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錠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币虼耍踔杏⒄Z教學要把握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此,筆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作了一定探究。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首先第一個環節就是讀,學生要會讀,敢讀,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更要對準確的讀音,語句節奏進行掌控,做到不同方法的初讀、細讀、品讀等閱讀技巧。同時,要求學生能夠對于文章能夠完成細讀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標出文章中重要的詞匯和中心意義,對每一句的句型,語法,都能夠理解運用,完成基礎知識的儲備工作,還要對于每一段落進行總結,發現文章段落之間的承接遞進關系,概括整篇文章的內容。學生還需要做到針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能夠理解表達,說明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自己的個性化理解表述出來,從而完成閱讀的整體目的。比如教師進行到“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選擇為學生播放香蕉奶昔的制作視頻,來激發學生課程參與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serve your friends?”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深化文章在學生心中的印象,保證學生能夠正確了解所學詞匯和語句,進而強化學生閱讀技能。此外,教師可以開展分段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文章的興趣,進一步交流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新課標改革后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一個亮點,旨在培養學生從現有的文化認知中跳出來,通過英語學習增強自身在其他國家文化語言習俗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會根據課本中的已有內容進行合理拓展,盡可能補充一些課外的英語文化資源,通過這種課外閱讀內容提高中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拓展中學生的文化視野。這種多元融合的課外拓展閱讀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影像的直觀展示效果來開始進行閱讀瀏覽活動,逼真的生活照片或者慶祝的小視頻都可以帶給中學生不一樣的閱讀感受。同時視頻資料中涵蓋的西方文化底蘊知識也不斷填充中學生的頭腦,輔助他們不斷積累和了解與西方有關的各種知識點。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需要基于學生思維品質培養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創新教學,引導學生多參與閱讀分析、推理及理性表達等活動,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在閱讀課堂上發展自身的思維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以語篇作為載體,在文本解讀的同時為學生設計出需深度思考的階梯式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閱讀,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此,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價值,基于此展開文本解讀,立足文本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以此有效點燃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以“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閱讀為例,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可先做好閱讀文本解讀,然后基于此提出如下問題:How does the story begin?What happened nex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of Yu Gong?What could Yu Gong do instead of moving the mountains?這樣學生就能在問題思索中自主閱讀,在優化閱讀教學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已初具雛形,教師可在水平分類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有針對性的設置課程,在最大程度上采用適宜的方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例如同一閱讀文章,教師可根據學生水平將教學分為理解詞語、通讀文章、解讀文章、探討文章等四個方面,而后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提升英語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內容時,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也不算很多,因此,教師可以適當放緩教學節奏,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教學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四個小組,教師在劃分組別時,應當注意可以根據學生的班級座位排序以及學生的綜合成績進行劃分,將座位較為靠近的學生安排到一起的同時,也要注意將不同成績水平的學生進行平均的分布,保證每個組別中既有學習較為優異的英語優等生,又有學習英語較為吃力的后進生。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交小組的任務分發下去,給學生留下48小時左右的時間預習閱讀文本,每個小組負責預習不同的內容,并且由小組成員個人認真研讀教師提供的課件。在正式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其展示自己合作得出的預習成果,為其他同學講解自己預習到的知識。在每個小組都展示結束之后,由投票產生這一次講解過程中表現最為優異的一個小組,讓教師進行頒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較好地激發起來,同時也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強化初中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全面發展初中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以及個人思維能力,實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