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
摘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相遇”,在中國“開花、結果”,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著深厚的文化因素,這是因為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共通之處。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是我黨在歷經百年依舊散發活力和光彩的重要原因。歷史和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正確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也是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應該繼續保持和深度挖掘的。馬克思主義是方向、是指明燈、是武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寶庫、瑰寶是精神家園,二者有著許多共通之處,其在哲學、民本思想、和社會理想等方面都有高度契合性。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才削弱了早期馬克思組主義者對這種新思想的認知障礙,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尋找到在中國扎根的內在根據。進入新時代,尤其正處于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更應該推動二者的結合,使馬克思主義散發出新的光彩,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成為推動人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文化相結合的必要性
(一)在二者結合中,筑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之基
實現二者的結合,不僅是在新時代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活內在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觀點、立場和方法的指導之下,通過繼承性創新和發展,賦予時代發展的新內涵,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也會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內涵,使馬克思主義與不斷變化了的國情相適應,更好地與中華文化相結合,繼續成為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中的“主旋律”。
(二)在二者結合之中,增強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它包含了詩詞歌賦、歷史典籍、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等,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養分和精神食糧,也是我們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的是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滲透著人們在潛移默化之中呈現出來的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理念、思想和道德規范等,在當今社會依散發著古人的智慧,深刻影響著當代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成為人們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代代相傳。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形成也正是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普世價值、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等高度提煉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保存至今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是否具有進步性,是否能夠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還需要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檢驗、篩選和改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對中華傳統文化深化研究,挖掘其中的精髓,賦予時代的內涵,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土壤,激發人民對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樹立起文化自信,并將其轉化為民族競爭力和凝聚力。
(三)在二者結合中,創新馬克思主義中華化話語體系
世界是唯一不變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立足中國發展戰略基礎上,總覽全球發展大勢,洞察世界格局變化,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思想,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天下情懷。這種偉大的構想旨在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上,國與國之間要加強合作、擴大利益的交匯點,實現共贏共享。這種思想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其傳承了傳統文化中的“協和萬邦”“同舟共濟“和”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等思想,同時也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尊重人類共同利益和強調平等交往“等思想。因此,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化了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賦予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內涵,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舞臺產生深遠影響,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世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所需要主義的幾個問題
(一)聚焦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二者結合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亙古不變的夢想,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擔當,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砥礪前進的理論和實踐主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喚起了人們的覺醒,中國人民將這種理論的武器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使其轉變為摧毀舊世界的物質力量,使中華大地換了人間。黨的百年征程,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永遠不會過時,它是民族復興偉業上永遠的明燈。而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國民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方式,是激勵中華兒女實現夢想源源不斷的力量之源。因此,進入新時代,應該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進步性的內容,使其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豐厚滋養,促進二者同頻共振,朝著共同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邁進!
(二)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二者結合
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大體上有兩條,一條是西方的工業文明道路,一條就是我們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成功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其中,中國的實際就包括了文化的實際,是在對中化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發展的基礎上開辟的,因而,實現二者的結合,也必須僅僅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必然結果,也是堅持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其中,中國共產黨是使二者實現結合的推動力量,新形勢下,就應該不斷地提煉、概括和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度挖掘其內涵,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的發展經驗,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人民的智慧,融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中,不斷豐富其內涵,更好地指引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三)把握二者的內涵,厘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
理解事物的內涵是我們認識事物本質的基礎和前提,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才能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因此,實現馬克思主義這一哲學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必須搞清楚內涵,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要打好基礎,學習理論,掌握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容十分豐富,它揭示了人類思維、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為廣大無產階級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理由的思想武器;同時馬克思主義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引。其次,我們還要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悟原汁原味,更具馬克思和恩格斯創造的歷史背景去解讀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要是理論結合實際,緊跟時代脈搏,發展馬克思主義。最后,也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隨著網絡等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更加傾向于碎片化記憶,但是,依靠碎片化的學習和記憶,并不能使我們達到目的。我們應該擺脫這種閱讀模式,細細品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邏輯上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理解其誕生和發展的歷史淵源,真正提高自身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提煉出智慧結晶。因此,只有通過學習和研究,把握了二者的含義、厘清二者的關系,才能找到二者的契合點,實現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孫慶聚.大力提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能力[J].中國領導科學,2022,(02):4-10.
[2]劉建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必然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02):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