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早讀對于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漢語語感、積累語文知識、增強背誦記憶能力的絕佳手段。但長久以來,高中語文高效早讀并未形成長效的督導機制,基于此,本文對此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早讀;督導;教學策略
早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合理地利用早讀課,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早讀效率的高低,不僅會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效果,也影響到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更影響到學生每天的學習情況。早讀課應注意什么?如何去讀?達到什么目標?如何去檢驗學生閱讀的效果?教師應對此深思。因而教師要激起學生對語文乃至對每一天學習的渴望與熱情,定要吹響這清晨的第一聲號角,讓早讀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華彩樂章。
一、語文早讀課的現存問題
當前語文早讀,墨守成規,安于現狀者居多:其一,形式單一。學生多為散亂地自讀,部分同學精力不振,時間一長,難免有開小差、打瞌睡的情況。其二,內容枯燥。早讀內容基本限于教材,教師若不布置其他的拓展任務,對部分基礎較好地同學來說,既浪費了大好時光,也因范圍限制,學生受益較少。對部分基礎較弱的同學,本身缺乏理解,一味死記硬背,難免覺得早讀沉悶枯燥。其三,效率低下。更令人擔心的是,少數早讀課中教師并未安排具體任務,或只有任務,未有實質性的檢查驗收,學生讀書時總有些心不在焉,誦記效果不理想,早讀效率低下。這直接導致一些學生考試時默寫內容得分率低,寫作時也因閱讀量局限而不能信手拈來。
二、高中語文高效早讀的長效督導教學措施
(一)整體規劃,嚴明紀律
開學之初教師就應把早讀課內容納入學期教學計劃,將每天早讀的內容與達到的目的作為備課內容的一部分,針對課本難易深淺的不同情況,有計劃有內容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早讀,使每天早讀課與課堂教學目標有機結合。同時又要具有靈活性,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隨時增減或改換朗讀的內容。
嚴明紀律是保證早讀有序開展的前提,而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證幾率。制定早讀課紀律,讓學生明確早讀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有效利用早讀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坐姿端正,精神飽滿,聲音響亮。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帶頭示范,嚴格要求,加強巡查,適時提醒,督促落實。
(二)系統安排,提高效率
早讀課也是完整的一節課,教師在早讀時也應有明確的目標教學意識,教師在早讀的開始,就通過投影或直接板書的方式,給學生以明確的早讀目標,早讀目標應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早讀的內容,教師讓學生明確本節課讀什么,早讀范圍廣泛,但因為時間限制,所以安排的早讀量要適宜,保證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完成。第二,早讀的要求,根據不同的早讀內容,教師要講明早讀的要求,如泛讀了解、熟讀領悟、背誦默寫等。早讀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從而讓學生體驗到那種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成功的喜悅感。第三,早讀的檢測方式及注意點,教師要在早讀的開始前就明確告知學生檢測方式及注意點,使學生對早讀產生動力。
(三)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早讀課以朗讀為主,但如果一味地強調學生去讀、去背,那么時間不長,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轉移,會產生疲勞感和枯燥感,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勢必影響早讀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進度及早讀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參與早讀,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根據早讀的不同方案與主題,做不同的策劃與情緒準備,分享相應的氣氛,讓每節早讀風格迥異,成為獨特的體驗和享受。這些形式多樣的方法可以不斷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早讀,而且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如學習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老師可以在早讀課上范讀,既向學生傳達漢語特有的音韻美,使學生深入體驗語言作品內在情緒的起伏消漲,更重要的是營造一種語言氛圍,觸動學生敏感的心弦,使學生對語言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并產生進一步閱讀、體驗的愿望,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的強烈興趣,也為學生的朗讀提供了一個模仿的原型。
(四)注重差異,任務分層
學生閱讀、理解、背誦的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者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提高個體早讀效率。指點學生自學書本知識,對個別學生進行拓展指導,對學困生進行鞏固性指導,讓人人早讀都有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事做。對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適當照顧,此時完成不了,可以給他下次機會,當他們有完成任務、達到了目的成功喜悅感,興趣自然產生了,早讀課也就發揮了它實際效用。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安排拓展任務,不必拘泥于教材基礎知識。筆者嘗試將《古文觀止》中一些經典篇目放在早讀課進行補充,讓優秀學生通過重點篇目的誦讀,培養文言語感,進而形成文言文地閱讀能力,效果明顯。分層布置任務,可以確保普通學生“吃得飽”,優秀學生“吃得好”。
(五)及時檢測,檢驗效果
學生閱讀素質的提高,早讀課效率的提高,還需要一定的手段檢測。如果沒有檢測,學生的收獲感難以具體呈現。進行早讀課的檢測有別于課內閱讀,其廣泛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教師檢測手段的多樣性、靈活性。或抽查背誦、或集體背誦、或抽查默寫等、或安排各種學生感興趣的競賽活動來設計檢測手段,這樣才能獲得早讀的最佳效果。對于高三復習備考而言,教師可以結合早讀內容準備相應的檢測練習,以適量的客觀選擇題、文字表述題為宜。比如語言文字運用、文學文化常識、名句默寫、翻譯等,可以在較短時間(約5分鐘)內緊張有序地完成,通過“短、平、快”的方式,達到高效的目的。
三、結語
實踐證明,早讀指導得好的學校或班級,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好;早讀認真、讀書投入的同學,語文成績明顯比其他人好。成績好的同學,由于嘗到了早讀的甜頭,會更加自覺地參與早讀,形成了良性循環;成績差一點兒的同學看到了榜樣,紛紛仿效。于是,早讀蔚然成風。早讀課中,教師應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布置,更有檢查,從而引導學生實現高效早讀。
參考文獻
[1]郭瑾超.淺談提高高中語文早讀效率的方法[J].明日, 2021(16):1.
[2]張麗紅.高中語文早讀課高效利用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0(17):1.
[3]王小龍.小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女報:時尚版, 2020, 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