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俊飛
“雙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本著從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轉變作業設計理念,在關注知識與能力的同時,指向關注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設計走向學科文化浸潤的作業設計新范式,將知識技能鞏固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景,開發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的實踐作業,努力賦予作業新內涵的挖掘和彰顯。根據學情為孩子們設計出適切性、科學性的作業練習,讓作業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加油站,讓學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從而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內驅力。
一、基礎性作業常態化
注重鞏固積累,緊扣單元要素,實現教學目標高效落地,促進學生能力在課堂學習中順勢生長。基礎作業主要分為自主預學式、目標達成式、單元整理式。
自主預學式:教師給學生提供自學提綱,學生在自學提綱的指導下,根據提示,合理地安排完成的時間。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摘錄、課后完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更加有效。
目標達成式:結合課時教學目標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鞏固,強調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關注學用結合,設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可應用性。
以上兩類作業是課內完成,減輕作業負擔的同時力求學習的真實發生,使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順勢生長。基礎性作業的布置我們遵循兩個原則,即“緊扣教材,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同時“立足課堂,體現作業的導學助教功能”。如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本單元的人文要素為“革命歲月”,語文要素則聚焦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因此本單元的核心作業目標可以確立為:1.能體會點面結合的表達效果;2.能嘗試運用點面結合。
而單篇課文的作業設計,課后習題不可忽視,結合課后題,我們確立了本課的作業目標:1.會寫14個字和2個詞語。2.能結合重點語句,感受熱烈、莊重的氣氛。3.能區分課文中的點和面,并說出運用點面結合寫場面的好處。這類作業是面向全體,然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我們在課后練習作業上做了文章,即設計了個性化的定制性作業,實現分層專屬。
二、定制性作業個性化
注重分層專屬,作業設計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三層星級目標,一星級作業體現夯實,提供鞏固強化保障;二星級作業體現坡度,提供思考質疑空間;三星級體現拓展延伸,提供發展思維平臺。關注學情、學力、個性不同的學生,由學生個人申請、教師私人定制雙向激勵,激發學生作業欲望,讓學生可選擇、樂挑戰,輔以增值評價,促成長型思維養成。《開國大典》為例,既有難易的分層,又兼顧學生的興趣習慣,在每個層級下設計可供學生選擇的作業,就類似于一個作業超市,老師需要準備很多,但學生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一個完成即可。
達標作業
1.課堂檢測中沒掌握的生字詞語查缺補漏。
2.找出文中一處運用點面結合的句子,進行賞析。拓展作業
拓展作業:
閱讀《十里長街送總理》,從下面的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
A 從文中劃出描寫點和面的部分。
B 與《開國大典》進行對比閱讀,總結梳理兩篇文章是如何進行場面描寫的。
挑戰作業:
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從下面的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
A 小小解說員:請你依據評價量規,以記者的身份,介紹開國大典,錄制成視頻。
B 攝影小記者:如果你是現場記者,你想拍下那個場面呢?畫一畫,并配一段文字。
C 生活記錄員:選一次你參加的活動,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一個片段。
單元整理式:學生在學習了一個單元之后,將這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做到知識的系統化。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分角色、分類別共同完成,交流共享展示的愉悅。
例如:二年級上冊三單元,我們設計為《跟著課本去旅行》,生字的認讀成為了進入景區的門票(通關方可進入景點);這幾課的課題的地理位置,葡萄溝、黃山、日月潭、鸛雀樓、廬山在地圖中找到,并且在小組同學的合作中,也可以課下請教老師、家長、百度,畫出最佳游覽路線圖;通過進入景區,孩子們繪聲繪色的講讀課文的精彩片段或者是通過PPT的展示,進行課文內容的簡單復述,或者是創造性復述;最后在作業中創造性的完成目標:為葡萄架下的葡萄涂色,體會“五光十色”等;或者為山西鸛雀樓說一段廣告詞等。
三、開放性作業長效化。
注重遷移運用,以五育融合為方向,開展項目學習活動,是養成作業、趣味性作業、整合性作業、實踐性作業的探索和嘗試。
例如:每個月我們都會根據《快樂讀書吧》,本月教材內容或學校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推薦閱讀書單,供學生在慧享閱讀中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比如學習了《魯濱遜漂流記》之后薦讀書單:
1.慧享書單: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
2.慧享影片:經典影片《西游記》《叢林歷險記》
再如:9月19日,太原百年老街鐘樓街正式對外開放,這里承載著一代代太原人的記憶,孩子們對鐘樓街里那些具有老太原特色的地方文化是津津樂道,很想一探究竟。我們便抓住這一契機,順勢而為,進行了一次鐘樓街項目研學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地探訪、調查問訪、網上查詢等,最終形成了一份份文字報告及視頻講解的研學成果。
關注學生的成長,組織各種學生展示活動,給學生讓出一塊講臺,預留一點時間,給予學生作業即作品,作業即旅程的成長歷程。
語文作業的生活化、活動化、開放化、實踐化,都在為孩子們打開語文新視界,作業的完成中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自主選擇,主動學習,熱愛生活,有效落實“五育并舉”,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盡顯作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