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柿梅
摘 要:隨著我教育教學改革的加速以及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初中歷史這一類非核心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亟待提升。而《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則為初中歷史教育教學提供了引導,推動了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的優化。全文以新課標之下初中歷史的教學問題作為入手點,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實例論述了新課標之下初中歷史的教學策略,以期推動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推進,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已經逐步不能適應現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了。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被賦予了更多的任務,即需要初中歷史教師通過歷史教學培養初中生的歷史創新意識、開拓歷史思維、提升歷史能力、深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因此,結合新課標要求和初中歷史教學問題,探索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車庫,是當下初中歷史教學目標和方向達成的必然選擇。
一、新課標之下初中歷史的教學問題
由于長期以來的教育教學手段禁錮,且教育教學觀念相對落后,使得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過程還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首先,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創新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明確新課改中“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依然將教學的主體定位在自身,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大多數時間處于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歷史課堂教學缺乏參與性,且也不利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交流。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教法創新,教學意義沒有得到發揮,也不利于促進初中生探究精神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新課程改革的初衷背離。另一方面,現代教育觀念要求創新教法,積極運用科學合理和兼具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但是部分初中歷史教師開展初中歷史教學依然停留在“照本宣科”階段,“填鴨式教學”“灌輸式教學”依然存在,學生不僅不能深刻認識和掌握歷史知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和歷史思維也無法得到培養,對于學生的整體學習影響較大。
二、新課標之下初中歷史的教學策略
(一)結合生活環境,巧用情景教學法
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和初中歷史新課標的要求,初中歷史不僅需要通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傳遞歷史知識,還需要培養初中生對歷史的求知欲、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結合生活開展歷史教學,提升初中生利用歷史知識和應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務必遵循新課標要求,結合生活實際環境,通過情景教學法的巧妙運用,創新和變革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具體來說,情境教學法的本質就是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和學習。值得強調的是,構建的教學情境必須要符合初中生的認知,一旦脫離生活環境,將會造成歷史學習陷入迷茫,情境教學不僅沒能發揮出效果,還影響了教學質量。所以,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情境構建,需要以初中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基礎,構建出初中生能夠感知的情境,這樣才能在保障興趣激發的基礎上加強知識掌握和理論理解。
例如,初中歷史課程中關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近代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的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侵略和反抗”為主題尋找生活中具有鮮明紅色文化和“反抗侵略”的歷史痕跡。同時,充分挖掘初中生所處地區中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歷史素材,為學生構建一個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學生圍繞著當地“反抗侵略”的歷史事件進行了解,進而衍生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近代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的課程內容中的相關事件,學生沉浸到情景教學中。這樣,學生便能帶著對于生活情景的感悟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學習效果自然得到有效提升。
(二)結合新課標要求,巧用思維導圖
初中歷史課程體系中的知識結構雖然清晰,但是對于初中生而言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手段相對落后,教學觀念尚未完全變革,初中生大多缺乏歷史學習方法和歷史學習觀念,對于歷史事件和歷史事件的意義等很難掌握。所以,結合起新課標中對于構建初中生歷史知識框架學習體系的要求,初中教師應當巧妙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從時間要素和空間要素的角度理清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讓初中生可以輕松認識和掌握歷史知識。而且,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歷史教學,還能將初中歷史內容和現實社會發展聯系在一起,為初中生后期的歷史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所以,初中教師需要積極挖掘教材中與初中生生活實際或者日常學習相關的歷史課文內容,站在時間要素和空間要素的角度進行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幫助初中生構建歷史學習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現象就實現了具體化和直觀化,初中生的歷史認知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初中生的時空觀念也得到培養。
例如,初中歷史課程中關于“經濟和社會生活變化”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不同角度探索歷史發展進程,并從歷史角度和現實生活角度展開討論,讓學生感悟歷史發展和現代生活的關系,明確歷史服務現實生活的概念。同時,“衣食住行”不同角度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構建了一個學習的思維導圖,學生也能圍繞著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內容、人物、影響等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能理清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逐步形成歷史學習思維、提升歷史認知能力。
結束語
新課標之下,初中歷史教育教學的模式和策略優化已經成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問題。同時,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實,初中歷史教學策略優化也迎來了機遇。但是,現階段大部分初中階段歷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依然不高,加之初中生知識接觸面有限,且相對而言歷史時空邏輯和歷史思維不高,所以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較低,整體學習質量不高。初中歷史教師的必須創新和變革初中歷史教學方法,促進初中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提升,提升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林.論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運用史實并以此建立時空觀念[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7):262-263.
[2]顧銀輝.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J].現代農村科技,2021(02):96.
[3]張萍.新課標下增強初中歷史課堂活力的有效措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242.
[4]楊秀成.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反思探索[J].科技資訊,2020,18(28):175-176+179.
[5]尚繼倫.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20(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