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釬
本文緊扣新課程理念和小學數學課程的特點,從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出發,通過創設情境、直觀演示等方式,促進學生數學學習,進而構建起富有生機活力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的教育重點由理論知識的傳授轉變為如何將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相結合,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由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興趣教學,我國數學教學工作的重點變為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特別具有抽象性,則學生對于理解數學知識具有較大的難度,大多數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學習,而并不能將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日常實際生活之中。
一、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較差
很多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薄弱,且缺乏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被動的學習數學知識時,教師很難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會變得十分困難。教師本身是“教”與“學”相互聯系的動態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較差,教師在整體教學中并未有效進行自主學習相關引導時,教與學之間的內在聯系會受十分薄弱。小學階段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很難對所有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狀況予以較好掌握,也難以對所有學生提供高質量教學引導與幫助。一旦學生缺乏較高的自主學習意識或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即便可以借助教學創新等適度提升教學有效性,但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會相對狹窄。
二、走出困局的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自主、自覺地進行數學知識探究,將知識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二者融合作用下完成知識的深化和應用。
(一)對學生的逆行思維能力進行相應提升
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學生提高其逆向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不強。在解決相關數學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首要的想法是從題目的題干以及已知條件中尋找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生活化教學注重提高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融入實際生活的逆向思維能力。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國的新課改不斷倡導理論知識聯系實踐生活,因此,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輔助學生了解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具有十分有力的積極作用,可使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可以將數學問題同實際生活相聯系,降低數學問題的難度,在遇到生活實際問題時,可以利用數學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化解。
(二)利用自媒體平臺增強課堂與課后教學聯系
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是一個基本形式,但課后輔導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教學與信息技術多媒體整合的視角下,教師也可以通過對自媒體平臺的利用,將課堂教學與課后輔導教學聯系在一起,這也是兩者整合深度不斷增加的一種有效選擇。教師通過微信群進行一對多,或者一對一的輔導也能將課堂教學與課后輔導教學更好聯系在一起,這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破解學習上的難點。更為重要的是,教學與信息技術多媒體整合的深度不斷增加后,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更好提升。
(三)融通生活,發展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路徑,能夠引導學生實現知識融會貫通及靈活運用,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多媒體信息中可能出現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和討論,在頭腦風暴之中完善知識體系,并提出具體問題的解決路徑,強化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的方案進行展示,接受來自班級同學及老師的點評,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構建和諧的班級關系模式,引導學生在良性氛圍之中進行思考,進一步拉近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提升其理論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總結
總之,數學課堂開展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活潑教學情境,豐富教學資源,突破教學關鍵,助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具體操作實踐中,教師要發揮信息技術特點,緊扣小學數學課程的特點,從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出發,通過創設情境、直觀演示等方式,促進學生數學學習,進而構建起富有生機活力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