱讀理解A篇試題共設三題(21-23題)。21. 設問內容:我們對于writer and Orlando 了解有多少?該題針對what提問,考查根據已知的具體信息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根據氣泡圖六要素中的why、樹形圖主干的favor、魚骨圖的魚頭起因,我們得出D為正確選項(D. They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each other.)。22. 設問:是誰及時的拯救了這個男孩? 該題針對who提問,考查理解文章具體信息的能力。根據氣泡圖六要素的who、樹形圖中枝干的細節,我們不難得出D為正確選項(D. Orlando and his partner.)。23. 作者想要告知我們什么?(What does the writer intend to tell us? )該題考查理解主旨,領悟作者的意圖。根據流程圖中的歸納、氣泡圖中的what、心形圖的中心大意,推斷出B選項No favor is too small為正確答案,否定詞no加上too,為最高級,意思是小善行,大作為。因此,把基于記敘文體裁教學法的思維導圖教學法運用到解讀文本中,學生能掌握相對穩定的、可以借鑒和依賴的思維導圖模式,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增強英語思維能力,從而構建語篇意識和樹立作答信心,勇于面對新高考。
(四)其他類型的思維導圖
除此之外,如circle map(圓圈圖)、brace map(括號圖)、bridge map(橋型圖)、pyramid map(棱錐圖)、double bubble map(雙重氣泡圖)、multi flow map(雙重流程圖)等,都值得教師們不斷探究,深入學習。
三、基于記敘文體裁法的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筆者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將基于記敘文體裁的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體來說,在平時的教學中,達到了以下應用效果:
(一)理清文章脈絡,更好地解讀文本
學生基于記敘文的體裁特征,運用思維導圖,能更高效地獲取和處理信息,抓住關鍵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為學生的長遠學習以及知識的遷移和創新學習,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二)培養學生的思維力,充分地寓學于樂
思維導圖的分支可以設計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能快速整理,利用關鍵詞進行概述,提高記憶力,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圖文并茂,生動有趣,進行發散性思維,充分開啟大腦無限潛能,獲得更多樂趣。
(三)喚醒學生的體裁意識,提升閱讀質量
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閱讀能力逐漸增強,答題正確率上升。即使碰到長篇的文章,也能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文章的結構關聯,圖中的各個要素聯系串聯在一起,學生在大腦中構建文章內容,更為深入透徹地理解文本,從而增強閱讀理解力,樹立學習自信心,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
以具體的例子傳授給學生基于體裁的思維導圖構建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技能和策略,也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基于記敘文體裁教學法,運用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思維導圖教學,能將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變得簡單化、清晰化;引導學生掌握記敘文體裁特征,培養體裁意識,以達到觸類旁通、學以致用的效果,進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教學。同時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愛上閱讀,培養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并對所學知識也能夠進行系統、有效的復習和鞏固。日積月累,學生成績能夠不斷提升,也會促進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希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充分運用思維導圖,尤其是基于記敘文體裁的閱讀教學,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倩.基于體裁教學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行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英)東尼·博贊著,劉艷譯.思維導圖學習力訓練[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4]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