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米
體育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從學生的認知健康心理角度出發,多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與健康心理,引導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和耐受挫折的能力,為促進他們全面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據此而言,心理健康應該是體育課程設置的前提,應是學生獲得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
一、投身志愿活動,樂于助人
學生的健康心理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內在修養需要,是體現自我道德修為的重要途徑。在體育課堂訓練中,教師多從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角度出發,多給他們創設志愿活動的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樂于幫助別人中深化認知,定能使得活動更有趣味[1]。教師多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志愿活動,并以此為切入點多鼓勵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中增強認知體驗,定會有“贈人玫瑰手里余香”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教師可結合課程學習內容,多從學生整體探知需求的角度出發,引導他們多融入到相應的體育探知中,給他們更多自我訓練機會。可針對學生的各自特長,多給他們相應的指點,鼓勵他們根據各自的理解主動參與志愿活動,幫助他們走出單純依賴體育課程而學習體育知識的窠臼,讓他們在開放化情境氛圍中獲得更多深層次的感知,切實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讓他們能主動為別人所想,綻放體育應有的精神內涵意義,給學生更多心靈震撼與啟迪。
二、鼓勵傾訴心聲,正視困惑
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會有很多的成長煩惱,是他們人生道路上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陣痛”。面對這樣的陣痛,既不能小題大做過度渲染夸張,也不可諱疾忌醫,不可一味隱藏。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打開他們的心結,不妨多運用疏導的方法,多鼓勵他們傾訴自己的心聲,讓他們在主動與教師分享自己的得失中真正暴露問題,以便對癥下藥。這種鼓勵學生傾訴心聲無疑會讓學生在主動暴露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破解方法,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教師在指導學生傾訴心里話的時候,可結合學生不同認知需求,多以開放化原則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傾訴。教師多尊重學生的隱私和人格尊嚴,多給他們提供敢于傾訴的機會,讓學生在樂于傾訴中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教師多給學生自我破解問題的機會,鼓勵他們主動與其他同學切磋,一起探尋相關破解方法。
三、積極闖關挑戰,經受耐挫
現在的中學生面對來自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有時不能勇敢面對,缺少一定的耐挫力。這樣的問題是當前體育課程教學的重點。教師不妨多有意給學生留下一定的關卡,多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問題主動去挑戰。教師可結合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多給他們相應闖關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經歷磨難中主動適應困境,給他們更多的挑戰和提升自我的機會。學生多積極闖關,使得他們在經歷磨難中增強自己抗壓能力[2]。
四、主動團隊協作,勇于進取
融入集體協助的機會,多鼓勵他們在主動參與集體活動中相互學習和積極進取。從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角度出發,教師多給學生足夠的自我嘗試和探知機會,多讓他們在群策群力中主動展現自己的智慧,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利于學生在主動參與團結協作中獲得不一樣認知感思。這種感思為培養學生勇于進取精神提供充足養料,能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展現自己精彩與魅力。
體育訓練多注重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多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協作機會,多引導學生在小組互動中深化認知,定會使得團結協作更加緊密。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理解主動從相應的互動交流中發現問題,多在相互學習和切磋中深化認知,定能使得課堂實踐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更能使得體育教學綻放應有的生機活力。
五、總結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注重從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活動出發,以活化體育訓練的策略為根本,擴大體育學習途徑,引領學生感知體育就在身邊。多讓學生在時刻關注和思考社會問題中不斷融入自己的感思,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積極嘗試和大膽探知的念頭,定能讓課程開展的過程綻放人文情懷。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身體發育與認知需求,圍繞志愿活動、傾訴心聲、闖關挑戰和團隊互動多融入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運動中獲得深厚認知,以此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偉嶙.借助素質拓展訓練助力初中體育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21(30):23-24.
[2]解朝愛.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途徑探析[J].體育風尚,2021(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