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舒婷
摘要:生物教學中應嚴格遵循科學原則,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適合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下,學生大多數都處于被動狀態,這種方式并不利于對知識的學習。而今的教育方式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融入課堂,進行學習互動,使學生通過互相監督、組內合作學習、小組比拼等方式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相對于傳統學習模式而言效率更高,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習效果更加顯著。由此可見,合作學習能帶動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學習,并且在合作學習的前提下,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會更加深厚,對彼此之間也會更加了解。而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習效率,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價值
合作學習能夠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學生能夠了解到其他學生的想法和觀點,豐富自己的認知。并且,在與同組其他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學會如何尊重他人的想法,并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合作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生物認知,強化教學質量。在傳統教學中,單向教學模式極大程度限制了學生認知能力及學習興趣的發展。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極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的思維也得到了有效地刺激。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學生所處的學習氛圍逐漸活躍,其自身的主動性也會加強,形成良性循環。此外,在合作學習中,由于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思維認識,在彼此碰撞中會形成融合,能夠有效完善學生的認知體系,彌補其短板。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影響
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進行相關課程內容學習研究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專業性教育的有效引導,增強學生對課程深入學習研究的積極性。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在學習中與其他人進行探究,這樣可以有效改善當前課程學習中的短板,幫助學生快速提高自身課程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能及時了解到自身不足,多學習他人長處,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自身課程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對課程的了解。而且在當前課程學習研究的形勢下,快速吸引學生主動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研究。針對學生現階段課程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認識,彌補自身學習缺陷,提高學習有效性。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途徑
(一)科學設計,提升合作學習科學性
做好科學的設計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充足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認真解讀教材,分析教學大綱,明確教學重難點。同時,教師要通過日常對學生的觀察,以及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掌握,合理地預設合作學習中的任務內容和相關問題。要合理掌控合作學習的時間。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教學時長一般為每堂課40分鐘。在40分鐘內,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于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延誤教學進度及影響教學秩序。所以,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通過科學的設計合理地調整合作的時間,安插合作學習的切入點,避免流于形式,也避免過度深入,以此加強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把握核心,確保合作學習有效性
在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模式引領學生開展高中生物學習活動時,教師要正確評判合作學習的作用和意義。開展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其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要基于這一目的,合理地調整合作學習的結構,并把握合作學習的核心,而不能一味地為了提高學生的熱情而開展合作學習,造成本末倒置的問題。
通過合作學習,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順利地掌握知識結構和認知重組。并且,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適當的輔助,并讓學生自主地開展一些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引入合作學習的手法,鼓勵學生彼此交流,在思維碰撞中豐富自己的認知體系。
除此之外,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要站在宏觀角度,對學生加以調控引導。當發現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問題時,應及時地提供幫助和指導,避免學生長期糾纏于沒有意義的問題,或者在討論中逐漸偏離了正確的探討方向,影響到整體的學習進度。
(三)合理分組,創造合適的學習情境
在正式使用合作學習法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基礎和最近發展區,貫徹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合理地劃分學生小組,盡量保證組內學生在能力上有一定的差異,并具有獨自的特點。比如,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思維,有的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執行能力。讓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找準自己的定位,能夠找到發揮自身優勢的任務。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彼此交流,互相幫助,要重視自己小組內的弱勢群體。比如在開展“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時,教師便可以幫助學生劃分小組,并為不同能力基礎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例如,能力偏低的學生可以負責土壤的取樣、營養基的準備工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負責樣品的稀釋、涂布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負責菌群的計數工作,并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總結并分析實驗結果。通過實驗強化學生理性思維及探究能力。
(四)認真評價,調動合作學習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評價,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整體狀態,從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教學指導,而學生也可通過評價,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便于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的加強。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但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教師也應注意適當地調整評價對象與評價主體。一方面,要加強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在合作學習中,不僅教師要對學生實施評價,學生自己也可對自己實施評價。同時,教師可以引入合作學習的概念,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他組同學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彼此交流、相互分享。另一方面,要加強評價對象的多元性。在合作中,學生經常會通過討論生成完整的學習作品或者研究成果。很多教師會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過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生最后結論或者成果上。例如,為學生小組分發用水浸泡過的種子、50%的酒精溶液、刀片、毛筆、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和蘇丹Ⅲ染液。要求學生結合教材中的相關描述,與其他同學展開交流討論,并在理清實驗流程的前提下,自主地開展實驗活動。實驗結束后,相互對比實驗現象,以此驗證是否存在問題,并共同驗證實驗結論。在任務結束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驗過程、實驗狀態、在實驗中面臨問題時所采取的方法加以適當的評價。
在新時代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成為一種趨勢,對高中生物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更加民主、自由,也更加適合學生,能極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力,無論是學習效率,還是教學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江振根.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天津教育,2021(18).
[2]翁小霞.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教師,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