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樂懷


【關鍵詞】腦梗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08-0033-04
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也稱為是腦梗死,為患者腦部發生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部缺氧、缺血后造成腦部組織發生的一種缺血性壞死腦部疾病,也是目前導致中老年人殘疾甚至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來,我國老齡人口的占比不斷增加,腦梗塞的患病形式也不容樂觀,呈逐年升高趨勢。該疾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較多情況下無發病前兆的特點,因此,為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需要開展及時的干預救治。臨床中關于腦梗死的疾病治療,在前期多以改善病灶區域血液循環為主,抗凝和溶栓治療多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為臨床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適用于腦梗塞等疾病的抗凝治療。臨床實踐發現,單一性用藥的治療效果多無法取得預期的理想效果,因此近年有學者提出應用聯合用藥的方式治療[1]。為此,本文選取3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藥物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開展腦梗塞治療的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15)和治療組(n=15)。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各8例、7例,年齡49~77(63.48±3.59)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4.0~9.0(6.97±2.51)h;治療組中男性和女性各10例、5例,年齡51~77(64.05±3.61)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4.0~10.0(7.08±2.61)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發病至就診時間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入院經CT等檢查確診,滿足臨床關于腦梗死相關診斷標準[2]。
排除標準:對研究藥物有過敏史或者過敏體質患者;合并重度肝腎功能損傷;在研究前接受抗凝等相關治療;有顱內出血或者出血傾向患者;有既往神經疾病或者腦卒中病史患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性干預治療。如遵醫囑實施他汀類藥物治療、血糖血壓調整治療、腦水腫預防治療、腦細胞營養治療及感染控制治療。
對照組實施阿司匹林單一治療。取阿司匹林腸溶片藥物(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845,規格0.1g)治療,使用方法為100mg/次,一天一次,持續使用本品14天。
治療組實施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其中阿司匹林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在該基礎上聯合氯吡格雷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6,規格75mg)治療,使用方法為第一天治療服用阿司匹林劑量為100mg/次,氯吡格雷片劑量為300mg/次;第二天治療服用阿司匹林劑量為100mg/次,氯吡格雷片劑量為75mg/次,一天一次。經治療7天后,停用氯吡格雷藥物,僅使用阿司匹林藥物治療,持續治療14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值、治療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神經功能: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作為評估工具,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狀況,NIHSS包括10個項目(忽視、構音障礙、肢體共濟失調、面癱以及意識水平等),總分42分,得分越高,則說明神經功能缺損狀況越嚴重。
(2)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BI)指數[4]為參照,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狀況,其中含有進食、如廁、穿衣、轉移、吃飯、修飾以及洗澡等10個評分項,各項計分0~10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越顯著。
(3)治療有效率[5]:結合NIHSS評分判定,基本痊愈為NIHSS評分分值降低幅度在91%~100%;好轉為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在46%~90%;進步為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在18%~45%;無效為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不足17%。治療有效率=基本痊愈患者占比+好轉患者占比+進步患者占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NIHSS評分及BI指數等)用(x—±s)表示,以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用[n(%)]表示,以χ2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及BI指數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的NIHSS及BI指數評分在治療前對比,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療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I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治療組的治療有效1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12/15);對照組的治療有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40.00%(6/15),兩組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發生惡心、頭暈以及黑便等不良反應的患者有8例,總發生率為53.33%(8/15);治療組發生上述不良反應的患者有2例,總發生率為13.33%(2/15),兩組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腦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居全球第2位,在我國居第1位[6],并且伴隨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口新發腦血管疾病,超過150萬人因該病死亡[7]。在所有腦血管疾病中,約80%屬于腦梗塞[8],該疾病與患者年齡大小呈正相關關系,有學者[9]提出,患者年齡在高于45周歲后,腦梗死發病率明顯升高,其病死率也相應提升,其中在性別分布中,男性患者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患者。臨床中針對腦梗塞分析,從疾病角度出發,該疾病多發生在患者的大腦內動脈,如基底動脈、大腦中、前、后動脈、小腦后下動脈均為常見發病部位。在患者受到刺激或者情緒激動時,合并高血壓癥狀的患者血壓波動較大,發病較急,有嘔吐、疼痛等癥狀發生,其意識障礙也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在開展頭腦CT檢驗中,可發現患者的出血灶較密度較高;在合并腦部病變的影響下,隨著疾病的緩慢進展,也會逐漸發展為腦梗塞。FD0A5204-84D4-48BF-B01C-ED9E48D31416
急性腦梗塞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的威脅性較大,對其日常生活、工作開展均有較大的影響,患者患病后有顯著的肢體功能障礙及語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還會喪失意識,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疾病在短期內加重?;谘ㄊ且鸺毙阅X梗塞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致病機制為患者腦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加之血管內膜受損,使得大量的血小板活化、聚集和黏附,引發了凝血瀑布反應,在較多的血栓形成并持續增大的作用下,引起患者血管阻塞。為此,在臨床治療中將如何開展對患者疾病的有效控制,實現患者的疾病康復為研究的熱點,治療措施也多以抗血小板聚集為主,實現凝血功能的抑制來避免血栓形成和擴大,并有效的改善學流動力學狀態,將病灶區的腦細胞功能有效的改善等[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NIHSS及BI指數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在腦梗塞治療中開展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其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相對單一用藥效果更理想。分析聯合用藥效果理想的原因如下。(1)阿司匹林為環氧化酶抑制劑,臨床實踐已證實了該藥物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效果顯著,已成為臨床開展一級和二級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具有循證醫學依據的抗血小板藥物,該藥物的效果得到臨床實踐證實,經服用后能夠對乙酰化環氧化酶1活性具有較大的抑制效果,進而使得花生四烯酸和活性位點結合有阻礙作用,實現了對血栓素A2合成的阻滯,防止血小板釋放和聚集。但在臨床中發現,該藥物劑量過大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血管內皮西保證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抑制作用,反而不利于血栓的抵抗治療,為此在臨床中關于阿司匹林藥物每日的使用劑量應低于325mg[11]。(2)氯吡格雷藥物為臨床藥物中常見的二磷酸腺苷代表性受體拮抗劑藥物,可有選擇性對血小板受體及二磷酸腺苷結合有抑制性作用。同時作為一種有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劑藥物,經服用后可對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體結合有選擇性的抑制效果,對激發二磷酸腺苷為介導的糖蛋白復合物活化過程也可起到較好的一致性效果,由此實現了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經對該藥物的藥理分析發現,氯吡格雷對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的作用呈不可逆特性,在血液中充分的藥物濃度下,會對血小板的生命周期帶來影響。在臨床用藥實踐中發現,藥物使用劑量為75mg,一天一次用藥,對患者重復性口服用藥,在用藥第一天可實現對二磷酸腺苷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該抑制性效果會逐步增強在用藥3~7天內穩定。藥物穩定期中,每日服用氯吡格雷藥物的平均抑制性水平為40%~60%,在終止藥物治療5天內,患者機體內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時間會逐漸向基線水平靠攏。
此外,通過對比兩組的用藥安全性,本研究發現治療組聯合用藥后發生惡心、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用藥在一定程度上還可減少藥物性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其原因可能是傳統治療中長期的使用單一性阿司匹林藥物治療,雖能夠有效的實現對疾病的控制,但是長期大劑量的攝入阿司匹林會給患者帶來明顯的不良反應,對其中樞神經功能也會有一定的損害性作用,使得藥物自身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降低。經聯合氯吡格雷藥物后,能夠避免長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帶來的不良反應,顯著的提升藥物聯合治療效果;同時由于氯吡格雷藥物可與紅細胞膜結合的特點,改善了對患者紅細胞變形的能力,為此聯合用藥不良反應情況較低。黃惠紅等[12]在一項關于172例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用藥研究中,發現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兩藥聯合用藥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顯著減輕,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高,并且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相比單一用藥也有顯著下降,這也佐證了本文觀點。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疾病患者治療中實施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藥物的治療,有助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并可對日常生活能力有較好的恢復,疾病治療效果顯著,且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可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應用。FD0A5204-84D4-48BF-B01C-ED9E48D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