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溪?張英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辦學的根本任務,因此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把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專業課程思政的協同效應。本文通過對課程思政內涵的深刻理解,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指出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財務會計課程的必要性,同時在增強財務會計專業教師的思政能力,挖掘思政元素創新財務會計教學內容,豐富財務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實踐路徑探索,以此來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關鍵字:課程思政? 財務會計? 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教學全過程,實現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將學科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做到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相結合。為了更好地貫徹習總書記的育人思想,將思政教育融入財會專業的此課程教育中勢在必行,尤其是需要融入到《財務會計》等專業核心課程中,因此對課程思政在財務會計課程中的實踐探究十分必要。
一、課程思政內涵
正確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是做好思政教育的前提。課程思政主要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不改變原有課程的性質,而是在專業課程中,根據專業課的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融入思政教育。此外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方式方法,避免生硬、死板的教學,在專業課程講授的過程中要讓思政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合到課堂中。簡言之,財務會計課程思政就是在專業知識的講授中,要自然而然地為學生穿插思政教育的內容,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二、課程思政融入財務會計課程的必要性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的思政教育僅僅局限于思想政治課堂,專業課程教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沒有同思政教育取得聯系,這就使得學生的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思政課作為一門通識課,整體課時有限,往往又都是大班教學,很難達到真正意義上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發突顯,這也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要深挖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實現全員、全方位全程育人的目標?!敦攧諘嫛返恼n程內容涉及到公司財務方方面面,思政教育在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旦出現財務造假、偷稅漏稅等行為,不僅會損害企業利益,也會危害到社會和經濟的平穩運行?!敦攧諘嫛氛n程開展課程思政,在給學生講授知識的同時,不僅要培養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價值的引領,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三、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索
(一)增強財務會計專業教師的思政能力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想要將財務會計課程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首先需要教師發揮自身主體作用,提升思政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提升專業課教師自身的思政水平。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更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只有提升教師自身的思政水平,才能更好地將思政融入到課程當中,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因此,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政素養,將思政融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實現與專業理論知識的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將課程思政培訓納入專業教師發展規劃,提高教師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意識的同時,也增強教師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能力。可在教師團隊內部定期舉行教學研討會,分享教學思想、整合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思政教育的內驅力。此外還可搭建一個資源共享與理念分享的平臺,促進思政課程主題交流的常態化,必要時也可邀請專業的思政教師進行培訓,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思政能力。
(二)挖掘思政元素創新財務會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思政教學的載體,課程思政關鍵在于創新教學內容,挖掘每一個知識點中能夠延伸的思政元素,然后通過恰當的方式融入課程當中,做到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例如,在財務會計總論中,教師可以通過闡述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展歷程,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結合,用哲學的基本觀點解釋二者發展的關系;在強調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時,可以使用具體的案例,列舉反映財務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正反例子,教導學生堅持會計準則遵守職業道德;在貨幣資金一章中,可以從結算方式入手,結合支付寶與微信等支付方式,引發學生對于貨幣資金的虛擬化的思考,感受中國作為互聯網應用大國的風采,培養民族意識和文化自信,并以祖國的發展和強大而自豪,做到具有家國情懷;在現金教學盤點教學時,可通過反面例子來教導學生的職業道德規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被利益所誘惑。此外,在自主研發的無形資產教學中,可結合國家對于發展科技以及鼓勵創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突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鼓勵學生勇于承擔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三)豐富財務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豐富教學方法,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推廣案例教學法。對于社會經濟案例,在專業知識講解過程中,結合相關的思政內容,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通過代表性的案例,如康美造假事件,我們既可以結合專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財務造假的危害,告誡學生應遵守職業道德,具備職業操守,做到誠信守法。第二,開展討論式教學法。在講解財務會計總論時,引入最新的財稅政策和財會行業熱點事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的能力,讓學生保持行業的敏感度,熟悉最新會計準則的應用。第三,應用情景教學法。在財務會計課程的賬務處理模擬實訓環節中,由學生模擬擔任企業財務處理流程中的各個不同角色,最大程度還原真實的企業財務處理過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真實的財務處理場景,體驗專業知識應用于實務工作,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校外專業的財務從業人員到校內開展講座,建立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能力與真實工作場景下的差距,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
四、結束語
以財會專業核心課程《財務會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要利用好課堂這個主渠道,把思政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提升自己的課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利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合,促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落地生根,培養德才兼備的全方位、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爍.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
[2]廖妍姣.高職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2):228-229.
[3]劉春應,宋宗喆.“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及實施探析[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61-65.
[4]高霞.《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改革探索[J].財會學習,2020(28):166-168.
作者簡介:
秦溪(1996--? ),女,江西省九江市,漢族,研究生/? ,江西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應用統計
張英(1981--? ),女,湖北省武漢市,漢族,本科/講師 ,江西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