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全面調動小學生的主觀性和積極性,為小學生提供趣味化的學習資源、豐富其學習感受。本文對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趣味課堂
引言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鉆研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將其合理地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從而構建起趣味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微課視頻,培養學生自主性
1.1在預習環節中巧用微課視頻,啟發學生自主意識
學生自主性強是趣味課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只有真正體現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才能激發出趣味課堂的價值。所以,為了建設趣味化的數學課堂,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在預習環節中巧用微課視頻的方式,啟發小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幫助他們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使他們在預習中強化自身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以便為后續的正式課堂增添活力和生命力。
1.2在發布任務時巧用微課視頻,培養學生獨立思維
趣味化課堂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之上,只有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魅力。所以,為了使學生形成獨立思維,讓他們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認識到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發布學習任務時巧用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資源形式中了解學習任務、明確學習方向,促使他們在動態資源的刺激和影響下發揮學習潛力,進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數學課堂中,以此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性和建設趣味課堂的目的。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借助媒體技術,增強課堂趣味性
2.1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建設數學趣味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在情境中感悟數學概念和公式的具體表現形式,讓他們在虛擬現實技術的輔助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能力,驅使他們在立體化和多維化的環境中展開學習。
2.2借助智慧白板展示生活案例,提升理解能力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借助智慧白板展示生活案例,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展開教學,讓學生關注身邊事、身邊物,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探尋數學概念和數學問題,由此,學生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數學課堂也能擺脫無趣化的狀態。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線上平臺,調動學生積極性
3.1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的主觀愿望和情緒是影響數學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學生保持積極高漲的情緒,那么趣味化課堂的構建計劃就能得以施行。教師可以將調動學生積極性作為主要目標,通過學校內網和官方學習網站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分組合理、學習任務明確的合作學習模式中激發自身的學習潛能,并在組內積極表述自身的真實想法,由此,數學課堂就能建立起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高效教學模式,這就為趣味化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搭建線上數學資源平臺,調動學生深度學習的積極性
深度學習是小學數學趣味化課堂的終極目標之一,而學生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要建立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上。所以,為了調動學生深度學習的積極性,為建設趣味化課堂做好準備,教師可以構建線上資源平臺,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內容難度遞進的學習資源,讓他們將數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線上資源結合起來,促使他們在資源的支持下深入探索數學概念的本質,由此,學生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深度學習,還能夠在深度學習中提升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著力于搭建線上數學資源平臺,讓學生能夠通過線上網盤、共享文件夾和官方網站等信息技術形式展開深度學習,促使他們在網絡資源和拓展資源的輔助下增強思維深度,并在圖片、故事、視頻等資源的影響下體會到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以此增強學習積極性。
3.3搭建線上活動平臺,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和結合是建設趣味化課堂的必要條件,只有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不斷提高,而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目標也有可能實現。所以,為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構建線上活動平臺,為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前提和空間場所,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展開高水平的實踐活動,以此提升其數學鉆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將建設趣味化和高度活躍的課堂模式作為目標,利用信息技術展開線上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平臺上了解活動任務、記錄活動實況、展開實時互動溝通,由此,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能夠明顯增強,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目標也能實現。
4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學習軟件,提升課堂互動性
4.1運用學習軟件布置作業,在互動中增強作業趣味性
師生、生生間的多元互動是趣味化課堂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只有師生和生生間展開多邊互動,趣味化的課堂才有可能建立起來。為了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和活躍度,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軟件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互動中體會作業的趣味性,以創新化的作業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將全部的耐心和精力都集中于課后作業中。為了激發出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作業布置形式和作業內容,引導學生在線上學習軟件中完成作業,以此提升數學課堂的互動性和活躍性。
4.2運用學習軟件開展評價,在互動中增強評價多元性
在建設趣味性課堂的過程中,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成為趣味化課堂的必備條件。因此,為了達成建設趣味課堂的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增強教學評價的多元性,利用學習軟件展開評價,為學生構建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生生互評和師生互評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機制。但是,在以往的數學評價機制中,教師是評價中的主體,他們的主觀意見成為了評價的主要內容,這不僅削弱了評價的公平性,而且違背了學生多元發展的目標,所以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都不強。對此,教師可以將多元性和互動性作為教學評價的原則,通過現代化的學習軟件制定評價計劃,讓學生在專門的評價板塊中利用畫圖、匿名留言等方式展開多元評價。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歸納和總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此,小學數學學科的互動性和多元性都能明顯增強。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而對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策略進行思考,就是為了探索順應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趨勢的教育對策,使得信息技術能夠成為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方式,為小學生創造現代化、高效化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黃桂林.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趣味課堂[J].知識窗(教師版),2021,(09):94.
[2]劉剛.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構建有效小學數學課堂[J].新課程,2021,(07):127.
[3]郝劍軍.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12):39-40.
[4]劉申勝.小學數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的思考[J].中國新通信,2020,22(10):202.
[5]徐松霞.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構建與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2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