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煒昊 王鳳華
關鍵詞:模塊化設計;美容儀;設計方法
1 模塊化設計綜述
模塊化設計,就是把產品按照功能屬性劃分為不同功能模塊,將具有同一功能的組件設計為具備不同功能或不同特性,但能交替使用的組件。在更好地滿足需求的同時,實現產品的循環使用,達到節省物料和降低能耗,減少環境的污染。功能模塊則是指在產品設計中具備相同功能和組合要求,但特性、尺寸或構造不同而能交換的功能單元。由模塊所組成的設計體系叫做模塊系統,又稱功能組合體系。產品的模塊化體系主要由職能模塊與非功能模塊構成,職能模塊中又分為基本職能模塊、輔助主要功能模塊、特殊職能模塊和適配主要功能模塊等。
2 美容儀的設計模式
對于美容儀設計,如果要融入模塊化設計,需要探討目前美容儀設計的模式。目前,美容儀產品設計有OEM(OriginalEquipment Manufacturer)、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三種形式。
2.1 ODM 的設計模式
ODM 意思為 “原始設計制造商”,是指某公司根據其他公司的規范設計加工同一類商品。某工廠設計出新款電子產品后,在某種情形下或許會被其他一些牌子的廠家看中,需要配上后者的牌子來進行制造,亦或是稍稍改變設計來制造[1]。ODM 模式的優勢是可以有效減少產品開發的時間。ODM 是根據市場需求和公司產品狀況,在樣品生產完成后,再由主管部門進行封樣,然后由代工制造廠經營自己的品牌。
2.2 OBM 的設計模式
OBM 產品需要有健全的市場營銷網絡作為保障,渠道建設的花費較大,所耗費的精力也遠遠比OEM 和ODM 要高,并且也常會和自己的OEM 與ODM 客戶之間產生矛盾[2]。一般為了維護顧客的最大權益,代工廠很少使用OBM 的設計模式。通俗地說,甲方看中乙方產品的質量,由乙方進行加工生產,但使用甲方的產品標識,甲方稱之為OEM ;甲方自備設計和技術,由乙方負責制造加工,稱之為ODM。這種情況乙方只負責完成制造和加工委托方的產品,而后加以委托方的商標。
2.3 OEM 的設計模式
OEM 也可縮寫為“代工生產”或“貼牌生產”,主要是指依照客戶設計來制造的樣品。原始設備制造商因客戶需要而對企業現有產品做了局部修改的加工,不包括機器構造、電路構成、軟件功能等所做的重大改變,并需要把新產品重新制造成為客戶的品牌,均屬于OEM 的范圍[3]。這種產品設計方法是目前出口產品的主要設計方法。客戶提交的設計圖紙可能不完整、不充分,但必須在手工樣品制造過程中,通過與產品受托人溝通確認現有的技術問題和客戶意見,加以持續改進和完善。
OEM 設計是指客戶負責完成設計圖紙樣本,制造商基本保持原有樣本的設計或在與客戶溝通交流過程中,通過持續改進和完善原有方案加工出創新的樣品。樣品試制完成之后,由客戶對試樣的表面瑕疵、顏色、色差、配合間隙、形狀、結構適用性、加工性能、表面裝飾、噴涂品質等進行產品封樣。封樣通過后,進入磨外試樣制造工藝階段,并對外形、構造、功能、安全、可靠性等與銷往國家相關的技術標準,滿足性能試驗和品質分析改進,以保證產品質量并滿足顧客需求[4]。
3 美容儀模塊化設計意義
在ODM、OBM 和OEM 三種設計生產模式中,其中OEM 應用最廣。OEM 的優點是可以使產品設計迅速推出,因此大幅節省了設計方案形成的時間。但也存在缺點,如果一旦更改其制造的產品系列則需要更新模具,這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5]。醫美產品用OEM 方法設計生產的產品也不免缺乏創新性,導致醫美產品存在大同小異的現象。非但推動不了產業的更新換代,還導致了資源整合的不合理甚至浪費。因此,需要美容儀與模塊化產品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整合資源。
3.1 理論意義
目前,對于醫療美容產品模塊化設計方面的研究,可檢索到的文獻較少。基于模塊化醫療美容產品設計的研究,從理論上,給這一領域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可探討的空間。
在模塊化理念下,醫療美容產品設計理論構建了新的框架。整理規范相關模糊不清的概念,補充發展醫療美容產品設計的方向及模塊化理念的沿用方式。
3.2 實際意義
從美容儀設計項目調研可發現,美容儀設備的使用很復雜,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不同類型的主機手柄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美容項目,需要經常更換不同的設備,非常麻煩和不便。
基于模塊化方法,賦予美容儀設計實踐新的思路,可以通過一個更加合理的方式來組合一個或多個美容部件,其應用價值在于其可以減少專業人員的使用時間并提高行業效率。同時,大大減少了相關產品的過度開發和功能浪費,通過資源整合改善產品本身,提高產品質量。
4 美容儀的模塊化設計方法
美容儀的模塊化設計需要對美容儀整個產品的功能進行分解,將更大或復雜的任務分解或拆分為更簡單的組成模塊部分,從而可以從這些部分構建(重組)原始的主要功能。將復雜功能分解為更簡單的子功能,用于分解復雜的功能并對其進行管理。因此,根據需求實現合理的模塊化設計需要運用功能分解法。
功能分解法是實現功能分解的方法,包括:(1) 用戶需求獲取;(2) 確定功能;(3) 功能分解;(4) 功能模塊劃分;(5) 功能模塊劃分的評價及調整等過程。首先陳述功能意圖,確定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分解功能模塊,劃分功能模塊的層次,逐層驗證功能,并進行檢查,直到獲得滿意的功能模塊方案。
4.1 美容儀的用戶需求獲取
想要獲取美容儀用戶的需求,首先要明確美容儀用戶的需要、發現美容儀用戶需求的必要性,以及用戶對美容儀產品的認知情況。基于模塊化設計的美容儀用戶,其需求獲取的主要方法是調查國內比較成熟的美容儀市場,獲取美容儀用戶的原始需求信息,再對相關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獲得確實可靠的美容儀調查數據。
以此為基礎,運用統計學方法匯總美容儀調查的數據,再提交完成美容儀的用戶需求報告。
4.2 確定功能
首先根據美容儀用戶需求報告,將用戶視角的美容儀功能需求轉化為設計者視角的美容儀功能需求。在明確美容儀設計任務的前提下,針對美容儀的總設計目標,進行美容儀的功能分析。
4.3 功能分解
構建美容儀功能的不同層級關系,繪制功能結構圖,通過呈現系統功能的分功能、子功能及其順序關系,明確功能之間的物質接口,支持模塊的劃分。
4.4 功能模塊劃分
美容儀功能模塊的劃分應在美容儀功能和結構方面保持美容儀模塊適度的獨立與完整;美容儀模塊間的接口元件應該容易接合和分離,美容儀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關聯度宜盡量小,即弱耦合,美容儀模塊內部各組成部分間宜存在較強耦合。子功能之間是相互聯系,將關系密切的子功能合并為一個模塊,簡化了美容儀設計時模塊的組合過程,可以提高模塊的獨立性。如果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則應將子功能作為單獨的模塊進行處理:(1) 具有通用性,即產品系列中提供的所有子功能;(2) 具有單獨制造性,即子功能被視為單獨的模塊或具有特殊的模塊進行加工;(3) 易于組裝,可以將子功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組裝;(4) 易于使用,即子功能可以作為單獨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5) 易于維修,即子功能作為單獨的模塊進行修復;(6) 易于回收,即子功能載體材料具有污染性或可回收性。
4.5 功能模塊劃分的評價及調整
美容儀功能模塊劃分后,應該對劃分的方案進行評價。當最終的評價指標沒達到要求時,則說明美容儀功能模塊的劃分為不符合要求。調整的方法一般分為二種:一是重新運算美容儀產品的相關矩陣;二是利用美容儀設計者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對美容儀功能模塊劃分結果進行適當地改進。再次評估和調整,以取得合理的美容儀功能模塊劃分方案[6]。
5 美容儀產品的模塊化設計分析
醫美系列產品類型很多,而且單系列的商品又因滿足各種需求、要求而有不同的尺寸。但是由于美容儀在消費對象比較特殊的同時又具有多個共性要求,從而決定了美容儀產品構造與功效的基本特點及其共性。因此,構建美容儀產品模塊化體系具有可行性。
5.1 美容儀產品的功能模塊
根據功能模塊分類原則,可以形成美容儀的模塊化體系。按照美容儀產品系列中主要功能部分的屬性,將其分為職能模塊與非功能模塊。
職能模塊,即美容儀產品所固有的功能模塊,是美容儀產品組成的關鍵。美容儀產品的職能模塊包括基本職能模塊、輔助主功能模塊、特殊職能模塊和適配主要功能模塊等,其中美容儀產品基本模塊組件和專用特殊模塊非模塊化則是較為重要的部分。
將美容儀產品基本模塊組件和特殊模塊非模塊化結合,可以保障功能與功能之間的合理性。
非功能模塊,則是指用戶專屬職能模塊及其他,用戶需求不同,其功能也不相同。
使用者能夠在特定環境中,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將美容儀的功能模塊實現重構,達到功能的轉換、重組或連續應用,或者選擇與相應功能模塊對應的功能配件使產品實現功能延伸。
在美容儀中,手柄功能模塊是美容儀進行工作的主體,手柄固定件、槍頭和耗材瓶的組合共同構成了美容儀手柄的功能模塊單元,協作完成功能操作,其主體更換位置和結構基本不變。手柄功能模塊單元是美容儀產品的基本功能模塊。手柄、槍頭和耗材瓶是手柄功能模塊單元的子模塊,是一個基本的模塊劃分系統。因此,手柄功能模塊單元設計是實現美容儀產品功能及其產品差異化的關鍵環節。
5.2 美容儀產品的結構模塊
美容儀產品包括超聲導入、光子嫩膚、高周波電療等結構模塊。架支撐車體及負重,支撐框架的構造是判斷構架整機穩定性與安全性是否符合標準的關鍵。因此,支撐構架模塊單元是美容儀系列產品的基本結構模塊單元。
美容儀支撐構架主要負責搭載驅動功能的主機部分,不同型號的醫美產品支撐部位構造基本一致,支撐框架和主機部分是支撐構架模塊單元的子模塊。通過模塊化設計的美容儀系列產品可以進行結構調整,手柄通過更換不同的槍頭和耗材瓶,既可以滿足不同的工作項目,同時也可以選擇攜帶方便的模塊組合。
模塊化設計使美容儀系列產品不限于同一個系列。通用型的手柄、槍頭與耗材瓶接口設計,可使不同系列的美容儀模塊實現有效連接,將其變換為適用于美白、潔面等不同類型產品的基本框架,之后再通過選用不同的適應功能與輔助模塊進行轉換與裝配,從而完成部分的適應功能與輔助功能(如圖1)。
6 美容儀產品的模塊化設計實踐
在模塊化分類中,模塊的選擇和組合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滿意度。模塊化分類強調用戶參與設計,主要依靠前期對用戶需求的調查和統計。設計師首先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分析美容儀器的功能,然后從建立的模塊體系中選擇相應的模塊,組合成滿足相應功能的美容儀器產品。
6.1 用戶分析
美容儀產品的用戶包括美容者和美容儀操作者。
根據美容用戶的需求,美容儀產品分為美白、嫩膚、祛斑、去皺、脫毛等不同系列。根據不同功能需要設計相應的搭配槍頭、耗材瓶。
美容主要用戶人群為女性,因此手柄模塊的造型設計需突出女性的需求,采用曲線形設計,呈現出流暢而婉約的視覺效果。
美容儀操作者需要主機支架,起到供電和支撐作用。手柄需要根據不同手部的尺寸設計手柄固定模塊,保證手柄模塊的通用性。
6.2 設計方案
主機和支架如圖2 所示 。
手柄固定模塊核心部件整體采用曲線造型,操作開關可收入手柄主體內部。圖3 手柄功能模塊分解圖,包括槍頭模塊分解圖、手柄模塊分解圖、材料瓶三部分。槍頭模塊分別設計了美白系列、嫩膚系列、祛斑系列功能模塊,是可以與手柄固定模塊部件組合的三種不同的槍頭模塊。手柄固定模塊核心部件后部內側設計了螺紋結構,通過螺紋旋鈕方式,可安裝更換耗材。
通過分解組合三種不同槍頭相互更換,后方通過螺紋旋鈕,更換耗材,可做到一機多用,組合多種不同功能的美容儀器,滿足美容用戶的需求。
這個設計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要,在特定功能部件間進行轉換后再與其他模塊互相結合時,便可完成其他的產品功能,從而形成能夠完成不同功能的美容儀手柄功能模塊。
7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美容儀進行模塊化設計研究,總結了美容儀的模塊化設計方式,從而進行創新的研發,因此側重功能分析的模塊化產品設計方式具有可行性。以功能分解方式實現模塊化設計的產品,不僅沒有缺少傳統設計產品的美白系列、嫩膚系列、祛斑系列等功能,反而會更加優化各項產品設計的環節。最關鍵是做到了功能部分的合理和循環利用,以用戶需求的美容儀產品的模塊化設計應用為著眼點,總結出系統性模塊化設計方法。并對其框架模型進行了構建,最后對具體方法的實施步驟進行了詳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