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恒星
小學階段數學是主要學科之一,除卻理論知識也極為重視實踐性,這一嚴謹的學科讓小學生產生了嚴肅且認真地認識,但在傳統教學之中更多地在學生面前顯露了其嚴謹性,便促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較為枯燥乏味的,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有著一定負面影響,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成長期,因此有著好動、好奇、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所以傳統數學教學的枯燥乏味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在課堂之上經常走神,這降低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以滲透生活趣味性元素為切入點,讓數學課堂活起來,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階段數學雖然屬于初級數學,但依舊有著嚴肅、嚴謹性,不能出現任何偏差,這在數學問題的探究與解決上有著充分的體現。這一數學特點被小學生感受到,并形成了畏難心理,并產生數學課很枯燥的感受和認知,又因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特性的原因,對較為死板、變通性較小的數學失去了探究興趣。而數學教師若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處于較低水平,影響到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效率與進度。雖然數學學科具有嚴謹性,但其也有潛藏的趣味性與種種多彩的內涵,并且數學學科是在生活之中所逐漸形成的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也可運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教師能夠把這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特性在課堂表現出來,便能讓數學的生活趣味性元素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知識的探索與學習之中獲得成長與能力及素養的培育。
一、生活趣味性數學課堂的開展思路
在數學學科的世界之中徜徉便是在不斷提出數學問題,不斷探究數學問題,再不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生活趣味性的探究教學便是把數學內容生活情境化、問題化,不僅要把各種形式的有趣問題拋給學生,還要在職中充分盡到教師之職責,做好引導和啟發,促使小學生能夠在正確路徑之中自主發現問題,并意識到問題的本質,進而探究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并總結經驗。在當前教育形勢之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活動,進而獲得實踐與創造力的鍛煉和培養,讓其自身所具備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地發揮與釋放[1]。在教學之中,數學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并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而后啟發其通過自主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深入探究,最后得到正確結果,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在開展教學之中,需要教師充分結合當前教學目標與教材知識,設計出適宜的生活趣味性情境,同時做好探究活動的合作者、指導者、組織者,讓數學課堂形成平等、民主、和諧與共同促進、互相學習、相互尊重的新時代師生關系,促進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世界,充分地思考探究,在數學教師的教師魅力之下與鼓勵中不斷成長與發展。數學是思維層面的體操,在生活趣味性數學課堂之中除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輕松、愉快等積極感受,還需要有效鍛煉并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二、生活趣味性數學課堂的開展策略
(一)教學中融入生活游戲
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環境充滿著好奇,同時喜動,對游戲有著執著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之中運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便能助益于教學效果。把生活之中的游戲融入到數學知識的教學之中,形成有機結合,促使小學生對數學形成有趣、喜歡的認識,學生在數學課堂之中如同游戲一般地學習和領會數學知識,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小學階段學生對找東西這一事情有著較高的興趣程度,當物品被找到會產生極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對于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數學教師就可以設計出相應的數學教學游戲[2]。如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教學之中,數學教師可以開展“我是查找小能手”游戲,讓學生根據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點來查找身邊存在的正方形與長方形,如鉛筆盒、橡皮擦、直尺、課本等,而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所處的環境都是由哪些圖形所組成,小學生對這一游戲式教學極為感興趣,除這一部分的教學,還可以用于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教學之中,給后續數學知識學習形成較好的預熱效果。在學生情緒高昂之時,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引入課堂之中,學生能夠在極為專注的狀態之下高效地理解并掌握面積計算知識。通過生活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的方式開展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生活趣味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與質量。
(二)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體現數學知識
小學階段學生除卻喜好游戲,還很喜歡生動有趣的故事。對于這一點,數學教師可以對故事進行改編,加入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在聆聽故事時,潛移默化地吸收數學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極具趣味性的數學課堂之中輕松領會嚴謹的數學知識,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和培養其思維能力,進而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高斯這位著名的數學家小時候也有著故事,在高斯小時候就極為喜歡動腦筋,八歲便能把一百以內的加法熟練地運算,這與高斯認真對待數學,勤奮鍛煉數學能力是難以分開的。很多數學故事都極為有趣,且蘊含著數學知識,除卻運用現存的故事之外,便是改編故事來輔助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數學積極性,啟發其思維[3]。如在《四則運算》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教學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以《西游記》為模板,創設出蘊含數學知識的小故事。如唐僧又被妖怪抓走了,在徒弟尋找師父的過程中又累又渴,因此孫悟空讓豬八戒進行化緣,豬八戒首先走到一個莊子,化緣到了桂花糕,桂花糕被裝在盒子中,每個盒子有8塊,施主共給了豬八戒10盒,而后豬八戒偷偷把這些桂花糕吃了;豬八戒餓意稍減,又去了前方的一個村子,化緣到了白米飯,施主用碗裝米,4碗米裝滿一個盒子,共給豬八戒裝滿了10個盒子,豬八戒想吃了再去化點,便都吃了。孫悟空突然從豬八戒后面出現,發現了豬八戒偷吃,掐指一算,豬八戒偷吃了多少塊桂花糕?多少碗白米飯?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的四則運算知識完成了孫悟空的計算,而后教師繼續講:孫悟空讓豬八戒想辦法找到同樣的食物,否則把他吊在樹上直到師父被找到。通過教師創設生動鮮活且有趣的故事,讓數學用于生活的意義得到體現,并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較為專注地掌握數學知識,并進行知識的實際運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讓數學課活了起來。
(三)以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學科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數學學科與生活是無法分割的,在課堂教學之中,數學教師有意識地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讓生活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進而讓學生充分消化所學數學知識,并提高其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大部分小學生都只知道學,不知道應用,仿若學習和生活是兩個平行世界一般。這就需要教師打破平行壁障,讓學生能把生活與學習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除卻教授知識、培養其核心素養,還應當教會學生通過表象探究本質的能力,促使學生逐漸掌握所學知識用于生活的能力。學生與家人在周末放假期間開展了植樹活動,但風沙較大,脆弱的小樹苗很多都折斷了。對于這樣的情況,小學生在與數學教師日常交流之中表達了傷心之情[4]。
(四)數學化生活事件描述
數學學科本身也是一種語言,能夠讓人們更有效地進行交流,并存儲有效的信息。在信息時代下,數學的作用越加凸顯,為了學生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小學階段也應該有意識地讓生活事件的描述數學化,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并形成數學思維,助益于學習、生活等各方面。以數學視角觀察生活是極為有趣的,而用數學描述生活也是極為新穎的,能夠促使學生的數學熱情被點燃,豐富數學學科的色彩,讓數學教學活起來[5]。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中,當課堂教學即將結束,學生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點。這時,數學教師開始教授學生用數學的方式來觀察、思考、記錄日記。教師先提出了購物時的生活化日記場景:周日我去超市購買好吃的食物,購買了一盒餅干,花費9.7元;購買一塊面包,花費6.7元,購買一包肉丸,花費15.3元,這次購物總共花費31.7元,預算尚夠,還在計劃之內,還可以再花費8.3元購買一瓶果汁。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不僅認識到了數學的生活實際應用能力,還在極為生活化的趣味性教學之中把當前課程所學的數學知識深度消化并進行了掌握,能夠熟稔地用在種種數學問題之中,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鮮活起來。
三、總結
生活之中處處是數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滲透進生活趣味性元素,不僅讓小學生從小就形成實際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還有效地獲得了數學能力以及素養的全面培養,讓數學學習不再痛苦無趣,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健康且陽光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亦黎.巧用趣味情境,讓數學課堂活起來[J].亞太教育,2019(8):91-92.
[2]張起超.巧用益智器具讓數學課堂活起來[J].新課程,2019(25):74.
[3]江茂杉.應用游戲化教學法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J].考試周刊,2020(39):74-75.
[4]陸方瑜.“說”,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J].當代家庭教育,2019(20):66.
[5]羅國美.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課真正活起來[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