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榮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小學數學教師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同時也促使學生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
一、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群體的智慧是大于個人的智慧的,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多方位、全方面的看待問題,使學生能夠進行知識的交流以及互動,更快速的解答數學問題,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奠基,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傾聽其他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并且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互相討論,思想相互碰撞,有效提升了數學課堂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營造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創設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和氛圍中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同時學生也可以集思廣益,學生在交流之中各抒己見,表達出不同的解題思維方式,面對一個問題時能夠從多方面去思考,從而讓學生在討論之后采取較為科學、快速的解題思路解答問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這樣學生和教師就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1]。
(二)創設有趣的合作探究課題
學生面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會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課堂的內容。而教師在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之前,應當設置較為有趣、生動的情境導入新內容,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主動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合作探究主題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數學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如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字編碼》這節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數學知識中,引發學生思考,并且促使學生不斷自主探究數學問題,教師根據教學的大綱內容引入這樣的問題情境:除了郵政編碼,你還知道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嗎?而這些數字編碼中蘊含的信息有哪些?教師引入這樣的教學情境實例,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展開思考和討論,學生為了滿足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就會自主探究,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究和學習之后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應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通過完成具體的數學問題,就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數學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布置任務驅動合作學習
這一種合作學習是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組合學習,而任務驅動合作學習形式可以使成員間的個性差異較小,有利于學生基于興趣愛好激發學習的動機[2]。
如學生在學習《測量》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就應當讓學生組成小組并且給學生布置合作探究的問題和任務,學生帶著同一個學習任務進行實踐測量活動,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也會積極地尋找材料和解題方法,也會加強對教學任務的思考,這樣學生就會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動機會被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總結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主體的地位,應當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并積極開展合作學習,這樣學生才可以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激發其學習數學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鄭霞.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57.
[2]王加民.小學數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應用的實踐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