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燕
摘 要:教育評價是指在一定教育價值觀的指導下,依據確立的教育目標,通過使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對所實施的各種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科學判定的過程。
關鍵詞:有效評價;研究報告
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但是始終是制度定的高大上,而實施卻是寥寥收場。作為基層班主任,我也是覺得原來的素質評價太過繁瑣,班主任本來擔子就重。在第一個學期,我們按照總的方案挨個表格都弄了,分數弄得各式各樣的,匯總的時候用了足足一天。第二學期開始就逐漸修改,但是依然很繁瑣,我班級的小組評分表格也是不盡人意。
一、最初的形式--繁瑣而不實用
經過六年一年的實踐,我感到很多表格不實用,例如科任教師課堂評價表格,還有參加集體活動的表格,以及家長評,小組評和自我評價都過于形式主義。自從七年級開始,我就逐漸按照自己班級的形式設計了自己的表格。又經過上學期的實踐,本學期我又進行了改革。由一周一總結改為兩周一總結。想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就要不斷地實踐。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而且也很辛苦。不然就會流于形式。
二、改革的形式--實用而有效
這種管理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只是就著小組合作和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創設了如今的形式,每個學期根據情況進行不斷地修改和變化。
三、期末的匯總--精準而且公示
期末匯總是個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瑣碎的工程。最初的時候有各科老師的評價,各項活動的匯總,標志性成果等等。等到上學期我就簡化為小組評比加上期中和期末的量化考核。
四、實踐的效果--班級管理有序
一項教育項目的實踐經過四年的實踐,出現了喜人的成果。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秉承的原則就是說到就要做到。作為班級的班主任,制定了規矩就要有執行力,通過嚴格的執行與操作,學生的班集體凝聚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無論活動還是成績都是特別的喜人。各項活動多次獲得年級組第一名,中考中成績也是年級組前茅。下面我以作業檢查來作為有效評價的例子。
作業檢查有效途徑---小組作業檢查法
多年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和一名班主任,感覺自己在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成長了很多。一個班級的管理包含很多方面,而最讓班主任頭疼的就是作業的檢查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它不是一科的作業,作為班主任經常要調控全班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這就需要很多管理的智慧。
作業問題里的檢查和反饋是比較費時費力地一個環節。為了充分尊重作業的主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信任每個孩子,要把作業檢查權還給孩子;為了減輕老師們的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為了更好的促進小班對抗、小組合作的運作和和諧競爭,基于這種理念,創設了“小組作業檢查法”
學校學生班額比較大,老師管理難度大。因此在班級和教學管理中采用小班對抗、小組合作、兵教兵的管理模式,以對學生進行“切塊管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又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開始操作時遇很多困難:有的小組缺乏集體榮譽感、凝聚力,有的小組渙散、無目標。組長和組員很難做到真正優化搭配。因此小組合作無法達到真正的效果。
一是加強小組合作的建設
1.優化搭配分好小組。
2.初期級部每班中各小班每周評選優秀小組、小先生。
3.加強小組文化建設:如合作小組的名稱、目標、口號。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以評價促發展。
5.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小組合作真正運行起來后。
組長在每個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實行學科組長制查作業。因科目較多,讓組長在每個小組內進行分工。組長根據組員興趣和成績,再選出學科帶頭人當學科小組長。因為這樣他的家庭作業準確率相對較高,給其他幾位組員查完后能盡量多反饋出一些問題,對組員作業的改正跟蹤落實有利。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根據偏科、弱科搭配同桌、作業幫扶對象。
組長、課代表及時把檢查信息反饋給任課老師或家長。各科作業情況經班干部匯總,反饋于任科教師,對作業檢查中的遇到的棘手問題,則反映到班主任處。
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以評價促發展。這種檢查應該有相應的“激勵評價機制”,比如可以用小組“得分評比”,完成較差組作檢討的方法來督促激勵等。并將每次檢查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到期末時評選出“最佳同桌”并給予獎勵。經過幾次嘗試,我發現這一方法效果不錯,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表現意識強,個個認認真真地檢查同桌的作業,發現錯題還能及時告知同桌,幫助同桌訂正。
二是老師全面檢查法
1、任課教師全面檢查法與反饋
評價批改作業時不只是簡單地給出標準答案,而是要劃出錯誤或正確的地方,在作業或學案上寫激勵性評價語言,這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
2、作為班主任每天都會采取抽查一個或兩個組全部科目作業。對班干部反饋給老師的“問題學生”任課老師及時作出處理。
1)抽查內容:有時候是各科試卷,練習冊,有時候是老師講過的題,背誦情況,
2)抽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輪流抽查,如每天輪流一小組,或大組;可以隨機抽查,如哪一小組,哪一橫排,哪一豎排;也可以只查好的;也可以只查差的。總而言之,不讓學生摸清老師的規律,讓他們隨時“警惕”老師的突然襲擊。并在課堂上集中點評,學生的錯題記錄本。小組內作業互查情況是否認真。
3)反饋方式:課前有針對性的口頭點評部分小組和學生作業檢查情況,進行褒優劣貶,或后黑板登出檢查情況。并告訴學生作業情況會納入年終素質教育報告評估中。還有如面批、與家長或任課老師進行及時溝通等。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實際體驗,在抓學生作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是班級工作“組合拳”的一招。我們班樹立了良好的班風,養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級穩定,老師們省心、輕松。取得了很大成效。總之,實踐證明,有效的評價管理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也是法寶,是實現良性班級管理的有效模式!
參考文獻
[1] 賀燕軍. 構建高效課堂——有效評價促進課堂管理[J]. 貴州教育, 2021(11):3.
[2] 郭花欽. 利用有效評價打造高效課堂[J]. 家長,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