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
眾所周知,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素質相對比較低下。失敗的中考經歷,使學生在學習、心理等方面表現的問題更加突出。而中職校學生面對就業實訓或升學兩種道路選擇,承擔了更多的壓力。學生普遍存在著自卑心理,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弱、挫折容忍力弱、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異性交往上的行為偏差、人際交往困難、對青春期充滿困惑等諸多心理問題。本文初步探析其問題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教育對策。
一、中職生問題表現及心理特點分析
1、 學習自信心不足
學生在學校中的第一要務是學習。進入中職校校的學生往往在小學、初中就由于基礎差、成績不好,從小學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和肯定,這導致他們在原本的環境中就缺乏自信,而一次失敗的中考經歷使中職生的學習心理問題更突出。
2、 情緒情感問題突出
中職生情緒控制能力普遍不強,很多同學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情感體驗,情緒不穩定,社會性情感表現比較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而且抗挫折能力弱,情感嚴重壓抑、情緒體驗消極。中職校“問題學生”存在諸多矛盾心理和行為。
3、人際交往障礙
中職生的人際交往,主要體現在與朋友、同學、老師及父母的交往。由于在中小學失敗的學習經歷,導致一部分的學生沉默寡言,封閉自己;一部分的學生囂張跋扈,自我中心,他們都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礙。在中職校,由于專業分配的問題,導致了有些專業男女比例失衡,在這些班級中,很容易出現男女交往的障礙。
4、對青春期充滿困惑
在中職校,有一部分同學對性成熟狀態適應不良,出現的心理問題。由于第二性特征的發育,男生和女生的差別日益加大,一部分同學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關注度相對更高一些。同時由于電視、網絡等的信息傳播,部分同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還有少部分的同學在這個時期排斥自己的性別,這點女生尤為突出。
二、中職學生教育對策分析
1 、轉變教育方式,重拾學生信心。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人與人是有差別的,主要在于人與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組合,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學會對自己作出公正全面的評價。不要只看著自己的短處,而要善于發展和挖掘自己的優勢,以補償自己的不足。
2、 加強心理輔導建設,培養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真誠溝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只有通過真誠溝通,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我們的教育才能實現。因此學校應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場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創設學生交流平臺。學生在學校的時間主要分配在班級學習上,導致了不同班級,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生缺乏交流,人際交往面狹隘。因此我們需要創造一些條件條件,開展多種類型的課外活動,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找到友誼和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培養健康心理。
4、 開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職校應“開門見山”把性健康教育真正納入學校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對學生性心理、性道德、性保護的全面教育;在教授形式上,把知識性,趣味性、情感性融于一體,本著適時、適宜、適度的原則,為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量身定做了適合他們口味和需求的性教育知識大餐。與此同時,利用學生社團活動將性健康知識、性道德和性保護、人口意識、環境保護等,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
5、 建立完善心理檔案。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學校心理輔導的重要工作之一,輔導的前提在于了解學生,只有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有效的對學生進行輔導。生心理檔案揭示了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的問題,揭示學生共性心理品質的問題,促進學校和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創設良好的學校心理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