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摘要:手機已成為中學生的一種必備品,手機成癮不僅對中學生生理造成危害,還會對其心理和社會功能造成損害,因此,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給予足夠的關注,預防手機成癮,引導中學生健康正確的手機使用觀。
關鍵詞:中學生 預防? 手機成癮 教育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迅速改變,2000年之后,網絡迅速普及的同時,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也迅速普及。智能手機深受中學生的歡迎,手機已成為學生的一種必備品; 手機應用涉及廣泛,查閱資料、網絡交友、收發微信、看電子書、看視頻、聽音樂、購物、玩游戲等,愈漸多樣化的功能,讓人們與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漸漸發現自己對手機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依賴感。作為深受影響使用手機的中學生群體在手機成癮問題上顯得尤為突出。長時間使用手機使學生上課思維遲鈍,瞌睡,開小差甚至影響學習時的注意力、成績下降。因此中學生在生理上與心理上均正處于發育期和活躍期,行為的控制力也相對較弱,過度沉溺于手機不僅會增加手機輻射對身體的傷害,還會導致許多心理問題的產生,對社會功能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預防中學生手機成癮現象,明確手機成癮所帶來的危害,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手機成癮對中學生的影響
(1)生理危害。微弱的手機輻射可能不會威脅成年人的健康,但是中學生大腦正處在發育期,持續且經常性的輻射很可能會對其健康產生影響。中學生發育尚未成熟,視力與聽力易受到額外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光線微弱的情況下,玩手機或看電子書,對眼睛傷害極大,會加重中學生的近視程度。例如,我班某學生上課瞌睡的抬不起頭,眼睛高度近視,作業完不成。經了解晚上看手機直到十二點以后。此外,戴著耳機看視頻亦或是接打電話可能會損害聽力。這些傷害對青少年來說都是不可逆的。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變的使用手機可能會造成脖子、肩膀或腰部的疼痛及頭痛等,同時習慣性的低頭玩手機也會對中學生的脊椎產生影響。
(2)心理與社會功能損害。智能手機,尤其是手機游戲,對中學生吸引力極大。青少年一旦熬夜玩手機,會直接縮短睡眠時間,影響其睡眠質量,導致上課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例如班里一名走讀生,死活不肯上學,上課搗亂、說話、不聽勸告。經過跟家長溝通了解到學生要求家長買一部手機,不答應條件不上學。還有一些性格內向、害羞、孤僻、不善交際的中學生,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傾向于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情緒,不愿見光,寧愿處在一個密閉的環境,因此更容易手機成癮,而在現實世界則變得更加自卑,表現為社交退縮。此外,手機使用通常與危險行為或者反社會行為聯系在一起。手機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各種垃圾信息充斥網絡,難免會有個別學生學到網絡上的不良行為,出現青少年犯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預防中學生手機成癮的應對策略
(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為什么對玩手機這件事如此的樂此不疲呢?究其根本原因是興趣,沒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不眠不休的玩手機,也不會因玩手機而覺得疲倦。同樣的道理,學生如果對學習這件事情產生了興趣,也就不再將注意力放到手機上,而是全身心的融入到課堂之中。教師上課以理論為主,講授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多為文字,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如果我們把這些形式單一的文字變成生動的形象和活潑的語言,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新授課的內容跟學生的興趣聯系起來,充分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如何讓學生利用手機搜集學習信息。
(2)豐富校園活動,轉移注意力。這些學生之所以喜歡玩手機,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愛好,沒有計劃培養一樣興趣,鼓勵他們利用學校的有利條件,參加一項社團活動,轉移這些學生的注意力,找到展示自己的平臺。其中關注的一名學生,自從參加了書法社團,開始喜歡上了練習書法,家長也回應道該學生一有時間都寫字,還參加學校的一些書法比賽?,F在的學習狀態有很大變化??梢?,興趣完全激發起來,他們就會沉浸在知識或者興趣的海洋中,從而忘記玩手機。同時,社團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人際溝通能力,使他們更加自信,從而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3)建立與家庭溝通的橋梁。在當前環境下,要達成家校合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為學生配一部手機,對一部分家庭來說并不是什么負擔,有的家長平時較忙,有了手機以后,家長方便與孩子聯系,認為能更好地監管孩子,主動給孩子配了手機。做為家長,怕孩子在同學中沒有面子,經不住孩子的糾纏,在孩子作了保證以后,便給孩子買了手機。從根本上來講,對待預防手機成癮問題,首先讓家長了解手機的作用,并了解孩子手機使用情況,做好監督,給與糾正。那么學校與家庭相互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4)社會方面。中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是非觀念不清,尚難辨別網絡內容的好壞,極易被誘惑誤導。現在社會是思想開放、張揚個性、追求時尚的社會,社會上新生事物不斷涌現,學校不是“ 真空地帶”,而是信息開放時代下的一個社會組成部分。社會上的這些現象,通過不同的方式會滲透到學校中,沖擊傳統的觀念,引起學生的價值觀念變化。為此,呼吁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手機不良信息的打擊力度,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網絡環境。
總之,初中生手機成癮的原因有很多,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家庭、社會要聯合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學生手機成癮的問題。在解決學生手機成癮的問題時要因勢利導,采取相應的措施一一解決,處理時要剛柔并濟,不能操之過急,要徐徐圖之,通過各種途徑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手機成癮的危害,并從多方面使學生找到手機的替代品,擺脫虛擬世界的誘惑,重新找回自我,使學生徹底擺脫對手機的依賴,預防手機成癮,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