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晨
摘 要:近年來,國內進入深度教育制度改革,物理教學在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也面臨著諸多難題。物理比較難理解,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普遍興趣不高,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明顯提高。此外,學生本身和教育體制大環境也需要具體改善,尤其是新課標教學內容中,融入了很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物理教師要以教學理念為依托,優化改良傳統單調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不以學科壓力為前提,主動積極感受物理學科的內涵和魅力。本文將分析目前物理教學中的不足,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旨在促進物理教育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物理;物理教學;問題;對策
在整個生涯中,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容易厭倦,厭倦心理一經形成,并且長期得不到改善的話,容易使學生對物理學科更加畏懼,后果將不堪設想。很多調查數據表明,大型的國際物理獎項,獲得者以外國人居多,中國獲獎者少之又少。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各行業不重視物理學科,學校教育中也缺乏對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和引導,單一枯燥的物理概念的學習,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認清物理教育中的短板和不足,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1]。本文從物理學科的全局出發,深入探索了物理學習中的關鍵因素,期望能在教學質量方面給老師及學生一些幫助。
1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脫離現實生活和時代發展
物理知識其實是人們日常生活及常識的總結,通過物理知識,人們可以很輕松的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正在發生的事情,而目前物理課堂教學中常常閉門造車,脫離生活實際,只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這導致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缺乏興趣,只是單純為了考試而學習,不利于物理學科的長遠發展。
1.2實驗教學需要改進,學生動手能力差
原始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步驟一般都是課堂上分析講解物理內容及知識,課下以練習習題進行輔助學習,這種枯燥的知識學習造成學生對物理學科內容沒有深入理解,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物理學科。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實驗和生活案例,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講解[2]。發明創造總的來說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如我們常用的電話、電視、電燈,都是在不斷的實驗失敗中總結出的成果,最終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因此,科學要結合實踐,物理學科更要以實驗和生活為基礎,才能真正領會其知識的內涵。
1.3忽視科學思維方式培養,缺少人文教育
目前,國內教育制度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為了獲取高分,就會不斷的加強練習,教師也因此忽略學生的個性差異,以絕對的分數成績將學生劃為合格或不合格,這是不妥當的[3]。新課改后,其新形式的教育理念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新課改強調以人文教育為基礎,注重學生思維邏輯的培養和引導,將學科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物理。
1.4缺少科學思維方式的熏陶
具體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思維意識的引導,年輕的物理教師因為資歷尚淺,沒有足夠多的經驗和歷練,因此無法具體而豐滿的向學生闡述物理知識,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耽誤其思維能力的形成,因此年輕教師要狠抓專業素養,以科學的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高[4]。
2對物理教學中問題的一些建議
當前,物理教學的核心,就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模式,以下是具體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2.1貼近生活,創造物理情景
原始物理教學不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只能在課程上接受枯燥無味的知識的灌輸,盲目套用物理公式而不解其中內涵。現階段,教育要創新教學導入方法,以生活實際為基礎,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深入。
2.2注重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原始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物理實驗缺乏親身體驗,只是從書本看,聽老師說,很難深入理解。現階段,物理教學要打破傳統壁壘,以學生的親身實踐為主,加強學生對實驗及其原理的認知,并在實驗中具體分工,讓學生作為參與者感受實驗,以先進技術和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的進步。
2.3滲透人文教育
物理教學是從理論出發,將其發展歷程、現象和規律逐一展現出來,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是大量經驗的疊加[5]。每個物理知識的形成都是特殊的,因此要關注這些形成環節。
2.4注重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物理是引導人們認知的學科,也是促進人們思維活躍的平臺。社會與科學的發展相輔相成,新穎的思維更是科學進步的關鍵。是一個人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其思維成長和建立的核心階段,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學習。
2.5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使物理課堂更加生動
科學技術的運用使物理課堂的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其中廣泛應用的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物理學習具體化,并通過視頻圖片等教學手段,模擬出類似的模型數據,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生動,也因此學習了解了更多更深刻的物理知識。
結語
總而言之,物理教學要想獲得良好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遵循新課標教育理念,優化改良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鍛煉師生雙方的能力,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一直以來,物理學科都以其復雜多變的內容、嚴謹邏輯的思維及大量反復的運算區別與其他學科,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要不斷更正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難點,以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韓震之.新形勢下物理教育教學相關問題探索[J].科普童話,2020(11):6.
[2]何海軍.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育中的實踐[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06):21-22.
[3]屈虎生.新課改下物理教育教學的相關問題分析[J].高考,2018(15):125.
[4]劉洪雨,馬境涓.新形勢下物理教育教學相關問題研究[J].才智,2018(14):25.
[5]林浩.淺議物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建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