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璇
摘 要:民族聲樂作為中國悠久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的最具有標志性的、極具個性色彩的傳統藝術瑰寶之一,不僅展現了不同民族獨特的風俗文化,也表達了民族文化鮮明的個性色彩。想要將民族歌曲中獨一無二的風采凸顯出來,需要深入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風情、作曲家的深厚情感。演唱者通過技巧的打磨和對歌曲本身情感色彩的揣摩,為觀眾呈現不同的藝術效果和特點。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情感表達;個性體現
1.當代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
音樂不是情感,卻是情感的最佳載體。民族聲樂作為音樂中具有濃烈民族特色的一種情感藝術,同樣也承載著獨特的人文情感。演唱者想要將一首民族歌曲中最真摯、最個性的感情通過二度創作、二次傳播,讓聽眾真切感受歌曲的情緒內涵,首先就需要具備相應的民族文化認知和演唱技能的專業知識;其次,演唱者要學會巧妙的運用專業技巧,表現個性色彩。通過合理使用樂理知識、引用音域處理所能領悟到的歌曲情感,如演唱頌歌類民族樂曲要帶著澎湃激昂、莊嚴雄渾的情感;在演唱傳統民族聲樂時能突出情緒的細膩溫婉,張弛有度將民族聲樂的張力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優秀的傳統藝術在現代演唱者的加工演繹下更具感染力。
民族聲樂的難度在于需要最大程度的還原歌曲本身。除了音調的準確,唱腔的模仿,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揣摩和表達。民族聲樂來源于歷史也來自生活,這要求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對生活多加觀察、感受和領悟,演唱者對生活的觀念同樣會直接影響到對作品的感悟。為了更全面的調動觀眾的感官,演唱者除了聲音有強弱起伏,剛柔轉換還會借助眼神、肢體動作讓演繹更加傳神達意。再加上相應的舞臺效果,為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氛圍和環境,讓作品的展現更加細膩透徹。民族聲樂表演的舞臺常常極具民族特色,但無論是民族聲樂還是現代聲樂都應該與時俱進,在世界藝術文化中取長補短,既要繼承發揚當代民族文化傳統,同時要結合現代觀眾青睞的形式手段,在展現地域風情、抒發歌曲情感的同時,也能強化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1]。
2.當代民族聲樂演唱中的個性體現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與手段。因此在民族美聲的演唱中,一定要結合相對應的民族特色展現民族聲樂個性的一面。繼承、發揚傳統藝術和與時俱進的創新都必不可少,傳統和現代擦除的火花將成為民族聲樂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
中國地域、民族文化色彩鮮明,共性個性并存,因此民族聲樂也有許多的分支。演唱的基本技巧是作品展示的基礎,要想最大限度的凸顯不同的民族聲樂作品的個性,首先應該掌握相對應的民族唱法的精髓。民族唱法與其民族風俗文化息息相關,都是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口口相傳,經過了不斷淘汰、調試修改保留下來的藝術精華。演唱者面對不同的作品時,需要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民族歷史內涵,提取正向的藝術價值,在熟知對應的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加入自身獨到的見解,釋放作品的張力[2]。民族聲樂的個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通過耳朵人們可以最直接的感受到。如藏族歌曲,旋律高亢且悠長,高原特色十足。在演唱的過程中聽眾能夠感受草原風情和藏族人民的爽朗個性;又例如維吾爾族歌曲,讓人一聽就能夠分辨出來,有獨特的旋律和來自新疆人民熱情似火的飽滿情感。根據作品與演唱者的契合度、演唱者的性別、發揮情況的不同,同一首歌曲作品表現的情感效果也會有差別。在展示民族文化個性的同時將民族文化通過演唱民族歌曲的方式呈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民族聲樂也同樣如此。過去幾千年的歷史打磨塑造了如今的現代民族聲樂,為了迎合時代需求,需要繼續對民族聲樂作品改造升級。在唱腔方面,將美聲與民族唱法相結合的演唱方式是一個有潛力的發展方向。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演唱技巧理論,在保證民族聲樂特色的基礎上增加演唱質感,提升民族聲樂的整體水平。在多元文化時代中,我們應該吸收更多現代元素融入傳統的歌曲創編,最重要的使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讓觀眾新的表現形式中感受古典美。民族聲樂作為眾多藝術種類中的一種,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科技高度發達的新時代背景下,想要在多元文化互相沖擊的形勢下占據優勢,必定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網絡資源與其他藝術形式融合,近距離與觀眾實現思想交流、審美碰撞,這樣才能使民族聲樂不斷進步和發展。
3.結語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文化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民族聲樂想在快節奏發展多元化文化沖擊的時代保持并提高文化競爭力,除了擁有最基礎的藝術素養、掌握專業技能以外,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保留民族聲樂的獨特風格個性。同時也要吸收新的精粹,借鑒西方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演唱技巧,讓中國的民族聲樂更科學規范,牢牢把握現代審美的特點,與時代接軌。人們的欣賞和追求隨著時代進步而發生變化,民族藝術應該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手段并充分利用互聯網絡資源讓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承載著前人的智慧與希望,吸收現代的藝術精華,在不斷的創新中展露中國民族藝術和民族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晉敏.試析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研究[J].北方音樂,2019,4(03):251-252.
[2]孔怡然.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J].北方音樂,2018,38(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