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佳妮
摘要:四季主題活動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植物、環境等作為主題內容,以幼兒個體或群體作為活動主體,沿著幼兒愿景發展路徑、內容開發路徑、經驗開發路徑、學習發展路徑成長,讓幼兒在自主學習、操作、探究中進行直接體驗,以可視化學習使幼兒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完整經驗。
關鍵詞:四季活動;可視化
在課程游戲化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樹資源”這一主體材料,結合豐富的四季植物和環境資源,為幼兒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社會實踐空間和更豐富的活動內容,教師也把幼兒的活動內容進行整合,初步嘗試建設“樹之趣”園本課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園的“樹之趣”主題活動并未梳理成系統,教師在改編教材和創新教材方面缺乏相關的專業經驗,所以導致教師不能深入全面地理解課程內容,園本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另外,在園本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開始意識到“園本課程”不只是一種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我園“生態式”的園本特色,園本課程的內容可以更寬泛,作為幼兒園內部生長起來的課程,它還意味著需要逐步建設、逐步完善。所以,四季主題活動以動植物、環境、人文等生態資源為載體,教師、幼兒、社區、家庭共同參與,運用自然生態的理論與方法架構,以幼兒園為基礎,以本園幼兒的發展狀況、現實需要、生長環境為核心,整合幼兒園、社區的各種資源而設計的課程,以游戲學習、綜合實踐學習為主導的學習方式,通過“關心孩子,關心季節,關心整合,注重實踐”的模式,通過幼兒親子經驗、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等模式,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經驗,能解決遇到的問題,進一步鍛煉幼兒的發現探究能力。
一、研究四季主題活動的意義
(一)對于幼兒發展的意義
幼兒所處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客觀存在著相當數量的“生態式”資源,幼兒作為主題活動開發的主體之一,通過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利用,不僅其自身的生活感受、知識經驗、興趣愛好、能力發展等可以得到發掘,而且可以學會獲取課程資源的方法,在任何需要的時候獲得資源來滿足學習的需要、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成為有一定獨立學習能力的人。“四季”這一自然資源不僅為幼兒創設了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環境;而且通過四季主題活動的開展,幼兒對各種動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長特點、以及動植物與人們、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生態關系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幼兒通過探究發現,更加直觀地了解了動植物的生長,了解生命現象,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尊重生命、保護環境的態度。園本課程的建設將充分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表現潛能、發展個性、培養能力提供支持,并成為促進幼兒發展的基石。
(二)對于教師發展的意義
園本課程的建設,在給幼兒教師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專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和良好契機。通過四季主題活動開發利用的實踐活動,教師將于自然和社會的互動,不斷地融入自然和社會生活,深化對自然、社會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感悟;獲得與他人分享智慧的機會和創造的廣闊空間;贏得專業自主權、課程決策權的回歸,從中擺脫對園本課程的迷茫狀態,實現認識上的飛躍。
(三)對于幼兒園發展的意義
我園以“生態式”幼兒園享譽全區,為體現園與園之間的差異,開發建設園本課程是幼兒園特色的基礎。幼兒園和教師應該對呈現多元化形態的四季主題活動的作用和價值有清醒的認識,在開發利用好“樹資源”的基礎上,對園本課程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利用,使得這些活動為幼兒園服務,從而形成別具特色的四季主題活動。沒有主題活動的開發利用就不能完成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任務,因此,園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對幼兒園特色的彰顯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架構四季主題活動的學習發展路徑
我們以自然資源為依托,設立四條學習發展路徑:一是愿景發展路徑,二是內容開發路徑,三是經驗開發路徑,四是學習發展路徑,沿著這四條路徑來開展我們的四季主題活動。
在四季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以游戲、體驗為特點,凸顯每一個季節主題中的特色和亮點,如春天主題以審美表現為核心目標,夏天主題以探索發現為核心目標,秋天主題以情感體驗為核心目標,冬天主題以運動發展為核心目標,每個季節的核心發展目標與課程內容相匹配,核心目標也取決了各主題的領域傾向和主題特征。
(一)藍本課程結合園本課程構建四季主題的必修活動
以季節為主要挑選活動的依據,小、中、大三個年級組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自主設計季節主題活動的初步方案,內容包括集體教學活動、游戲活動、談話活動、日常活動、親子活動等等,確定好每一個活動的目標、計劃和方案,作為幼兒季節主題活動下的必修活動。必修活動多選自藍本課程,部分選自園本課程,這些活動都是在年級組審議下有價值的活動,為幼兒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具體來說,就是要極大限度地使用四季自然資源:自然的動植物資源,如花草樹木、禽鳥魚蟲等;四季時令資源,如四季變化、節氣環境、氣溫氣候等;人文資源,如幼兒與環境、幼兒與動植物關系等。這些都是幼兒認識自然世界,探索未知世界重要的課程資源,也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對象,更是培養幼兒愛護環境、融入生態的重要媒介。教師開始充分意識到藍本課程中很多四季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為幼兒園建設園本課程打下基礎。
(二)園本課程結合班本特色課程構建四季主題的選修活動
選修活動以各班教師為主,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凸顯班級特色,每一學期必須在一個季節主題下,以班級為單位,生成一個班級特色主題活動,每學期都可以沿用和完成這些主題活動,逐步完善四季主題活動。班級特色主題活動的編制也要包括活動目標的確定、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的組織及活動評價的實施在內的整個過程。主題活動內容涵蓋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如集體教學活動、談話活動、戶外游戲、家園社區活動等。結合我園的四季資源,展開對四季主題活動的研究,班級特色主題活動強調以幼兒的活動為中心,以幼兒對四季的興趣、需要為編制的起點,跟隨幼兒的認知結構的發展,充分考慮和關注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幼兒的不同需求和核心經驗,使之形成有學習價值的單個主題活動,通過教師的課程專業開發能力,最終整合成系統的、可實施的四季主題活動集。
三、踐行四季主題活動的探究實施內容
在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強調計劃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將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相結合,抓住幼兒不同層次的發展特點,體現幼兒的個體差異學習。各個年齡段的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一是結合了各個年齡段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同一主題中,我們設定了不同的活動目標和要求,例如,小班更多地關注情境體驗,中班注重實踐研究,大班側重記錄探究。二是均衡五大領域,展開滲透主題的全學科式學習方式,進一步關注幼兒的全面均衡發展。
(一)基于審美表現的“春暖花開”主題活動路徑
通過尋找——發現——欣賞——表現的策略,架構基于審美表現的“春暖花開”主題活動,凸顯活動的藝術審美,關注幼兒的情境體驗,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激發幼兒對春天萬物復蘇景象關注和興趣。
“春暖花開”主題活動的必修活動多選自藍本課程,活動內容涉及到芽、苞、嫩葉、花、蝴蝶等代表春天特色的事物,五大領域活動全面鋪開,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完整、充分地感知春天。選修活動則來自各班,在藍本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可以是主題活動中幼兒感興趣的某一點進行深入學習,比如在美術活動《蝴蝶飛飛》后,班級幼兒對“蝴蝶”特別感興趣,在幼兒和教師的一起商議下,選擇有價值的內容進行較全面的學習了解,最終形成班本特色主題活動《美麗的蝴蝶》。還有例如風箏、彩蛋、清明、花等主題,都是幼兒感興趣且有研究價值的主題活動,都可納入選修活動中。
(二)基于發現探索的“夏意盎然”主題活動路徑
通過發現——實踐——觀察——探究的策略,架構基于探索發現的“夏意盎然”主題活動,凸顯活動的發現探索,關注幼兒的實踐研究,使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學中樂,感受夏天變化莫測的奇妙景象。
“夏意盎然”主題活動的必修活動多選自藍本課程,活動內容涉及到蟲、大樹、水、溫度等代表夏天特色的事物,五大領域同步跟進,讓幼兒在獨具變化的活動中感受夏天的奇妙。選修活動結合藍本課程,有立夏、六一、夏天的雨、荷塘等主題,主題內容豐富,且夏季特色明顯。
(三)基于情感體驗的“秋日私語”主題活動路徑
通過勞動——收獲——展示——感悟的策略,架構基于情感體驗的“秋日私語”主題活動,凸顯活動的勞作感悟,關注幼兒勞動后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勞動和豐收的美好中,感悟秋天豐收的喜悅和美好。
“秋日私語”主題活動下,藍本課程里的必修活動內容涉及到樹、瓜果、農作物、風等代表秋天特色的事物,五大領域均衡,讓幼兒在大豐收的氛圍下感受秋天帶來的喜悅和美好。選修活動以班級特色為主,有桂花、橘子、花生、菊花等主題,大部分內容都是由幼兒親自參與的種養殖,幼兒是整個活動過程的主體,勞動成果由幼兒和教師一起展現,使活動內容完完全全看得見。
(四)基于運動發展的“冬日暖陽”主題活動路徑
通過收集——練習——競賽——體美的策略,架構基于運動發展的“冬日暖陽”主題活動,凸顯身體和運動發展,關注幼兒的身體機能,使幼兒寒冷的冬天里,感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鍛煉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
“冬日暖陽”主題活動下,藍本課程里的必修活動傾向于體育鍛煉,但同時也涉及到了一些關于氣候、雪、動物等事物,五大領域相對均衡,讓幼兒在寒冷的冬天里體驗動起來的快樂。在冬天主題活動中,選修活動更傾向于幼兒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有菜、松樹、雪、動物冬眠等主題,這些主題里又滲透進體育運動的內容,讓整個“冬日暖陽”主題更俱色彩,在幼兒的記錄中呈現別樣的冬日。
幼兒園四季主題活動以四季植物、動物、環境、人文等為切口,將別具特色的“生態式”物質資源和人文資源作為四季主題活動的主線,對藍本課程、園本課程和班本特色課程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梳理整合,以可視化的模式對四季主題活動進行新的編制,大大豐富幼兒園的實踐活動、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形成幼兒園的特色課程。
參考文獻:
[1] 屠美如.向瑞吉歐學什么——《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馮曉霞主編.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薛建男.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上海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 楊銳. 新加坡幼兒園課程設置原則的內容及特點分析.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02).
[5] 朱家雄. 俗話幼兒園課程(二). 幼兒教育,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