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麗 余奕
摘要:小學數學是為小學生打基礎的學科,是小學生今后學習數理化的入門科目。在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對教師和學生均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難懂的數學變得簡單,減少教師的教學壓力;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以下對小學數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的思考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趣味課堂的思考
引言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依托于信息技術之上的多媒體、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已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最新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將信息技術靈活融入課堂教學,給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借助媒體技術,增強課堂趣味性
1.借助多媒體引入歷史與文化,拓寬學生視野。趣味性課堂不能僅僅局限于基礎知識的教學,也要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開拓視野。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進行考察時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對于數學歷史文化的了解不夠清晰,且數學教學的任務較為繁重,這就使教師將全部的重心都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卻沒有為學生講述數學學科的歷史文化知識,所以數學課堂不僅局限了小學生的視野,還失去了趣味性和活躍性。因此,為了完成建設趣味性課堂的目標,教師可以從基礎知識的角度出發,通過班級內的線上多媒體設備引進與其配套的歷史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解讀數學家生平故事、數學概念衍生過程等趣味化的資源素材中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發展進程,促使他們在體味數學知識趣味性的過程中不斷增加知識儲備,以此達到拓展小學生視野、增強課堂趣味性的目的[2]。2.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情境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建設數學趣味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在情境中感悟數學概念和公式的具體表現形式,讓他們在虛擬現實技術的輔助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能力,驅使他們在立體化和多維化的環境中展開學習。針對小學生興趣不足、趣味課堂建設進程緩慢的情況,教師可以結合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形象思維強的這一特點,創設虛擬現實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感知數學概念的外顯形式,幫助他們建立起“抽象化—具象化”一一對應的知識體系,促使他們在形象化事物的刺激下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自此,數學學科的趣味化課堂就能逐步構建起來。
二、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導圖
數學知識模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非常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將一課的知識點全部羅列在黑板上,這種教學模式不但欠缺科學性和條理性,也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理解壓力,進而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思維導圖是一種創新型數學教學模式,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還能消除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基于此,教師在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知識梳理功能,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為學生構建數學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和思辨能力,彰顯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建
小學數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主要以知識的演示為主,通過數字化的模型來為學生展示有趣、豐富的生活情境。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較弱,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較為簡單,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并沒有太高的要求。據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出發,結合信息技術反映數學思路,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就能將數學理解為生活的一部分,有效促進學習積極性,為數學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負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時從互聯網上尋找一些動畫片段,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片段時注意到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對人的影響及溫度計的變化,讓冬天零下的溫度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形成對負數的初步印象。接著,教師根據教材中的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負數的概念。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認知了解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含義,并能掌握相關的知識,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又譬如:在進行“分數”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分西瓜的故事進行教學:在視頻中,一家四口坐在客廳吃西瓜。這時,爸爸說:“爸爸和媽媽吃了西瓜的1/4,哥哥吃了西瓜的1/3,弟弟吃了西瓜的1/6。”哥哥說道:“為什么弟弟吃得比我多呢?”爸爸媽媽聽后,都笑了起來。在觀看視頻后,教師就視頻中哥哥的問題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哥哥覺得自己比弟弟吃到的西瓜少呢?”通過生活的例子引發學生的討論,吸引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結束語
基于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整合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做好學科和學情分析,結合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借助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并將其科學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將其與課前預習、喚醒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重難點等結合,真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彭濤.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讀寫算,2021(34):3-4.
[2]楊軍虎.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1(34):32-33.
[3]劉申勝.小學數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的思考[J].中國新通信,2020,2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