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嬌娜 夏艷霞
摘要:從客觀層次上來看,高校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人才,以便于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與進步。在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趨勢之下,社會對藝術文化產業人才的需求迫切,當前我國也有很多專門的藝術類高校,以便于滿足藝術文化產業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但是結合當前我國藝術文化類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諸多弊端,導致學生們畢業后容易出現“眼高手低”問題,無法真正契合當前藝術文化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該文將針對藝術文化產業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藝術文化產業高校創新創業人才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a)-0000-00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and Cultural Industry
YAO Jiaona XIA Yanxia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Heilongjiang Province,152061China)
Abstract:From the objective level, the tas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ll fields of society. Und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the society has an urgent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At present, China also has many special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fo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However,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art and culture talents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resulting in the problem of "high vision and low hand" after graduation, which can not re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for talents.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and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Personnel training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藝術文化產業呈現出了不斷進步、穩定創新的態勢。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以滿足藝術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如今我國藝術文化市場已經初步成熟,并且構建出了穩定的產業鏈條。從客觀層次上來看,藝術文化產業與經濟產業相輔相成,可以豐富我國經濟市場、發展我國文化水平,真正實現文化產業“百花齊放”[1]。十九大以來,我國對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注重,藝術文化產業成為驅動我國經濟轉型、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可持續進步的重要引擎。在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急切需要培養出契合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創業人才。
1 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
在我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人們對藝術文化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預測我國藝術文化產業將會迎來“黃金十年”。從客觀層次上來看,國家統計局對全國6.0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比2019年增長2.2%。其中,互聯網其他信息服務、其他文化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廣告服務、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這5個行業小類的營業收入增速均超過20%,藝術文化產業快速的發展趨勢,展現出了社會對于藝術文化產品的需求[1]。尤其是在十九大會議之后,在國家大力倡導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推進之下,激發了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動力,致力于實現“文化強國”戰略目標。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不斷驅動和發展之下,以互聯網經濟為依托的藝術文化產業迅速發展,以“互聯網+文化+金融”支撐下,將社會資本與藝術文化產業緊密結合,既可以實現文化復興、文化發展,還可以調整我國社會的產業結構。據調查,截止2020年,我國的網民數量從10年前的5億增長到了現在10億,互聯網的普及率超過70%,藝術文化產業在互聯網的依托下,發展潛力巨大[2]。若每個網民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對藝術文化產品消費10元,那我國每年藝術文化產業網絡交易額則會達到100億元。在我國即將迎來藝術文化產業“黃金十年”的契機下,必須要大力培養藝術文化產業創新創業人才,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穩定繁榮,真正實現“文化強國”。60FFF9FF-8BA1-47EA-9827-D979128F2482
2藝術文化產業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缺失
實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的之一,便是讓每個藝術文化類專業的學生們在畢業之后都能夠在社會當中,穩定創業、安穩就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實現“學有所用”[3]。在《21實際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當中明確提出“高校必須要將創新創業技能和創新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目標,促使畢業生不僅成為求職者,更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在《21實際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的引領下,很多高校認識到了自身教育體系當中的不足,并且紛紛引入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一些高等教育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當中獲取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但是針對高校藝術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實際情況來看,承擔藝術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的院校,一般都是藝術類高校[4]。更多藝術類院校將提升學生們專業素養、專業水平作為教學重點,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們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授,相關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設置不健全,甚至出現缺失的現象。很難結合當地的藝術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制定出與其配套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并且課程設置相對較為匱乏,無法真正認識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甚至一些藝術類院校,僅僅在學生們大四上學期設置幾節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知識講解淺嘗輒止,并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導致創新創業課程設置、創新創業教學出現“走過場”現象。
2.2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機會較少
為了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當前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無法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實踐機會,相關政策扶持應用也并不到位[5]。分析其原因是,大學生創業一般都會選擇與家人、親戚、朋友、同學、投資人等一起創業,但如何找到良好的創新創業契機、資源非常困難,并且學生們初來乍到,對于藝術文化產業的市場規則、行業發展等都并不了解。而在局限的創新創業教學環境中,學校缺乏為學生們提供創新創業實踐的機會,甚至對于市場發展趨勢不明確,直接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
3藝術文化產業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
3.1樹立正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觀念
在藝術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高校應該認識到自身應該承擔的重任,致力于為社會培養出適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正確認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結合本校藝術類專業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創新創業教學思想貫徹到各個學段當中。轉變傳統重視知識、忽視實踐的思想,構建出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應該致力于解決學生們就業難、創業難問題,為此高校必須要結合藝術文化產業的實際發展趨勢、深入了解本地的藝術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整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內容。真正貫徹國家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層次的精神綱領與需求,做好合理統籌與規劃,精心組織調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資源,為學生們探尋出藝術文化產業創新創業發展新路徑。結合當地藝術類大學生畢業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深入了解導致大學生失業原因,掌握當前藝術文化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強化大學生們的自身專業水平,強化藝術類大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確保藝術類人才培養契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需求。
3.2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模式
在高校創新創業模式當中,科學合理的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的意義重大,直接決定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此,高校應該重視起課程設置的重要性,深入結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制定出明確的藝術類人才的創新創業培養目標,致力于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養。在雙創背景下,應該探索出行業對創新創業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順應學生們個性發展趨勢,制定出適合大學生們理解、學習的教材[6]應該結合不同藝術類專業的教學目標,合理穿插創新創業人培養課程,增加創新創業課程的比例,并且從大二開始便合理引入創新創業課程,為學生們增加實踐課程,轉變傳統大四才設置創新創業課程的弊端,杜絕“臨時抱佛腳”,穩步、系統、有序的強化學生們創新創業能力。結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需求,設置一些列課程,將經濟、管理、文化、市場等諸多課程內容引入到創新創業課程當中,讓學生們系統了解當前藝術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發展情況,掌握市場運行機制和利益點,系統化學習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引入“理論知識+實訓”的課程結構,在明確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下,保障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
3.3拓展創造創新創業實踐機會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明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培養出契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的人才,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將知識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們多見世面、多了解藝術文化產業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在藝術文化產業當中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獲取更多創業思路。高校必須要結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從內部、外部為學生們創造出盡量多的實踐機會。針對內部來說,可以構建出“創新創業工作室”,在實訓室當中,學生們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進行創新創業演練。教師、學校應該盡可能的挖掘社會資源、利用政府扶持和社會投資,引導學生們合伙結合自身需求,進行小型項目運作,鼓勵學生們自主的經營項目,在學校的保護、社會支持下,為學生們提供創新創業資金支持。針對外部來說,學校可以積極探尋校企合作機會,讓學生們到企業當中學習企業的運作機制、企業合作項目洽談技巧、企業市場挖掘技術等,真正到市場當中進行學習。高校應該為學生拓展創新創業實踐機會,讓學生們能夠快速適應會場環境。
4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每年藝術文化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非常多,但是能夠真正滿足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較少,究其原因便是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具備滯后性,過度注重理念與理論知識教學,忽視了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為此,必須要結合藝術文化產業發展需求,樹立正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觀念,在合理設置創新創業課程模式的基礎上,拓展創造創新創業實踐機會,為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支撐。
參考文獻
[1]胡磬.創新創業時代背景下藝術類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J].經濟師,2021(12):195,197.
[2]金科,李浪浪,周寶松.基于藝科融合視角的藝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7):115-117.
[3]徐雯君.基于創新創業背景下的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評《室內設計與文化藝術》[J].工業建筑,2021,51(8):243.
[4]陳晨,任克濤.專創融合背景下藝術類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1(15):67-69.
[5]董陽.藝術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就業與保障,2021(12):66-67.
[6]姚夢嬌. 地方本科高校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8.60FFF9FF-8BA1-47EA-9827-D979128F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