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安娜
摘 要: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滲透之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需要關注到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議題式教學方法被合理化運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活動之中,并且在教學結合之下,學生能夠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展現主體性地位,強化了學生學科素養發展進程。本文分析研究議題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滲透的方法,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朝著可持續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議題式教學方法是新課改教育理念中所產生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主要通過議題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根據議題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此調動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與探究的方式,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并強化了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水平。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議題式教學模式通常是以生活素材為基本內容開展相關議題,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之時,可以借助議題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在選擇與生活實際內容更為貼切貼近的議題內容之中,應展現時代代表性的元素,讓學生在參與議題設計之時,凸顯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而教師則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議題情境,在情境之中提出針對性的議題問題,引導整個課堂教學走向,引導整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走向,而教師既要保證一題(議題)問題,來源于一體情境之中。(,)又需要確保議題問題符合生活規律,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深入探究和探索之中真正挖掘出議題問題的內在價值,將議題與教學知識充分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能夠更快速的掌握所學習到的基本性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在為學生設計《自由平等的真諦》教學議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以下情境。(:)校園霸凌事件成為近年來大眾關注的話題,某地初中生將幾人合伙霸凌一名同學的視頻發放到網絡上,對于這樣的事件大家怎么看?在我們校園環境中是否存在類似的事件?如果發生在我們周圍我們要(可以)怎么做?通過這樣的議題情境與議題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分析討論。
二、精選教學議題,明確教學任務
在議題式教學設計過程中,議題的選擇尤為重要,其中應包括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整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指導思路,對于學生能夠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選擇議題內容過程中,應根據教學主題的變化進行相應靈活性的選擇,并通過引導學生圍繞議題開展討論的方式,使得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選擇議題以后,應該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在歸納和整合,這樣才能夠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中,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當然,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議題選擇過程中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首先,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以教材內容為核心進行議題的選擇,使得學生能夠更合理的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知識,并學會如何真正運用所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點;其次,道德與法治教師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來進行時事熱點內容的選擇,這樣引導學生在分析之時,能夠將所學習的內容合理融入到熱點之中,有意識的進行知識的綜合運用;最后,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有緊密相連的內容,這樣學生在熟悉的領域之中能夠開展積極的探索,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生活性特征的理解。
比如,在圍繞法治展開相應的教學,首先明確讓學生認識法治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等教學目標,之后引入違章建筑等實際案例材料為學生分析法治的意義,引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社會管理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法治對社會帶來的好處,法治保障著人們在不同領域依法享有的權力(權利),認識到法治對維護社會穩定和正義的意義(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起法治意識,讓學生在問題的探討中學會使用法治(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增強學生對法治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三、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擴展課外知識
道德與法治教學本身在運用議題式教學方法之中(當中),應突破以往課本的局限性,注重課外資源的拓展和延伸,議題式教學為課外知識拓展提供了機會。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之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盡可能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日常的教學資源,并在議題教學設計之中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展更豐富的課外知識,從而逐漸加深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在開拓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社會現象和傳統文化,為后期學生課程深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比如,在圍繞改革開放展開探索,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初中學生雖然對外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認知,但改革開放(之初)對學生而言較為久遠,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進行知識擴展,通過信息技術,以視頻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之前和改革開放之后的情境,通過鮮明的對比幫助學生了解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事件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總之,議題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滲透,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能夠在教學設計和優化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保證初中道德法治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議題式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開展知識探究和探索之中發揮的巨大價值,有利于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雪春.議題式教學簡論[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蔡軍.議題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新嘗試的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85-88.
[3]沈雪春.議題式教學的四種“議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