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秋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長對孩子給予了過高的期望,這也導致孩子從小壓力就過重,從而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素質還比較低,對問題的承受能力也比較弱。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開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負擔進行及時疏導,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而游戲輔導這一形式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游戲輔導;小學教育;心理健康
引言
當今社會,健康的心理狀態對人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所以,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實現健康成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主動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從而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當學生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提高,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在現階段的教學開展中,想要實現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把游戲融入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以此來促進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發育。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對學生心理關注度不夠
在小學教學階段的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沒有過多的時間,或者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一定程度偏差。因此,大部分教師都不會去主動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小學教育日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在課上對學生傳授知識,還要關注學生學習知識的質量,并且課下的時候教師還要在辦公室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閱,并依據作業分析出每一個學生學習上欠缺的部分,并想出解決方法。這就導致了教師沒有時間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另外,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存在偏差,認為學生在學習階段就應該以學習為重。因此,這一部分教師通常只是將精力傾注于學生的成績提升上面,而忽視了對學生心理教育的關注。
1.2教師的輔導效果不明顯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因為,在長期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下,他們已經在多年的教學中形成了一個自己固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適合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學,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學速度,讓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當新的教學方式出現的時候,教師是不愿意去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的。所以,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產生了分歧。在現階段的教學開展中,由于教師還是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與同學進行交流的頻率明顯不高,整個課堂就還會顯得比較死板。所以,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學生往往是不愿意去主動與教師進行交談的,這樣就會導致心理教育的效果下降。
2、游戲輔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2.1重視學生游戲體驗
在目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游戲都是經過專家的精心設計的,學生在游戲中的感悟、體驗、認知以及情感都具有真實性。因此,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感受以及對游戲的反饋充分重視,幫助學生釋放其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壓抑情緒,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根據現階段的相關教學政策對游戲輔導形式進行創新,提升游戲輔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相關知識。比如:在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融入教學中,感受游戲所滲透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游戲時的狀態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真實游戲體驗。教師還需要卸下教師的光環,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對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情況進行清晰掌握,幫助學生在游戲中釋放內心的壓力,提高其學習動力,進而提升其綜合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2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
心理游戲也分為單人和雙人以及多人合作式的,教師要從多方面找尋適合不同年級階段的小學心理游戲。進行心理健康有效的有效開展,首先需要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卸下學生的防御心理,讓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到課堂以及游戲之中。學生正是建立良好品行的時候,心理健康教育游戲,也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一點點提升,通過游戲和學生之間交流玩耍,對自我更好的認識和接納,學習正確與同學相處的技巧,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以及認知水平。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松鼠和大樹”的集體游戲,學生之間三個人一組,一個人扮演松鼠,兩個是大樹,當聽到口號“下雨”的時候,松鼠與大樹都要移動抱團,沒有抱團的變成迷路的松鼠,則會被淘汰。這個游戲的開展,主要是讓學生們建立一種合作觀念。在游戲中學生們都會面臨不同的角色。而每個角色位置上的心態是不一樣的,看到大家都抱團但是自己沒有歸屬是很難受的一件事,而且也要教會學生們要互相幫助,不要孤立他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2.3加快疏導學生心理
對于學生而言,大部分都對教師有一定敬畏心理。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不愿意主動的去與教師進行溝通。所以,想要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心理問題,教師就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輔助方式,從而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而游戲就是增加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通過游戲,學生可以放下對教師的恐懼感,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給教師,這樣可以讓教師更快更準確的明白學生的想法,知道學生的煩惱,從而讓教師更好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結束語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戲輔導的加入,帶給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趣味,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通過游戲輔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會更順暢,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的打開心扉,將自己的心理狀態展現出來。而教師在此時也剛好能夠對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開展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有效解決,也更便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而學生也會在游戲中體會情緒,學會與同學進行合作,樹立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1]宋夢嬌.游戲輔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