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騰
摘要:高效體育教學研究是為了落實體育新課程標準,為了尋找一種高效的體育教學模式,更好地發展學校體育,最終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和運動成績。如何輕負高效地上好體育課是高效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本文立足于初中體育的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采用現狀分析、理性闡釋、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學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展情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輕負擔;高效率;體育;教學改革
1.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是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
“輕負高效”的教學理念能讓我們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要立足課堂主陣地,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一、三、五、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學習目標為一條主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三大教學特點,設置明確目標,自主訓練、合作探究、成果交流、達標測評五個教學環節。堅持每一節常態課都能落實減負提質,讓傳統“填鴨式”滿堂灌教學或放羊式教學不再出現。
2.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是教學改革研究的核心
先學后教改變了老師教和學生學的順序,先學后教能讓教師減少教學的時間、讓學生積極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課堂上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探究、實踐,當學生自己沒辦法完成訓練任務時可以讓同學們之間相互進行指導、糾錯,同學們都不能解決再由老師來講解指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師要引導好學生每一步的學習訓練,課前教師要精心備好課,要制定好學生自學的方法和流程,真正發揮主導作用。如跳短繩教學,老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一種最省力的跳繩方法,學生分組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講解和點評要盡量講少,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最后要有達標測試檢查環節。
3.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教學改革研究的手段
課堂上我們體育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要讓學生開動腦筋,帶著問題主動去實踐,自主去探究訓練。有些簡單的體育項目,我們可以提前讓學生在家查找資料預習,在網絡搜索和觀看視頻,體育課中再讓學生進行展示、講解,讓學生自己在講解中發現問題,經小組討論和老師指導后解決問題,使同學間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愉快,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目的。
4.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促進學生全員發展是教學改革研究的方法
“先學”,體育課堂上先讓學生看示范、或教學視頻,課堂上開展“兵教兵”的教學活動,讓動作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幫助動作掌握不正確的學生進行更正,老師再進行點撥,加強學生的指導,讓所有學生最終掌握動作。采用這種分層教學可以讓教師分析學情、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讓全體學生都得到提升,全員發展,減少固化層次對教學的負面影響。課前我們教師在應對教學目標進行精心的設計,設定好分層檢測和評價內容,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成長。要鼓勵、促進后進生的訓練,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采取小組幫扶和利用課余時間對后進生進行針對性輔導。
5.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是教學改革研究的關鍵
教師要運用各種富有情趣,采用積極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體育學習的意識,讓老師的“要我學”變成學生的“我要學”。訓練中穿插比較輕松愉快的游戲,如“貼膏藥”、“三五成群”等游戲來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提高學生訓練的興趣,達到既定的慢跑活動目的。初中生都有一種獵奇心態,教學環節有游戲性效果會更好,更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挑戰欲,學生能夠在興趣中主動去探索游戲規律,把學習和娛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6.有效評價、適當激勵是教學改革研究的外延
體育教學中給學生點撥指導、激勵表揚可以采用教學評價。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活躍教學氣氛,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活力、有效率。體育課上老師對學生的激勵要適時、激勵要適度,表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我們應講究語言藝術,給予學生更多地鼓勵,恰當的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可以給其他同學作為榜樣,打造一種健康快樂的教學氛圍。
7.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效進行問卷調查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開展問卷調查,整理相關資料分析學生的反饋。本次問卷調查對象主要對初三級隨機抽查8個班級學生,共512位學生參加本次體育課“輕負高效”的調查問卷。
7.1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改革后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
54.85%的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能夠熟練掌握體育技能的學生有42.21%;只有2.03%的學生是無法掌握的,由此可見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無法做到每一位學生都開掌握到,因此在教學手段上還應做到因材施教。
7.2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改革后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如何?
有61.4的學生上體育課是很有積極性的;37.25%的學生上課積極性是一般積極;還有1.13%的學生是上課不積極的,這也是不愿意上課的原因。
7.3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改革后體育成績分布
34.54%的學生學期末的成績是優秀的;49.89%學生是良好;12.87%的學生是及格;2.71%的學生是不及格的。由此可見,成績對比是平均的。
8.對體育教學改革后學生體育成績的分析
輕負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以來我校初三級學生體育成績得到明顯提升。初三學生從上次的體育期末考試到體育中考期間,課堂上由原來的一位老師教學,變為兩位老師同時進行專項教學。該教學方式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當堂教學、當堂測驗”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有更充分的了解,讓學生每天都有進步,才能激發學生想要參與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信心。
兩次考試成績全年級的優秀率從原來的72%增至95%,全年級的總分合計平均分由原來的51.2增加至57.8。及格率也增加了3%,不及格人數也減少了33人。這些數值是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努力的回報,對于老師來說是教學改革的一種肯定和鼓舞。
9.結論
“輕負高效”體育教學改革為學校體育帶來了新的契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它以“輕負、高效、省時”為追求目標,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分層教學、有效評價、適當激勵”等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的提升,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輕負擔、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左新榮.對學校體育素質教育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
[2]阮光炳.“減負”與學校體育[J].體育師友,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