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學蘭
摘要:在早期教育中,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僅可以為學生學好語文奠定基礎,也能為學生有效學習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識字指導中忽視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對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趣味識字;小學;語文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主要是為了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打下堅實基礎。小學生對文字的掌握,能夠在今后語文學習中進行閱讀理解以及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趣味識字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思想。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對文字有更好的掌握,并且通過其趣味性,能夠加深學生對文字的記憶。
一、趣味識字教學的應用現狀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師不僅需要講解相關的語文知識點,還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仍在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甚至有一些教師完全復制參考書上的教學思路,且要求學生不能隨便發言,以至于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時間一長,學生就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引入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維持活躍課堂氛圍,轉變語文識字課堂教學方式
無論學什么都需要興趣來對其進行支撐。為此語文教師就應該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興趣的支配和調動下學生自然而然地想要投入到漢字學習中,其中培養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為學生營造有趣生動的學習氛圍,這是關鍵所在。使得學生愛上學習從而樂于學習。以《望岳》為例,在實際的講解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對詩文中的漢字進行掌握和認識,其次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意境美進行領悟。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多多和學生互動交流,針對于學生表現出來的困惑教師要予以解決。由于這首詩中所包含的生字是十分多的,比如在講解“眥”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場景視頻,讓學生通過感受場景切實對這個字進行掌握和了解。從而將文字和場景有效的結合能夠加深學生對該字的印象,而且更加的直觀生動,富有畫面感。使得漢字的學習更加趣味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比如在講解冰這個漢字時,通過多媒體視頻將冰的整個形成過程進行播放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比口頭陳述更加有效果,使得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切實了解冰這個漢字的實際含義。這種方式對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是十分有幫助的。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在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動畫片、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對于小學生而言,多媒體教學設備是新奇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動畫片或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漢字更加形象地進行對比,學生就能夠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形似字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通過兩個漢字的比較,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寫法。另外多媒體教學設備還可以將一些漢字具象化,例如一些描寫小動物的漢字便可以直接用小動物來代替,通過逐漸的演化,學生能夠看到漢字的演化全過程,這樣更便于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有意思,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互動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進行思考,利用多種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者。互動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互動教學的模式下,師生關系得到了有效協調,教師能夠在活躍學生思維、改善教學氛圍的情況下將教學進程進行有機安排,保障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地正向進行。以《猜字謎》的教學活動為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互動游戲,在游戲的模式下進行生字詞的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摘蘋果”的游戲,在蘋果形狀的紙上寫上謎題,讓學生進行猜字謎比賽,誰猜對了謎底就可以將“蘋果”揭下來,看誰猜得又快又好。在活動的過程中,游戲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刺激了學生學習生字詞的興趣。在互動游戲的進行過程中,教師作為活動的發起人,可以在學生猜字謎的過程中起到監督和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游戲環節認識和掌握生字詞,通過字謎互動游戲進一步了解漢字知識,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對活動之中出現的漢字以及構字技巧進行總結,將互動游戲真正化作學生學習的一種趣味性方式,保障學生能夠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學到知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四)利用猜字謎,引導學生趣味識字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猜字謎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它一方面能夠喚醒學生識字的興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深入分析謎面,記住漢字的音和形。所以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猜字謎的方式引導學生趣味識字,使識字過程充滿樂趣。例如,在指導學生認識“甜”字時,教師可給學生出示謎面:“舌頭舔甘蔗”,然后讓學生根據謎面去猜測對應的漢字。在學生想出答案后,教師再帶學生對這個漢字的結構和意思進行分析。“甜”由左右兩邊構成,左邊是舌,右邊是甘,所以,“用舌頭舔甘蔗”這個謎語有效展示了“甜”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說,甘蔗是什么味道的啊?”“是甜的!”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根據“舌頭舔甘蔗”這個謎語,學生就能有效理解并掌握“甜”字的結構和含義。
結束語
總得來說,優化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著眼于教學計劃的全局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特殊情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講授環節也可以利用互動游戲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用新穎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即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辦法。
參考文獻:
[1]李潔.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淺探[J].新課程,2020(12):49.
[2]陳媛.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淺探[J].牡丹,2020(02):205-206.
[3]魏麗婷.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