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輝
摘 要: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著重要影響,甚至會影響著小學生整個人生。小學生通過習作的學習,可以使自身的人文素養,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習作教學方法,已不再適應當前學生發展的需求。所以,為確保習作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培養出小學生熱愛寫作、主動寫作、良好的寫作習慣、掌握一定的寫法方法和表達技巧,就需要教師都能夠與時俱進地開展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版;習作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事物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地不斷地創新,這樣才能夠符合時代的發展,才能夠更加易于學生的接受。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傳統的習作教學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生的思維十分天馬行空、富有想象力。所以,為確保小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就應該充分調動出他們的想象力。然而,目前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習作中,尚存一定的問題,就需要找出這些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地改進。
一、根據文本進行仿寫
小學語文部編版所選用的文章,寓意深刻、文質兼美、小學生通過各類文章的學習,不僅能夠學習到各類的知識,還能夠學習到各類名家的寫作方法,有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1]。所以,語文教師在習作課堂上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精彩的部分進行賞析,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文章鑒賞能力與寫作水平。例如,當學習《匆匆》時,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是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描寫賦予時間生命,并表達出時間是怎樣在我們身邊匆匆流逝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學習到節約時間等知識。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中優美的語句,并對其精彩部分進行品讀。然后,學習作者在寫作中運用的各種表達方式,進行仿寫。例如,找出一個擬人句讓學生進行仿寫一段與時間有關的話。學生在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還能夠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并將自身的實際生活與寫作相結合,一舉多得。通過仿寫的訓練,既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這篇文章的深刻內涵,還能夠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根據文本進行續寫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很多文章都會存在留白,這些留白或者是文章的布局安排,或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于此。采用留白的方式,可以使讀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所以,教師也應該發揮出文章留白的最大作用,為學生提供寫作訓練的空間,旨在為最大程度地調動出學生的想象力,利用現有的知識對文章進行補充與習作訓練,使他們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2]。例如,在學習《父愛之舟》時,作者在結尾處就進行了留白。作者在文章結尾處的省略號,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情。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可以讓學生對省略的內容進行合理想象。在學生想象之前,教師也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原文中刪減掉的內容。例如,作者的父親想讓他做一個教員,然后他聽從父親的建議考取了無錫師范,但是由于作者后來喜歡上了美術,所以就不顧父親的勸誡轉身投入到美術領域。作者的這種選擇與父親對他的期盼相悖,所以作者對父親滿懷歉意。但是作者喜歡上美術與父親為他創作的萬花筒不無關系,所以父愛不僅僅應該是細心呵護孩子的成長,更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通過這種對原本刪掉內容的介紹,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留白的意義,并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續寫。
三、根據創設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少,這就導致他們在進行寫作時,總會覺得無事可寫,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3]。實際上很多細小的事情,都能夠寫成一篇優秀的作文,這就需要小學生擁有一雙擅于觀察的眼睛,所以教師應培養學生出觀察的能力。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入手,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為學生營造出一個他們所熟悉的環境,能夠激起小學生對生活中所經歷的事進行聯想和想象,這樣就能夠為他們積累出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例如,在開展“國寶大熊貓”習作訓練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大熊貓睡覺,生活等方面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激發他們的聯想。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與大熊貓有關的知識,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熊貓,從而開展更加豐富的想象。例如,大熊貓們之間的故事,小學生自己和大熊貓之間的故事等。又如,在訓練“家鄉風俗”時,很多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會讓學生對家鄉的風俗進行簡單地介紹,這種方法固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可以通過情境設計來完成,這樣就能夠使他們更好地體驗出自己家鄉的習俗。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家鄉的習俗缺乏必要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他們營造出各種習俗情境,帶給小學生沉浸式的課堂體驗。因為小學生對家鄉的習俗都親身經歷過,也具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教師為他們創設情況,更能夠使他們感同身受。簡而言之,教師在創作情境時,一定要選擇學生熟悉的情境,這樣才能夠使他們更好地沉浸在這種情境中。通過相關教學研究的發現,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和視頻來創設情境,更能夠得到學生的響應,激發出他們的想象力,使他們更加高效地完成習作。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習作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有助于語文成績的提升,更為學生后續的各科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實際課堂上應該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并時刻踐行知行合一的思想,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上述通過根據文本進行仿寫、根據文本進行續寫、根據創設情境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等方法開展習作教學。然而,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為確保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夠得到提升,教師就應該因材施教,采用適合學生所接受的授課方式,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姚婷.管窺部編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0(28):59-60.
[2]周昌華.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策略探討——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太陽》一課為例[J].新作文,2021(33):19-20.
[3]馮玲玲.基于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