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徐寧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認知內容的學習理論,主要強調了一種學習主動性,認為學者是在自己本身已經具有的知識之下生成建構的學習理解過程,這種過程一般是在社會互動中進行,曲式作為一種高校音樂專業中最基礎的一門理論課程,對于音樂專業的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及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在曲式與作品分析這一教學中,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對課程的教學也是一種改革性的創新。
一、《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教學對策
(一)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
目前來說,我國對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對策,這對我國傳統文化來說是一個巨大損失。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一個迅速的發展,這樣也使得更多以前沒有機會展現的現代西方音樂或者古典主義音樂有機會可以在更多的平臺上得以展現。當前我國高等院校音樂的教學、專業教材的內容更多的來自西方音樂,從而忽略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及創新。因此,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為社會奉獻的音樂優秀人才,這就需要對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個完善與優化,在課程中實現中西方音樂作品教學的有機結合,且與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進行創新性地融合,這樣就可以對我國傳統音樂作品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起一個更好的促進作用,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
(二)采用多元化且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
《曲式與作品分析》這一課程在高校音樂專業課程中具有著獨特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更加有效,教師就必須要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曲式與作品分析這一課程的教學,曲式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及音樂作品的曲式和聲分析,都需循序漸進的層層展開。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后則可以方便有效地節約課堂中板書的時間,提高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在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也可采用結組模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們更充分地理解與記憶內容相關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更高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建構主義對曲式與作品分析的啟示
建構主義學者古寧漢認為,知識體系在建構的過程中不是一種外界感覺的直接翻版,而是通過了已經具有的認識對新獲得的信息進行了額外的加工改造而建成的,在加工的過程之中,每一個學習的人都可以在自己原來具有的經驗之上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構建一個自己的理解。
對曲式與作品分析來說,要想提高學生們對分析能力的掌握程度,首先,老師要通過觀察來了解學生原來具有的認知結構,根據他們水平的實際能力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分析能力的學習不能夠跳躍性過大,要讓學生們能夠靠自身原有的技術和認知來層層遞進地實現更高程度的分析能力;其次,課堂教學的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不斷地吸引著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要使學生具有一種主動參與的興趣,通過學生本身不斷地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們原有的認知與新的認識發生了碰撞,形成了認識上的錯位,老師則開始以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克服碰撞,以此來刺激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一種探究。
三、總結
建構主義把傳統授課方式改變成老師引導教學、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構建新認知的教學新模式。建構主義教學是一種師生進行互動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個人認知的基礎上與老師合作,主動思考,從而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這種教學理念是曲式與作品分析教育更快,更好發展的一種保障。因此,在曲式與作品分析這一音樂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采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明確主要學習內容,根據學生本身所具有的實際能力,采用啟發法等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題項目:河北科技大學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建構主義在《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中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與探究”(編號:2019-YBB10)。
作者簡介:石慧(1980-),女,漢族,河北肅寧人,碩士研究生,河北科技大學影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理論及音樂審美研究。徐寧(1999-),男,漢族,河北唐山人,2021級河北科技大學影視學院電影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聲音創作。46EAAE92-0E6D-447E-A53C-0E3BFFD004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