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倫
摘 要:思維品質指的是人們在思考過程中表現出的特點和差異,主要包含思維的獨立性、靈活性、廣闊性、批判性和邏輯性等多方面品質。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對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本文便立足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探討了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旨在拋磚引玉,為廣大英語教育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7-0169-04
An Explor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SUN Yalun (Peibe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that people show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mainly including the independence, flexibility, broadness, criticality and logic of thinking and many other qualities.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carrying out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educato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inking quality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之一,學生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和鍛煉思維,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當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忽視了對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也導致許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容易產生懈怠和消極心理,閱讀質量較差,教學效率較低。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應針對上述問題做出積極改變,運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其思維品質的發展。
1.創設趣味情境,激活閱讀思維
小學英語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便是情境教學法,它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或目標,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帶有情緒色彩的生動情景,以喚醒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其融入知識學習中。教育學者認為,知識只有在與其相匹配的生產和應用情境中,才能產生相應的意義,絕不能孤立知識所處的環境,故而學習知識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處于學習情境中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要為學生創設大量趣味化和系統化的閱讀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給予單詞和語句生命力,而學生也能通過情境激發閱讀興趣,鍛煉與提高閱讀能力,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創設趣味游戲情境,打好閱讀基礎
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創設個體化和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以個體化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習動力,鍛煉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促進思維發展,為閱讀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們閱讀有關“有趣的城市”的例文后,可以此為題,組織學生們來玩閱讀趣味接龍游戲,并制定如下規則:“每個學生都需用英語說出自己喜歡的國家,并且說一說理由,如果說不出來或說錯句式,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這個有趣的游戲迅速得到了全班學生的贊同,很快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有學生說:“I love Holland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windmills!”有學生說:“I like Japan! because the cherry blossoms are beautiful and there are many hot springs!”有學生說:“I like China! because we have lovely pandas and many cultural sites!”等。學生們在游戲接龍中玩得很開心,雖然也有學生因為一時沒想好而受到表演才藝的懲罰,但就總體教學效果來說十分顯著,班級學習氛圍高漲,學習熱情空前旺盛,同時學生們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鍛煉。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要充分摸索和觀察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和思維特點,利用其愛玩游戲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編創一些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在游戲情節中融入英語知識,以此創設趣味化的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鍛煉與提升其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游戲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塑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建立英語閱讀的信心,為正式的閱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創設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時,要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學生熟悉的貼近生活實際的趣味化教學情境,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拉近閱讀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積極觀察學生們的生活經歷,充分挖掘與利用生活資源,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貼合實際的閱讀情境,一來可以豐富學生們的生活常識,二來可以激活學生們的閱讀思維,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上冊《Our animal friends》這一課中,教師在上課時,可提前準備與課題相應的圖文繪本,繪本中講述了許多動物的習慣,在學生們翻閱過后,對于繪本的感受和體驗都很豐富,他們其中有人喜歡老虎,有人喜歡小鳥等,教師便可以此為引子,創設有趣的閱讀情境,提出如下問題:“If you had a farm, what animals would you like to keep?”有的學生說:“I want to keep a horse, because horses can run fast and are strong.”有的學生則說:“I want to raise a rabbit, because rabbits are very cute and fluffy.”等。隨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們的發言也越來越主動,其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和提升。
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充分運用教材內容,創設趣味化和生活化的閱讀情境,鼓勵學生們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激發思維活力,大膽地發言與表達,這不但可以提升口語能力,更能夠鍛煉與提升思維邏輯能力,有助于學生后續的閱讀能力發展。
2.結合圖文輔助閱讀,培養創新思維
(1)插圖排序,培養思維能力
高年級的小學英語文章的故事語篇普遍較長,而且新單詞較多,如果讓學生一味地通篇閱讀,很容易遇到閱讀障礙和困難,從而產生厭倦心理,閱讀效率普遍較低。為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可以靈活利用文章中的插圖展開閱讀學習,通過指導學生結合插圖與文章內容,基本掌握故事梗概,為學生的后續閱讀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上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一課中,這篇課文中主要講述了一個金發姑娘趁著小熊一家出門,私自進入其家中大吃大喝后,又未經允許睡了他們的床的故事,教師在帶著學生通讀一遍課本后,可將課文中的插圖順序打亂,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略讀理解的課文內容排序,并簡單描述一下這些插圖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如教師提問:“What's the story?”有學生回答:“The story of a girl with no manners who enters other people's homes and uses other people's belongings without their consent!”教師繼續提問:“What kind of person is this girl?”“selfishness!”“No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There is no rule!”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較弱,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要靈活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這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閱讀內容,更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邏輯嚴謹的閱讀思維,有利于后續的閱讀發展。
(2)補全文章,提升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普遍缺乏較強的邏輯性,很容易發生漏讀或錯讀等問題,導致無法掌握與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要義,多因其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所致。故而,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為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文章內容,可采用看圖補話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即將文章中的一些單詞隱去,以圖片作為引導,鼓勵學生聯系圖片補完文章。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下冊《Cinderella》這一課中,教師可先放出灰姑娘的幾張插圖,讓學生根據插圖找出被隱去的單詞內容,如教師將“Cinderella(灰姑娘,主角)、stepmother(繼母,反派)、Two sisters(兩個姐姐,反派)、仙女(fairy)、王子(prince)、水晶鞋(Glass slipper)、南瓜馬車(Pumpkin carriage)、宴會(feast)、丟失(lose)”等關鍵詞匯隱去,放在題目旁,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后將一個個缺失的單詞對號入座,并檢查單詞填寫是否正確。通過看似簡單的單詞填空,將龐大的閱讀內容,分解成一個個關鍵情節,以此幫助學生直觀而快速地了解故事情節,有效地鍛煉與提升學生的思維整合能力。
(3)看圖說話,訓練思維能力
要想學生成功地學習語言,不但需要語言輸入,更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出。復述語篇是輸出語言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插圖可以幫助學生復述課文,利用所學知識重構文本,從而鍛煉與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與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教授完語篇后,可指導學生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復述文章內容,不但可以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更能夠鍛煉聯想能力和邏輯表達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閱讀思維全面發展。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下冊《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課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們了解了這篇文章后,讓學生們合上書本,圍繞改文章的插圖展開看圖說話,描述一下插圖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學生們圍繞插圖中的“獅子”“老鼠”“拿槍的獵人”和“咬斷的繩子”,很快就整理出了本文的故事情節:“The story of a weak mouse who saves a mighty lion from a hunter.”
3.掌握閱讀技巧,培養高階思維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容易出現邏輯混亂、思維無序等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在于,學生們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故而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合理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
(1)略讀法
在小學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中重視詞匯和語法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采取略讀的方式,對文本進行分段閱讀,先在腦中形成大略的提綱,從而把握整個文本的思路走向,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聯系前后文展開思考與探究,逐漸構架出自己的邏輯思維方式。 例如,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總是抱有畏難情緒,多因高年級的英語文章多為長篇,且有許多陌生的英語單詞和句式,這也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難。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們使用略讀法,先草草略讀一番,將自己認識的詞匯、語句勾畫下來,憑借詞匯語句聯系文章意義,架構出閱讀邏輯,通過整理閱讀邏輯,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此加深對文章層次構架和語言文化的理解,綜合提高英語掌握能力,促進英語閱讀思維的發展。
(2)尋讀法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尋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篩選和整合閱讀材料的文本信息,而在尋讀過程中,學生可充分吸收、了解和學習不同文體構架的結構特征、寫作特點,掌握與記憶某些優秀的寫作風格和語句,并加以借鑒和使用,最終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運用在日后的寫作和閱讀當中。例如,學生可在日常閱讀中的英文短文中,篩選一些簡明扼要的英語句式,通過積累和掌握這些句式的構架和組合,形成獨特的英語語感,從而掌握閱讀邏輯的表達能力,并鼓勵學生在日后的閱讀和寫作中,靈活套用這些積累和掌握的句式模型,逐漸形成自我的閱讀和寫作風格,不斷強化自身的詞匯和語句掌握能力,提高詞匯和語句運用技巧,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思維。
(3)精讀法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學會略讀和尋讀后,還要指導學生學會精讀,所謂精讀是建立在略讀和尋讀的基礎上,反復品味文章內容,最終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理解體會。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精讀過程中,摘抄和記錄優美的英語詞句,記憶重點詞匯和短語,展開自行造句和選擇填空等訓練方式,幫助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快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同時在學生學會精讀之后,還需指導學生圍繞重點詞匯和語句展開寫作練習,不斷提高英語的閱讀質量和效率。例如,教師可指導學生們圍繞關鍵詞展開聯想游戲,教師可給予學生們數個關鍵詞,如“學校”“郊游”“巴士”“午餐”等詞匯,讓學生們圍繞這些關鍵詞組成完整的語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活躍學生們的閱讀思維,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和思維整合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素養,為日后的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編文本,拓展思維空間
讀后活動是檢驗與評估閱讀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拓展延伸和運用文本內容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可有針對性地收集各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材料,并結合教學內容及學情水平,設計多樣化的任務和活動來內化語言,完成汲取知識到能力發展的過渡,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有意識的發現與探索,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語言,發展閱讀技能。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The king's new clothes》這一課中,講述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國王被騙子欺騙穿著無形的新裝游街示眾的故事,教師在帶領學生們讀完文本后,可提出問題:“同學們都發現了‘國王的新衣中,欺騙國王的兩個騙子是沒有得到應有的制裁的,這可不行啊,那么假如這兩個騙子又來到了一個國家,還要做國王的新衣,你們覺得會怎么樣呢?不妨發揮想象力,續寫一篇新的‘國王的新衣?!痹S多小學生一聽就來了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所學詞匯和語句,遵循文本題目,續寫了另一個故事,如“Two swindlers came to a new country, still want to the same trick, the design of the new king they want to put forward the emperor new clothes, but the new king knew the story, then pretend to agreed the request of liars, in new clothes ready on that day, the king first praise the beauty of the new clothes on, finally when submitting payment, just send the two new clothes to them, And ordered the soldiers to take them through the streets to show their new beauty...”
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學會靈活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好玩的天性特點,小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與奇特,腦中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在閱讀文本的時候,能夠在其中捕捉到很多信息,從而聯想到繪本以外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為學生們鋪設自由展現自我個性和想法的平臺,鼓勵學生們大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不但可激活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還能夠充分發揮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邏輯能力,同時給予他們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以此拓展小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他們發揮個人的聯想能力。學生們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續編或擴編繪本故事,不但能夠提升英語閱讀能力,還可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更能夠提升創造力和想象力。
5.靈活提問,拓展思維廣度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們之所以無法完成高效的閱讀,究其原因在于未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而只有學生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合理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并在閱讀中有所體會,否則只能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有限,對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掌握程度較低,因而在閱讀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梳理。對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時,要靈活利用課堂提問,設計一系列具有引導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快速有序地展開閱讀學習,從而克服閱讀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的困境,順利地完成閱讀學習。同時,教師也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放棄既往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和大膽提問,這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批判思維,拓展思維廣度,促進閱讀素養全面發展。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五年級下冊《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課中,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頭被獅子不屑一顧放走的小老鼠,最后反而從獵人的手下救走了獅子的故事,教師便可鼓勵學生們圍繞文章內容積極提問,由教師或其他學生共同思考與回答。有學生提問道:“The lion in this story is so powerful. Why was he caught by the hunter? And the weak mouse, obviously not as powerful as the lion, was able to save the lion from the more powerful hunter?”有學生回答:“Because strong in its own strong hand, a mountain is higher than a mountain, and strong and weak is not eternal, weak animals will also have his specialty!”還有學生回答:“Weaker animals use their wits to survive……”
古人有云:“學起與思,思源于疑,而疑其于問。”問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普遍有限,難以有效地展開獨立思考與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需靈活利用課堂提問展開教學,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具有目的性、趣味性和創造性的問題,合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其自發地圍繞閱讀文本展開思考,從而深入理解文章內在含義,升華思想和情感感受。同時,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自主思考與探索,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邏輯,促進其思維品質和閱讀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明.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索[J].小學教學設計,2021(33).
[2]汪海蓮.指向思維品質發展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江西教育,2021(33).
[3]韓倩.基于思維可視化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教師,2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