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摘要: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2020年3月20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也提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
關鍵詞:勞動教育;德育;勞動實踐;榜樣引領
引言:古人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無德不立,德育是根本。當前的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其顯著的實踐性就是讓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學習方式,在勞動實踐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為德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契機和平臺。
一、用心宣傳,提高認識
高爾基說過:“只有勞動是神圣的,”勞動使人類走向了文明,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勞動可以立德,勞動可以啟智,勞動可以育美,勞動可以健體,班主任可以通過班隊課,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引領全班學生唱《勞動最光榮》,宣傳“勞動最光榮”,樹立“我勞動,我光榮”的意識,使學生有強烈的勞動欲望。又如,在進行《紙編花籃》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培養學生的恒心與毅力。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利用紙編帶領學生認識穿編的基本步驟,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求知與探索欲望,讓學生學會享受勞動的樂趣。在這樣的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組織學生對穿編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學習,掌握技術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立體花籃的構思,當學生完成構思后進入到實踐階段。紙張操作起來既簡單又容易,在造型上紙張的延展性較好,適合進行多種不同的造型,但紙張也容易碎,易在學生多次翻折后變軟,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積極的引導學生尋找原因,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可以堅持完成作品。恒心與毅力是學生成功的必備要素,教師要帶領學生從簡單的任務入手,讓學生在作品中收獲成就感,用成就感來強化學生堅持不懈的行為,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可以在困難面前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進而獲得成功。
二、勞動實踐,調動熱情
我班將“勞動實踐與勞動值日、種植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勞動熱情。每天,學生都有勞動值日任務,班主任要恰當安排勞動任務,分組布置,比如:“擦桌子我最棒”、“我是掃地小能手”、“垃圾分類我最行”、“整理我的文具盒”、“拖地我最棒”、“擦黑板,我能行”、“整理圖書角”、“學習清洗餐具”等,這些勞動活動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深入地理解了勞動的重要性及作用,更讓學生明白了:勞動它不僅是生存的需要,更能讓自己有一種成就感、幸福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另外,還可以在班級開展種植活動,我在網上買來玫瑰花種子、多肉種子、蔬菜種子,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引導學生觀察其變化,安排學生輪流值日管理,澆水、施肥、捉蟲等,通過這些觀察與勞動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熱情,增長了知識,培養了勞動技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榜樣引領,形成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但有著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主題探索活動,樹立勞動楷模,喚起全班學生對勞動的向往,弘揚勞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助力成長。老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勞動實踐活動,如:“整理內務我最棒”,“教室換新顏”,在班級評出“勞動之星”,告訴全班同學:他們就是我們學習的勞動榜樣,并利用班會課宣傳“勞動之星”的事跡,播放“勞動之星”勞動場景圖片或視頻,讓全班同學對他們產生敬佩之情,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成果,趁熱打鐵,請這些“勞動之星”示范整理抽屜或打掃教室,再次激發孩子的勞動熱情,接著給其他學生布置勞動任務:快速整理抽屜的內務,分組打掃教室等等,請這些“勞動之星”當評委,評出“二級勞動之星”,通過這些勞動榜樣的引領,全班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慢慢地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勞動能力。另外通過家校合力,給孩子布置勞動作業:比如:擦桌子,拖地,整理房間,包餃子,洗衣服等等,讓學生在家完成,號召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勞動,拍成小視頻,通過播放短視頻,評出“勞動實踐優秀之家”,樹立星級勞動家庭,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勞動實踐活動,通過勞動榜樣的引領,促使更多的孩子、家庭更加熱愛勞動,孩子慢慢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形成了自我特有的勞動能力。
四、開展活動,助力成長。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最好的伙伴。教師在小學階段便要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心理定式,挖掘學生的勞動興趣,讓學生學會在勞動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樂趣,我校為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舉行了一系列的勞動競賽活動;“教室換新顏,清掃校道我最棒”,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獲得了快樂,德育處及時對參與這些勞動競賽的學生進行了評比,評出了校級勞動之星,號召全校同學向他們學習,這樣“以點帶面”,帶動全校同學共同打造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通過這些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助力成長。
結論:總之,教師應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給學生架起勞動的橋梁,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讓生命蓬勃向上成長。
參考文獻:
[1]顧雅晶.有效融入德育,實現高質小學勞動教育[J].小學時代,2020,(14):94-95.
[2]朱曉雅.勞動教育在小學德育的價值與實施[J].好家長,2020,(25):82.
[3]李春蘭.德育教育融入小學勞動技術課的探索[J].小學時代,2020,(0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