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暢暢

摘要:珠算是高職院校財經商貿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文章以珠算課程考核合格率為研究對象,分別從“教”和“學”兩個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探究珠算課程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讓學生了解珠算課程的重要性,以此提升珠算課程的通過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 ? 珠算課程 ? 考核 ? 合格率
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進一步推進智慧校園項目建設,提升教學質量和學校總體工作信息化水平,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情展開了調查。本次調查以2018級會計專業51班和2018級會計專業52班兩個班級為對象,采用調查研究法、比較分析法和經驗總結法,力圖全面探究課程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尋找有效的方法與合理的措施,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求提高課程合格率。
一、珠算課程考核合格率的核心概念
珠算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職業活動范圍內應該具備和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會計的基礎技能,也是一門專業技能課程。學生需要熟練地利用珠算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并在一定時間內達到規定的數量和正確率。
要想提升合格率,高職院校必須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兩個方面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成績合格率,以達到80%合格率的要求。
二、珠算考核研究的因素
(一)研究的對象
本次調查共涉及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105人,分別是2018級會計專業51班53人、2018級會計專業52班52人。
(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
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依據研究目的和調查內容,通過調查形成實施性調查方案和學生學習的方案,在探尋珠算課程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時,學生和教師的態度是完全一樣的,一致認為“教”與“學”的雙方均有問題。
2.比較研究法
通過調查,學生和教師都認為,珠算這門課程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學習不夠努力、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課程不熟悉,認為珠算課程的實用性不強,無法靜下心來認知學習。為此,學校和教師應選擇不定時抽查法,檢查兩個班級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3.經驗總結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反思和總結,讓學生反復觀看知識點的相關視頻,使抽象概念形象化,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重點和難點知識,熟練掌握技巧。學習貫穿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此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重點講解學生的薄弱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4.文獻研究法
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研究過程中廣泛吸收經驗,運用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和運用國內外與本課題相關的論文、論述,在中國知網上檢索、收集大數據背景下會計電算化相關的理論成果,使課題的研究更具普遍性和科學性。
(三)研究的步驟
1.教師教學
江蘇省徐州高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一周只開設兩次珠算課,所以教師的教學要有針對性,重復講解疑點和難點,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覺枯燥和厭煩。
2.學生學習
教師應采取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只能在短短的兩節課中,學生在課后遇到問題,只能等到下次課再解決,那么,這兩節課之間的時間,學生可能就會操練錯誤的珠算技術。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加強技能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微課、信息平臺反復觀看重點和難點知識的講解視頻,一旦有不會的內容,便及時和教師溝通,讓教師幫忙講解。
3.課程考核率
江蘇省徐州高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從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成績評定上進行綜合研究,形成了課程評價方案、可實施性教學方案和學生學習方案,這些方案不是為了考核而考核,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使課程合格率不低于80%。
4.成績評定
教師按照平時成績、實訓成績、期末成績,分塊加總確定學生珠算課程的最終成績。
第一,平時成績占20%,內容主要為課堂表現、作業成績、進步情況;第二,實訓成績占30%,內容主要為實踐操作;第三,期末成績占50%,主要對會計數碼字的書寫、點鈔、傳票翻打、珠算進行考核驗收。
(四)研究的內容
當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將授課內容體系化、規范化、具體化、可操作化。內容體系化是指重新梳理教學流程,添加或刪除以往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問題,形成高效的課程體系;規范化是指將教學資料的格式、內容、結論進行整理歸納,形成規范的教學資源;具體化是指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摒棄以往教學內容過于零散的問題,形成教學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是指提高教學實踐過程的效率,擺脫傳統教學中的“紙上談兵”,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實踐化。
珠算課程的學習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首先,教師通過教學過程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內容;其次,教師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已學知識并加深印象;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專業實踐中,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目標。
三、珠算課程研究的分析與成果
(一)珠算課程的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得到普及,計算器、電腦的大量使用,使學生珠算學習的意識越來越淺薄,認為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不大。其實,即使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珠算依然有著不可替代性。珠算是以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以數學理論作為基礎進行數量計算的一門技術學科。其具有結構簡單、靈活方便等優點,許多發達國家也將珠算引入教育體系,如日本規定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都要學習珠算;美國從中國引入珠算,并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成立了美國珠算教育中心。珠算是一種簡單、方便、不需要能源的計算技術,用算盤進行加減運算更加快捷、準確,效率明顯高于電子計算機,珠算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準確觀念和效率觀念,養成數量分析的習慣,培養認真嚴謹的學習作風和工作作風。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珠算,充分發揮其作用,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二)珠算課程相關視頻和練習題
為了提升珠算課程的考核合格率,教師應采用豐富的信息化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動手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采取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給學生編制加、減、乘、除的習題,并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出來,檢驗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在掌握珠算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學生通過撥弄算盤,可以激發珠算學習的興趣。很多職業院校把珠算課程安排在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還會安排一些專業基礎課程,而專業課程的理論性比較強,且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教師應該在每堂珠算課上安排一些練習與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要總結更好的教學方法,善于因材施教,做到由點及面,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組織定級考試,鼓勵學生通過珠算四級考試,讓學生通過小我帶動大我,實現全班共同進步。
(三)制訂珠算考核內容和要求
珠算課程考核標準應該與實際崗位要求一致,教師可以參照崗位的技能要求,按技能水平的高低劃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層次。針對不同的技能模塊,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考核方法,并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增強評定的合理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按照平時成績、實訓成績、期末成績三個部分進行考核,分塊加總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平時成績占20%,主要指標是課堂表現、作業成績、進步情況;實訓成績占30%,內容主要為實踐操作成績;期末成績占50%,主要是考核珠算能力。按照課程考核率的標準要求學生達到以下目標:第一學期綜合測試(加減和乘算),加減算10題,每題5分,共50分;乘算10題,每題5分,共50分,合計100分,時間30分鐘。60分為及格,80分為良好,90分為優秀。
由圖1和圖2可知,兩個班級成績分布較均勻,平均分差距不大,大部分學生都是中等及以上,達到了80%的合格率。通過統計成績的方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分析學情,展開針對性教學。同時,教師要悉心指導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激勵他們更加刻苦努力地學習好珠算課程。
教師通過珠算課程的學習與定級,可以敦促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知識和崗位技能,強化學生的會計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讓學生養成規范嫻熟的專業品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邀請技能大賽的金牌教師講解珠算的演示和技巧,讓學生和教師多交流、多學習,也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組織的技能大賽,感受珠算的氛圍,理解珠算的應用價值。珠算是一項重要的計算方式,在一些電視節目里也能夠看到珠算的實用的價值,所以珠算教學還是要引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加、減法練習到一定程度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授一目二行的簡便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珠算運算的速度。此外,學生要理解珠算的運算原理,掌握珠算的運算口訣,能正確并熟練地使用算盤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
參考文獻:
[1]孫明菊.傳承珠算文化推動高職素質教育創新摭探[J].成才之路,20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