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逢春
對于小學生的發展來說,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為此在小學語文當中,教學人員要注重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激勵他們“說話”的欲望,以此來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鑒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做出了探析,并提出相關策略,以作借鑒。
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授課中要強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引導他們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以便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為其日后發展奠定下基礎。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指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手段,來調動他們的表達興致,從而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創設下積極的課堂氛圍。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把握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引導,不斷探尋如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依托教材,深挖課本中的口語素材
伴隨素質教育的推行,對于學生的發展重點,不再是單一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放在了其綜合能力發展方面。基于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點科目,同時又涵蓋著諸多語言運用方面的內容,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具有良好的培養和促進作用,為此在此日常授課中,教師可依托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口語交際素材來鍛煉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如在小學低年級教材中含有很多課外環節,是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的,對此教師可借助該環節來鍛煉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哪座房子最漂亮”為例,教師可利用教材上的圖片,讓學生自行觀察圖中都有什么,并組織語言對其進行介紹,以此來鍛煉口語表達能力[1]。
二、創設對話情景,鍛煉學生口語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能夠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可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積極討論,從而鍛煉交際能力。即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技術,根據教材內容制作相關圖片,這樣既能引領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也能引發他們“說”的欲望,繼而鍛煉其敢說、會說、說清楚的能力。如在學習《小熊住山洞》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分別扮演熊爸爸和小熊,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和相關動作的演繹。與此同時,教師將制作好的幻燈片,借助多媒體進行播放,打造生動、形象的課堂環境,以此既能為學生的表演增添色彩,亦能起到調動其表達欲望和積極性的作用[2]。
三、運用多樣化手段,打造良好的口語環境
(一)課文朗讀訓練
由于小學課文的內容都富含感情色彩,為此教師可把握朗讀環節,來鍛煉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繼而為其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奠定下扎實的基礎。即在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而后讓學生自行朗讀,并在此過程中,觀察他們的朗讀狀況,對其語氣、節奏等方面予以合理地指導。以該方式長久加持,定能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供良好的根基,便于其能夠正確運用感情朗讀的方式進行口語表達。
(二)角色對話扮演
所謂的口語交際,主旨要素便是“交際”,也就是要學會和他人交流、探討。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課文中的角色對話,來鍛煉他們的交流技能。仔細觀察會發現,課文中的對話,涵蓋著諸多說話的技巧,對此老師可以此為基點來設計相應的交流活動,即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過程中,老師要以文章內容的交流技巧為基點,來引導學生的說話方式,從而使其掌握正確的交流方法。通過該方式,學生既能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且能不斷提高交際水平和說話的技巧,繼而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3]。
四、總結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尤為重要。為此,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挖掘其中的口語素材,亦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總之,教師要在日常中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把握一切時機來練習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從而促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英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中文信息,2019(3):198.
[2]卓蓓蕾.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措施[J].新課程(教研版),2020(4):170-171.
[3]張雪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9(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