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王楠
新時期我們要響應國家號召,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在當前格局下,專業類課程如何強化課程思政建設,是專業課程建設中一項重要內容。應通過“課程思政”的建設需要,逐步改變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工科專業教學“兩張皮”、重知識傳授輕德行培育的現狀,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及其功能,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效能。
一、軟件工程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近三十年以來世界發展日新月異,軟件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軟件由于其智能、開發、質量、應用等特性,使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無可撼動。《軟件工程》是指導計算機軟件開發和維護的工程學科。作為高校本科生必修類主干課程,它在“軟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高校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是人才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因此,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軟件工程教學中引入、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為重要。只有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引導學生正確做人、做事、做學問,成長為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出眾、思想德行高尚的全能型人才,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服務。
二、如何充分發掘軟件工程課程思政元素
《軟件工程》課程目標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利用軟件工程課程理論與思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從事軟件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等的重要科學。為順應時代需要,軟件工程教學應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按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的要求,從政治導向、專業倫理、核心價值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以突出培育知信行統一、學思用貫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主線,將愛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人文精神、仁愛之心等要素貫穿于整個教學實踐,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軟件工程概述、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編碼與測試、系統維護、項目管理等章節,每部分都有獨特的德育元素,下面筆者挑選一些章節具體分析思政教學思路。
(一)在學習理論概述時利用案例分析:軟件技術起源于國外,我國雖然起步晚,但經過數十年的攻堅克難,許多技術在當前眾多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于70年代自主研發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把中文信息處理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家手里,推動了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通過案例分析教學,使學生理解半導體加工、工業機器人、機械加工等核心技術都是對國家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研發人員必須有強烈的愛國和自強精神,才能在艱難中取得勝利,科研事業才能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才能有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只有堅持開拓創新,才能攻堅克難,打開一片新天地;只有堅持獨立自主和吸收國外有益經驗相結合,才能加速科研進程,早日實現科技強國夢想。理論高度提升后,為了避免生澀灌輸,再通過觀看慶祝短視頻、研討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當代青年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二)在學習軟件測試時融入情懷教學:
1.培養敬業精神。引導學生上網搜索“千年蟲”等重大軟件缺陷案例,討論、分享由于項目需求分析不好導致的嚴重后果,從而堅定對軟件測試職業的敬畏,培養敬業精神。
2.培養友善精神。采用項目團隊方式協作完成任務,沉浸式體驗并學會友善這一核心價值觀。團隊成員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以仁愛之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寬容、協作、團結、尊重、和氣、寬厚、推己及人。
3.培養愛國精神 復興號、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都需要經歷嚴格的軟件測試,才能正常運行。配合播放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展現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展現對軟件測試的積極性。
(三)在學習總體設計時樹立大局意識:提出總體設計階段內容學習的必要性。啟迪學生領悟軟件開發時期內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的內在聯系,實現由軟件定義時期向軟件設計階段的平穩順暢過渡。通過這些事例啟發學生領悟整體和局部的辯證關系。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全局觀念、系統觀念,處理好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之間的關系。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對學習、就業做到了然于胸,細致盤點人生規劃和職業設計,區分輕重緩急,注意節點節奏,既要彈好“主旋律”和“重強音”;也要彈好“和弦”,避免顧此失彼。
三、軟件工程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反思
(一)課程思政有利于實現“兩個目標統一”:課程思政充分發揮了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專業教育目標和德育教育目標相統一。實施《軟件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有以下效果:1.德育引導全覆蓋。從大二到大四,思想政治課程減少,專業課增多,實施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填補了大二以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了大學四年全程思政教育無疏漏,對達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保障;2.案例教學易吸收。采用基于思政例子的案例教學法,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軟件工程概念,有利于實現課程知識目標;3.人格塑造促提升。課程思政培養學生正向的人格修養,對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于實現課程的能力和素質目標[2]。
(二)課程思政有利于推進“兩種理念協同”:軟件工程“課程思政”集納兩種教學理念、兩種思維方式,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與特點,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色教學理念,促使教師由“一專”向“一專多能”轉型,提高備課質量和教學效果,實現了軟件專業課教育和德育課教育雙重理念的深度協同。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人民日報,2016-12-09(010).
[2]《高校軟件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載于《教育現代化》2020年1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