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鶯


摘要:目的:觀察對院內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實施下肢靜脈血栓預防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收納樣本為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在院的104例神經外科患者,采取抽簽分組,對照組開展傳統護理,實驗組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預防性護理分析,統計患者血栓情況、滿意度數據。結果:匯總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對照組高于實驗組,家屬滿意度數據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實施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康復進程,降低臥床期間不良并發癥情況,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護理干預;神經外科;住院治療;下肢靜脈血栓預防護理;護理效果
神經外科收治的患者多為顱腦損傷、腦出血、腦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入院后需及時住院治療,有報告指出[1],多數住院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需臥床休息,一旦臥床周期較久會導致皮膚組織出現壓瘡,下肢血液循環異常誘發靜脈血栓等疾病,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增加疾病的治療難度。文章收納樣本為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在院的104例神經外科患者,匯總預防性護理實施后患者臨床滿意度、靜脈血栓發生率指標變化,具體內容匯報如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數據
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間錄入的神經外科住院患者104例開展分析研究,分組方式:抽簽法,52例對照組男:女=25:27,年齡匯總≥42,≤67,均值年齡為(54.63±1.72)歲;52例實驗組男:女 =26:26,年齡匯總≥41,≤68,均值年齡為(54.58±1.82)歲。對比分析104例患者性別、年齡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傳統護理(對照組):實施口頭宣教提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通過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及定期行下肢運動等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采取恰當方式消除患者不良情緒。
預防性護理(實驗組):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預防性護理分析,具體包括①入院期間:前期需幫助患者將患肢抬高,傾斜角度為15度,幫助患者外展雙腿。②臥床管理:臨床應當按摩患者患肢,依次為腓骨短肌、股四頭肌、脛骨前肌、縫匠肌、腓骨長肌等,按摩期間需保證恰當的力度。③臥床一周:臨床應當告知患者適當的進行運動鍛煉,如抬高腿、屈腿等操作;臥床一周后,查看患者下肢腫脹、膚色、疼痛情況,對于血栓患者實施溶栓干預;對于臥床周期在三周以上的患者需口服抗凝藥物;對于臥床周期在7周以上的患者需靜脈輸注肝素。④臥床期間其他預防:臨床應當指導患者保持優質飲食習慣,以清淡、纖維化食物為主;查看患者血常規指標、瞳孔變化、黏膜變化、膚色變化等。⑤情緒疏導:以熱情、和藹的態度和患者交談,獲取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匯總患者基礎資料,按照其性格特點實施情緒管理,或經戶外活動、視頻講解、電子棋盤、音樂療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及時和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日常變化;采取宣發手冊、講座會談等進行知識宣傳,保證患者及家屬的自我預防護理。⑥機械預防:臨床可經氣壓治療對癥干預偏癱患者,并對其患肢脈動、溫度、膚色變化進行觀察,依據設備參數實施擠壓護理、按摩管理,并在盡可能在對癥處理期間排空靜脈血管,一次一小時,一日三次。
1.3觀察指標
①下肢靜脈血栓情況:匯總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②滿意度指標:經問卷調查統計患者滿意度,分值100滿,分數在90分以下為不滿意,分數在95分以下,90分及以上為一般滿意,分數在95分及以上為滿意,三者數據之和乘以100%為總滿意度指標。
1.4統計學意義
本文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本文患者例數、下肢靜脈血栓情況、滿意度數據采取頻數和百分比統計,進行X2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患者的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數據均開展SPSS21.0匯總,對卡方值、t值、P值進行分析,P在0.05以下則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2.1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統計數據見表1,匯總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對照組高于實驗組,P<0.05。
2.2滿意度指標
數據統計見表2,家屬滿意度數據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經調查分析可知,大部分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存在下肢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癥。由于科室內救治患者多存在運動功能異常、吞咽或語言障礙,需長期臥床等待康復[2]。而臥床周期較久則會增加靜脈血栓、壓瘡等風險,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傳統護理多關注神經外科患者的癥狀改善、指標變化,未曾了解患者臥床期間的精神需求、并發癥狀態等,導致護理價值不高[3]。下肢靜脈血栓預防管理需了解患者實際血栓發生風險,按照護理需求、精神狀態、生命體征等基礎情況實施預防護理,并按照患者靜脈血栓發生規律總結護理內容,進一步降低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率,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提升患者的康復進程,避免神經外科患者出現較多后遺癥[4]。文章數據指標匯總可知,匯總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對照組高于實驗組,家屬滿意度數據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在預防神經外科住院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效果明顯,
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改善了患者肢體功能,避免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值得大量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米娜瓦爾·玉素甫,阿依努爾·阿不都克里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2(3):87.
[2]實施預防性護理能改善患者康復質量,減少血栓等臥床并發癥情況,保證護理效果,臨床可加大樣本量進行深度分析。
[3]史雪玲. 運動及氣壓治療預防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6):131-132.
[4]柯藝靈. 對住院治療的神經外科疾病患者進行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護理的臨床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3):94-96.
[5]陳亞男. 預防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中實施護理干預對提高護理效果的研究[J]. 家有孕寶,2020,2(19):192.
[6]鄭娟娟. 神經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與護理觀察[J]. 雙足與保健,2019,28(2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