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便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影響學生跨文化意識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本文對構建小學高年級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1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創設課前導入情境,增強教學手段的創新性
課前導入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實施教學手段的重要階段,只有具備趣味化的導入,才能真正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反之,則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這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但是從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忽視了導入的重要作用,也沒有掌握正確的導入形式,所以英語課堂的課前導入出現了兩種問題,一是過于僵硬化,教師在課堂中往往是直奔主題,講解教學知識點,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脫離教學實際,部分教師只是按部就班地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在解決問題中也多是引導學生獲取唯一的“標準答案”,阻礙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為了發揮出課前導入的有效作用,增強教學手段的創新性,教師可以創設課前導入情境,通過生動形象和趣味化的情境模式,帶領學生進入英語學習場景,讓他們深刻地體會英語知識的魅力,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構建起高效的高年級英語課堂。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提前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興趣傾向,在靈活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細致鉆研其導入內容和形式,創設生動形象且與教學主題相適應的導入情境,并以此為基礎形成具體的導入計劃和方案,為后續的導入教學提供依據。比如,針對學生缺乏熱情的情況,教師就可以采用對話交流或以問促思等導入形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積極性,并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通過創設課前導入情境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強教學手段的創新性,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
2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策略,增強課堂教學的全面性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過程,而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過程,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讀寫結合則是當下英語教學中的熱門話題和有效教學策略,它能夠通過二者的融合教育,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語篇意識,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構建高效課堂做好準備。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單方面地割裂了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緊密聯系,沒有進行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將閱讀與寫作作為單獨的兩個板塊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無法體會到二者之間的聯系,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也就沒有得到發展和提升。因此,為了發揮讀寫結合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強課堂教學的全面性,教師可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經驗和素材,在寫作中檢驗閱讀成果,以此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詳細地說,教師可以通過搜集課外閱讀資源的形式,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讓他們在廣泛的資源中學習文本寫作技巧、積累詞匯、掌握寫作手段,并依據優秀的英語閱讀文本資源展開仿寫、續寫、擴寫等寫作活動,以此發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以上方式,英語課堂教學就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由“讀”到“寫”的有效遷移,其效率和質量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
3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增強課堂氛圍的活躍性
教學活動是活躍課堂氛圍、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形式,而英語學科恰好是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所以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開展教學活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選擇。不過在當前的教學中,關于課堂活動的開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部分教師為了追趕教學任務,忽視了教學活動的價值和作用,所以部分課堂就呈現出缺乏活躍性的狀態;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創設活動時,只注重活動的多樣性,卻忽略了學生的認識水平,導致活動難以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因此,為了增強課堂氛圍的活躍性,為建設高效課堂奠定基礎,教師可以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并精心設計各項環節,讓學生在符合認知水平和實際學習能力的活動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質。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寫作、聽力、閱讀和口語等多方面出發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達到培養學生綜合水平的目的。比如,針對學生口語表達弱的問題,可以舉辦英語朗誦或者辯論等活動;針對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問題,可以舉辦寫作比賽或是糾錯大賽等活動。通過以上方式,學生能夠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逐漸增強自己的英語能力,課堂效率自然也會逐漸提升。
4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引入現代教學模式,增強課堂形式的豐富性
現代教學模式是在信息高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對于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它也能夠增強課堂形式的豐富性,以更具趣味性或直觀性的方式展示出英語知識點,在加強學生理解的同時,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將現代化教學模式局限于多媒體的使用,忽視了其他信息技術形式的作用和價值,幾乎不會用到幻燈片、微課、視頻資源等,使得課堂中呈現出單一的教學狀態,不利于提升英語課堂的效率。因此,為了改善當前課堂教學的低效性,增強課堂形式的豐富性,教師可以合理地引入多種現代教學模式,將現代化教學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充分利用豐富多樣的信息技術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獲得多樣化的學習體驗,進而提高自身真實的英語水平。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利用微課教學形式開展自主預習。在學生的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將提前錄制的微課視頻下發給學生,讓他們依據微課內容展開自主預習活動,從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引入視頻、圖片等資源,輔助課程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更直觀的認識,并產生深刻的印象;最后,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軟件和平臺,延伸課堂的范圍,借助思維導圖、樹狀圖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有效復習。通過以上方式,課堂形式的豐富性能夠得到明顯增強,學生也能夠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構建高效課堂的進程自然也會得到發展。
5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
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方式,只有具備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才能保證評價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學生在評價中實現成長和發展。為了增強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推動高效英語課堂的建立,教師可以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豐富評價的內容、形式和主體,讓學生在全面評價中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6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英語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的地位逐漸受到了重視。本文探討了構建小學高年級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麥迎陽.試析如何打造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新課程(上),2018,(10):153.
[2]錢燁.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教學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16,(35):150.
[3]劉麗.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措施[J].科普童話,2016,(23):74.
[4]樊瑞.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問題及策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5]趙紅琳.如何構建小學高年級英語的高效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5,(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