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幻
摘 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的途徑不只可以通過課本中的文字來汲取知識,學習知識的方法很多種。比如通過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的學科,語文可以與其他的學科相互關聯,同時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只有學好語文,才能將不清晰的思想轉變為清晰有條理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與人交流,進行交際。初中語文學科的知識涵蓋范圍非常的廣,涵蓋了聽、說、讀、寫、背這五項基本技能,而學習的內容又是有語法學習、名著閱讀、習作、現代文閱讀、文言文等,既有現代知識,又有古代知識。所以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進行討論。
關鍵詞:滲透;傳統文化;習俗;教育;初中語文;民族自豪感
引言
傳統文化是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源遠流的文化精髓。從傳統文化中,可以窺見古時候的人類的發展史,可以窺見文化發展的跡象,以及尋找到一些故事流傳的源頭。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先輩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需要學生不斷地去學習。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了解到更多的中華文化發展史,在其過程中,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高尚的品德。但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沒有切實地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培養出具有高尚情操和思想素質的學生,所以解決這些問題是教師急不可待的任務。
1、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處處都可以見到傳統文化的影子,只是如果不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是不會感受到其魅力的。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語文中的文學,更全面地了解文學作品,來增加閱讀素養,拓寬閱讀面,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發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的重任,為了更好的發展與學習,增加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為了讓學生看到剪紙、建筑、花卉、繪畫等各個領域中的傳統文化,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是學生的重要任務。
2、探索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2.1立足課本,發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
為了進行更加高效、更加科學地教學,才會出現語文課本,以課本為基礎,教師教學時進行對知識的擴充,大都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立足語文教材,研究教材,發掘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然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增加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師要合理地運用語文課本,利用傳統文化,更加詳細的剖析課本內容,傳授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課《岳陽樓記》的教學中,在本篇文言文的學習中學生需要理解作者的政治抱負和志趣理想。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普及范仲淹的生平事跡和岳陽樓的歷史,以及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創作的岳陽樓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還能更加快速地理解和學習本篇文章。
2.2鼓勵交流討論,更深入地發掘傳統文化內涵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挖掘傳統文化的表面內容,要更深入地發掘其中的內涵,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才能走進歷史,感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相關知識。在討論交流后,就所討論的主題,結合現實與歷史,寫一篇小作文。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四課魯迅的《故鄉》的教學中,魯迅是初中課本中經常出現的一位作家,故鄉是一篇小說題材。在閱讀完本篇小說后,教師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心得體會,并思考文章中的環境描寫。發掘魯迅先生家長浙江的文化,深入地思考故鄉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然后教師讓學生以故鄉為題,結合現實與傳統文化元素,寫一篇小作文。
2.3開展古詩詞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情懷
因為每節課的課堂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而是將教學向校園外和生活中無限拓展和延伸。讓學生換一個環境學習,或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學生在放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啟發。比如,教室中在講解文言文部分時,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相關的經典名著,或者書籍,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文化知識,以增長見識。也可以利用古詩詞活動,對唐詩宋詞進行更深入地研究剖析,學習古詩詞背后的故事,了解每個古詩詞的創作背景,并且學會鑒賞。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詩詞三首》以及課外古詩詞誦讀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篇古詩詞,要求學生在課下時間,了解相關的背景、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繪制出一幅古今結合的畫作。或者選擇一位作者,進行古詩詞競賽,以這些活動來拉近古詩詞與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文化情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之下,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不要被動地去記憶學習,要主動去探究,進而增加民族認同感,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
參考文獻
[1]劉春蓮.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12):121-123.
[2]桑英華.淺析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詩文教學為例[J].知識文庫,2022(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