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教師也逐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不斷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近些年來,花樣跳繩這個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被人們廣泛關注。人們在跳繩的基礎上,編排出各種花樣以及與體操、街舞、武術等其他項目的有機結合,與音樂相融合,發展成為今日的花樣跳繩。由于其操作簡單、內容豐富多樣,也不需要過高的場地要求,所以適合多個年齡階段的人參與。本文就花樣跳繩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和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花樣跳繩;高校體育;教學
引言
花樣跳繩是一項具有強體育性、競技性、娛樂性與表演性的全身性運動,可以有效幫助運動者改善情緒、強身健體。當前,我國高校已將跳繩納入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部分學校已開設花樣跳繩課程或組建訓練隊。
1花樣跳繩課程建設的限制因素
(1)技術難度較高。雖然花樣跳繩的入門難度低、基礎動作簡單,但想要掌握各類動作組合變化技巧,不僅需要良好的體能和身體協調能力,還需要掌握難度較高的各類技術動作。舉例而言,單搖跳是花樣跳繩的基礎,而雙搖跳的難度明顯升高,像五搖跳這類難度極高的技術動作,更是要求學生不斷付出努力才能完成。花樣跳繩對學生的吸引力,主要源自花樣跳繩對于動作、組合和音樂的應用,使運動本身具備很強的表演價值。當學生被花樣跳繩表演所吸引并自己參與到運動之中,伴隨著學習和鍛煉的不斷深入會接觸到越來越高難度的技術動作,越難的技術動作越要求學生付出大量時間精力進行練習,通過不斷嘗試、不斷失敗才能得到成功。很多學生會因無法掌握高難的技術動作,在練習過程中逐漸喪失對花樣跳繩的興趣,為花樣跳繩課程的建設帶來阻礙。(2)評價體系不健全評價花樣跳繩的質量,一般以計時計數和技術難度為評價標準。現有的花樣跳繩質量評價以連續跳繩時間和跳繩數量為評價標準。這種評價標準對于單搖跳、雙搖跳等花樣具有很好的評價效果,但并不意味著適用于所有跳繩花樣,這就需要高校院校根據花樣跳繩的類別制定針對性的評價體系。現有的花樣跳繩評價標準,主要包括組織編排、完成質量、動作難度、技巧創新、音樂應用及賽場禮儀等。這些標準雖然相當完善,但卻是服務于花樣跳繩競賽的評價標準,并不完全適用于教育評價。加上花樣跳繩的課程建設缺乏借鑒和參考,導致評價指標的選擇容易出現缺乏科學性、合理性的問題。
2花樣跳繩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和教學策略
2.1師資隊伍建設“走出去、引進來”
當前,影響我國校園花樣跳繩課程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因素便是師資隊伍的建設。高校應當重視花樣跳繩人才的培養,積極構建花樣跳繩專業課程,引入花樣跳繩專業高水平人才,在體育教學的培養模式下逐步培養專業花樣跳繩的師資人才,實現跳繩師資的人才儲備。高校應當注重對校內體育教師的培養,對外“走出去”:可積極引導體育教師參加跳繩教練員培訓;對內“引進來”:可聘請專業跳繩教練進行授課指導。不斷增強校內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執教水平以及執裁能力,做好校園繩文化的有力締造者。
2.2教學內容體系建設
花樣跳繩運動的種類豐富,其中大量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只有專業的花樣跳繩運動員才能夠完成,而部分基礎性技術動作學生往往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已經掌握。因此,根據學生對花樣跳繩的需求,以及花樣跳繩本身的性質與邏輯機構,需要整合花樣跳繩種類,挖掘出不同種類花樣的教育價值。在花樣的篩選上,應結合學生普遍的運動能力,選擇出最具有教育價值的技術動作,確保這些技術動作難易適中且具有娛樂價值,能夠為學生所普遍接受。此外,由于絕大部分學生并不會將花樣跳繩作為事業,而是將其作為一項娛樂健身活動,因此,花樣跳繩課程要從應用的角度出發,深刻分析花樣跳繩的實際應用價值,以增強學生運動能力為教育工作的核心,避免過于注重技術動作熟練與否而引發的唯套路化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弘揚傳統的跳繩文化,在提升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興趣的同時培養其民族文化認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3加強培養專業教師
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是開展花樣跳繩選修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若要繼承并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體育項目,就需要體育教師在了解民族體育文化背景的同時,提高對花樣跳繩運動的認知水平,不僅要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手段、方式及教學方法,然后再對這項運動進行推廣。學校應對體育教師的花樣跳繩進行專業培養,提高學院體育教師的花樣跳繩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儲備,為學院公共體育花樣跳繩課的開展提供師資保障。
2.4教材體系建設
教材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重要的輔助作用,但對于花樣跳繩運動而言,作為一種小眾的運動形式,圖書市場中具備很高教育價值的教材較少,大多數相關書籍并不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因此,高校院校的體育教育部門,應組織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及對花樣跳繩的基本要求,結合學生整體的運動能力特點篩選花樣跳繩內容,編寫具有民族特點和時代特點,兼具理論和實踐價值的校本教材,從而在確保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具有特色的花樣跳繩教育內容的同時,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創新性、合作性學習。
結語
花樣跳繩作為傳統與時尚有機結合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它具有一定的傳統性、健身性和娛樂性,這使它更易于在各高校的開展與推廣。花樣跳繩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鍛煉人的各種能力,如靈活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上元.淺談高校花樣跳繩的發展現狀和推廣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12):142,148,151.
[2]高敏,季同,沈宏達.基于SWOT模型分析下我國花樣跳繩運動發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9(5):82-86.
[3]劉同記,龔園,任俊奇.花樣跳繩進入我國高校體育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12):134-137
[4]張曉峰.跳繩作為大學生體育教學手段的發展趨勢[J].教育戰線,2019(17):102.
[5]唐穎婷.在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開展花樣跳繩課的探索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6(07):83-84.AD772970-6200-4840-AF5A-D6C9A2A4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