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鄧

關鍵詞: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診斷;超聲波
【中圖分類號】 ?R711.7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為了分析臨床通過超聲波對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病人進行診斷的效果,本文對我院接收的82例輸卵管異位妊娠病人均實施了陰道和腹部超聲波檢查的研究,并將其和手術病理診斷的結果進行了對比,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82例輸卵管異位妊娠病人當做研究對象,對所有病人均實施超聲波檢查。所有病人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為(30.34±5.67)歲。全部病人一般病例信息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通過檢測血β-HCG均高于5mIU/ml,通過尿妊娠檢測,結果呈弱陽性或者陽性者;(2)所有病人均遵循自愿原則,經詳細了解后均簽署相關文件并參與研究,審批通過;(3)存在腹痛、陰道少量出血、以及停經等表現癥狀。
排除標準:(1)重要器官受損嚴重者;(2)精神意識障礙,交流不暢。
1.2方法
對所有病人均實施陰道和腹部超聲波檢查,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實施檢查。檢查前,指導病人多喝水,讓膀胱能保持在充盈的狀態。檢查時,讓病人呈仰臥位,然后在病人的腹部涂上少量的耦合劑,對探頭的頻率進行合理的設置,一般為3.5MHz。對病人的子宮附件區、以及子宮等相關位置進行掃查。在進行陰道超聲檢查前,讓病人將尿排空。檢查時,讓病人呈截石位,將探頭頻率設置在7-8MHz,并將適量的耦合劑涂抹在探頭上,然后套上避孕套,將探頭放置進陰道內穹隆處進行掃查[1]。
1.3觀察指標
分析超聲波檢查結果,并比較手術病理診斷和超聲波檢查的診斷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全部以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取t檢驗方式: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超聲波檢查結果
經超聲波檢查,所有病人的孕囊性子宮較大或者正常,其中有20例病人的卵巢和子宮之間存在孕囊樣無回聲,且不存在盆腔積液,有10例病人存在強回聲環,13例病人存在合并宮內假孕囊回聲,有11例病人存在血流環繞,有40例病人出現混合回聲包塊,有37例病人存在盆腔、腹腔積液。
2.2比較手術病理診斷和超聲波檢查的診斷結果
由表1數據可知,手術病理診斷和超聲波檢查的確診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波檢查的誤漏診率為3.66%。
3.討論
現階段,隨著人們對抗生素的濫用、對宮內節育器的大量使用,加上環境以及工作等因素,導致現代女性在近年來發生輸卵管異位妊娠情況一直在逐年上漲,使得女性群體的生活質量以及身心健康收到了極大的影響[2]。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異位妊娠就是輸卵管妊娠,此癥狀指的是受精卵在輸卵管著床并開始發育生長,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壺腹部妊娠,其次就是間質部位、傘部、以及峽部等位置,有著高達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死亡率[3]。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的主要表現癥狀包括下腹撕裂感疼痛,并會使全腹受到波及,同時還會伴隨著陰道不規則流血、以及停經等癥狀,而大部分病人會存在原發或者繼發的不孕史。若是對此類疾病沒有及時的發現和治療,隨著孕囊的持續生長,就會造成病人的輸卵管出現破裂的情況,從而就會引發大出血、或者急性腹痛等情況,嚴重時還會使病人出現休克的癥狀,使病人的生命安全遭受威脅。因此,對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的病人進行準確的診斷,這對挽救病人的生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超聲波檢查,所有病人的孕囊性子宮較大或者正常,其中有20例病人的卵巢和子宮之間存在孕囊樣無回聲,且不存在盆腔積液,有10例病人存在強回聲環,13例病人存在合并宮內假孕囊回聲,有11例病人存在血流環繞,有40例病人出現混合回聲包塊,有37例病人存在盆腔、腹腔積液。手術病理診斷和超聲波檢查的確診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波檢查的誤漏診率為3.66%。由此可說明超聲波檢查能在輸卵管內精確觀察病人的胚芽以及妊娠囊等情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確定。至于出現誤漏診,則可能是由于距離因素而導致超聲沒有被充分傳導所造成的。所以,還是需要聯合實驗室病理檢查進行診斷,從而才能提升診斷輸卵管異位妊娠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對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病人應用超聲波檢查后,對疾病有著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且誤診和漏診的情況較少,從而就能對疾病早發現和早治療,使病人的身體健康得到了保障,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艾迪,楊昊睿. 超聲波在診斷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的臨床應用分析[J]. 黑龍江中醫藥,2021,50(2):54-55.
[2]晏寧. 超聲波在診斷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45.
[3]曹震華. 超聲波在診斷早期輸卵管異位妊娠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