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娟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先進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改變,使教學不僅局限于知識教學而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就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講,其作為系統化的教學內容,由多個方面決定其整體有效性情況,所以教師需要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綜合性的調整,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式實現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整體效率,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能力可以獲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率開展有助于促進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來獲取更多的知識。與此同時,通過大量的閱讀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幫助他們在認知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輕松自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認真研究學生學習的具體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從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出發來研究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
一、依托探究式教學模式構建和諧閱讀氛圍,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離不開和諧、寬松、民主、愉悅的認知生態驅動。而教師對探究式閱讀情境的創設質量,也直接影響著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用的發揮。例如,在開展《秋天的雨》教學中,教師可以即時引入探究式問題:秋天來了,課文中的自然萬物發生了哪些變化?據此,學生便自主開展探究與思考,有的學生提出:秋天來了,楓樹變紅了;有的學生則提出:秋天來了,果實豐收了;還有學生提到:秋天來了,花朵滿山盛開。學生的這些發現,雖然沒有借助教師指引,但卻已經獲得了對課文內容的充分感知。這些基于開放式問題引領下的探究與感知,進一步提升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也勢必會助推學生感知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增加閱讀理解訓練,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
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進行有效的訓練。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之上教師既需要向學生講授閱讀的方法,指引他們積極開展閱讀活動。例如,在閱讀《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理解“月亮”這個意象代表的具體內容,然后在品讀字里行間情感的過程中進一步借助“月亮”這個意象來感受作者思鄉的情懷。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騷客都通過“月亮”這個意象來表達自己對于故鄉的思念。所以這個時候,教師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理解的感受,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一些思鄉的詩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閱讀感悟來進一步增強對于本篇文章《月是故鄉明》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開展閱讀訓練活動,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來進一步鞏固扎實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教師為學生展示《月亮姑娘》這篇文章,然后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進而在朗讀的基礎之上用多媒體展示需要完成的閱讀思考題目。在本節課即將要結束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完成結果進行點評,對其中有問題的地方進一步地解讀提升閱讀理解訓練的效果。
三、小組合作,突出學生主體
單個學生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有時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探究才能得到相應結果。對此,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優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并組織小組成員通過合作討論、分享成果及思路等方式,實現學生潛能與智慧的有效激發,進而有效解決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同時創設共學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多溝通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產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大大增強學生閱讀的效率。優化閱讀方法,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可使閱讀教學更具開放性。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存在差異性,若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必然會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若教師從旁啟發、引導與鼓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使小組閱讀合作的過程更順暢,營造開放、輕松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合理優化、設計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問題,保證提問的價值與討論的必要性,讓小組圍繞這一問題展開思考、討論與表達,提升教學有效性。
四、用生活引導閱讀,提高閱讀實踐能力
語文知識不僅是用來學習的,同時也是用來運用的。只有能夠熟練地應用語文知識,才能算是掌握了語文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對小學生閱讀進行引導,讓小學生從生活中感受文章帶給他的知識。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教學生們玩個游戲。比如教師和學生手里分別有大、中、小三個蘋果,教師與學生進行三次對比,看誰能贏兩次。這樣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想要認真學習文章,從文章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從而促進小學生的閱讀學習,也讓小學生掌握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提高閱讀學習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來說,語文閱讀的學習也有著重要意義,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等都會隨著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而得到進步。語文教師的教學責任重大,教師需要找到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習慣。利用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的實際發展帶來更大程度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貴青.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其策略[J].小學生,2021(10).
[2]陳俊,雷鳳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21(29).
[3]林紅.從閱讀出發,揚知識風帆——論小學語文課堂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