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湘華
科學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當前社會,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變得很多,作為一名合格的當代教師,在教學中不提倡采用“滿堂灌”的方式,要做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怎么樣的放手才能稱為好的放手呢,這個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性格去掌握好這個度了。我們人類是向往自由,不喜歡被約束。我們的教育也是需要做到無痕教育,不給孩子留下教育的痕跡。鼓勵孩子們能夠自主學習,享受數學的學習樂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充當學習的促進者,見證孩子們學習路程的每一步前進,感受他們學習的熱情,學習的氛圍,提出問題的思維活動以及探索解決問題的堅持不懈。
一、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去教學。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彼此尊重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彼此尊重的教學才更高效。因為這樣我們能夠更準確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學生關注點的教學過程是高效的。中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方式,有一定的觀察力跟思考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到這些點。當然,肯定要先照顧大多數學生的想法,個別學生個別照顧,因材施教。比如,學習幾何圖形教學生畫三視圖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學習中熟悉的桌椅、書本入手,也可以拿來茶葉桶、乒乓球、跳棋等,分別讓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并將看到的圖形畫下來,看看誰能全部畫對。也可以準備些積木分小組進行游戲,小組中的一個人畫出一個物體的三視圖,然后其他同學用積木拼出這個三視圖所對應的具體圖形,或者一個同學拼出圖形,只讓其他的同學看俯視圖和主視圖,讓其他同學自己思考左視圖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不同年齡的學生我們的教學側重點就要有所不同,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
二、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擁有更強的專業能力。
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并不是讓教師變得輕松起來,相反,它要求我們擁有更廣的知識面,更強的教育能力,就是不管學生有路線A、路線B、路線C,我們都能將他們引領到這節課的重點,讓他們理解掌握知識的重點、難點。
三、作為教師要怎樣去“放手”。
學習離不開預習——授課——作業練習、知識點的掌握——知識點的運用。我們的放手也不能僅僅體現在課堂,要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去預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習的配合者、引導者,讓學生提前預習,知道自己即將要學習的知識,能更好地的思考、聯想知識點。讓他們預習的過程,他們會想到已經學過的知識點,這也是一個隱含的復習過程,做到了溫故而知新。比如講解相似三角形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想辦法求出路燈的高度。這時候學生會想到路燈和地面的影子是垂直的,可以當做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短邊,就可以用到a2+b2=c2,但是長邊也沒辦法測量。人站在下面是有影子的,人、人影的關系跟燈桿、燈桿影子存在什么關系呢?學生會去思考,回去看書本、問老師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而不是我們直接告訴他們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是成比例,我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
在課堂學習時,要多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能夠多動腦,發散思維。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時候更好地展現自己,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有的學生比較愛發表自己的觀點,有點學生擅長聆聽然后思索,有的學生課外知識面廣,有的學生課堂知識掌握得牢靠,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知識,互相學習。
課堂不僅是老師授課,老師提問的過程,要多鼓勵學生提問,給學生質疑的機會,讓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思考越多,得到的越多。在學生的踴躍發言中,掌握要講解的知識點,甚至聯系到相關知識點的講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引導學生去思考結果,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學生要只有動腦筋去思考,才能夠更熟練透徹的掌握知識點。填鴨式教育只能讓學生知道結果,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放手讓孩子提出疑問,他們可能會給我們預想不到的答案。比如:我們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可以先試著測量下手里兩個直角尺的三個邊長,引導學生得出三角形兩個短邊a、b,與長邊c存在a2+b2=c2的關系。講解課本知識點,引出(3.4.5),(5.12.13)這樣的常見勾股數,讓學生去發現其他的勾股數。
給學生留下作業,讓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這里的作業,不要求很多,但是要求精益求精,盡可能地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很快地理解知識點,另一方面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要讓學生知道,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要將知識點運用到生活中。學生可以將完后的作業與同學們進行說一說,比一比。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分享,作為小老師,體會到成果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我深知對于如何在教學中學會放手,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只有在不斷的摸索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這個方法也是一直在變化的。現在是科技的社會,學生可以從更多方面達到學習,我們的教學過程也要活起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放手。才能保證讓學生去做一條清澈的小溪流,活學活用,變得活起來,而不是僅僅做一個裝水的容器,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