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雯 楊亞楠 任崢 胡文卿 李琳


摘 要: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較2010年數據上升了5.44%。社會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養(yǎng)老模式也逐漸發(fā)生變化,科技養(yǎng)老成為研究的重點方向。但老齡群體市場需求巨大,在功能上的要求也比較多樣。該課題以老齡群體為目標群體,對老年居家伴護智能終端產品進行研究與設計,基于人文關懷的角度提升老齡群體生活質量,減少養(yǎng)老負擔。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等分析出優(yōu)化養(yǎng)老產品方向。根據發(fā)放問卷等調研數據分析老齡群體在產品外觀、功能上的需求進行設計并提出產品紅外監(jiān)測功能這一要點。依據數據分析及產品設計過程進行了養(yǎng)老產品設計原則的歸納。
關鍵詞:老齡群體?居家伴護?智能終端?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S9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b)-0000-00
基金項目:天津市高等學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基于老齡群體的居家伴護智能終端產品設計》(項目編號:202110060181)。
作者簡介:張雅雯(2000—),女,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
楊亞楠(2001—),女,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
通信作者:李琳(1982—),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公共藝術,E-mail:553945137@qq.com。
Intelligent Terminal Product Design for Home Care of Elderly Groups
ZHANG Yawen YANG Yanan REN Zheng HU Wenqing LI L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000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eventh census, the population over 65 years old accounts for 13%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China, up 5.44% from 2010. Society is gradually stepping into the aging society, the pension model is gradually chan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ns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However, the market demand of the elderly group is huge,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more diverse. This topic takes the elderly group as the target group, studies and designs the intelligent terminal products of home care for the elder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group from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reduces the pension burden. Through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the direction of optimization of pension products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survey data analysis of the elderly groups in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 the function of the design and put forward the infrared monitoring function of the product this point.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and product design proces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pension products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Aging Population; Home Companion; Intelligent Terminal; Product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3%,明確了我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據聯(lián)合國2019年世界人口數據展望報告預計世界老年人口比例將在2100年達到22.6%。人口比例使養(yǎng)老問題突顯,其中養(yǎng)老模式和養(yǎng)老產品在老齡化社會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齡群體生活要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fā)展而增加,但養(yǎng)老產品的形式功能往往較單一,在老齡群體身心需求層面得不到較好滿足。
根據課題小組發(fā)放的調研問卷樣本顯示,如今老年群體更注重產品實用、功能等方面,且養(yǎng)老方式逐漸偏向個體養(yǎng)老,所以伴護型產品的發(fā)展已成為必然趨勢。
該課題將基于人文關懷角度對老齡群體進行居家伴護型智能終端產品設計,能夠對智能養(yǎng)老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2?老齡化產品
老齡化產品需針對老年人多角度進行分析。該次調研采用調查問卷、同類產品比較等方法,通過數據分析老齡群體身心特征變化與同類產品優(yōu)缺點,針對問題得出相應設計思路,為后續(xù)設計做出鋪墊。
2.1老齡群體身心特征分析
該次產品調研對60~80歲人群隨機發(fā)放100份抽樣問卷,提出文化程度、居住情況、身心狀況、對智能產品看法等相關問題。從問卷結果可看出老年人生理特征的變化,如心肺功能衰退、骨骼肌肉退化等身體機能問題。由于行動不便,其對智能產品帶來的輔助功能需求較大。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也隨之改變:他們更注重使用物品的舒適度與私密空間;需要提供醫(yī)療保健等便捷適用功能;需要得到重視并常與其溝通交流等。智能產品設計部分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確保老齡群體的使用體驗。
2.2針對身心特征設計適用產品
根據上述分析得出,養(yǎng)老產品要著重根據老齡群體特殊需求進行設計。設計時應優(yōu)先著手于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在考慮產品功能性的同時兼顧人文關懷,增加產品適用性。
基于情感關懷角度為老年人設計的產品,應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并照顧其情緒,幫助排解由于身體狀況而出現的行動不便或情緒不佳。
2.3國內外同類養(yǎng)老產品分析
近年來國內外已出現許多養(yǎng)老機器人的概念,并做出實踐。
2021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正式發(fā)布人工智能機器人NICOBO,為老齡獨居者提供創(chuàng)新的居家陪伴方式。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發(fā)的ROBEAR護理機器人可幫助老人坐下和站立。
在國內,一些科技企業(yè)也開始注重研發(fā)養(yǎng)老護理機器人。科大訊飛開發(fā)的可服務老年人的兩款智能機器人:康護機器人和智能養(yǎng)老機器人,前者主要服務于中高端家庭和養(yǎng)老機構,后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生活護理服務。
雖不乏上述功能較為突出的養(yǎng)老機器人,但現有養(yǎng)老產品缺乏整體性、創(chuàng)新性及人文關懷性,大多難做到規(guī)模推廣。
3智能終端產品設計概述
此次針對老齡群體的智護終端產品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從外觀、功能方面進行設計與創(chuàng)意點提出。特別在監(jiān)測功能運用紅外監(jiān)測技術,讓老年人家中遇險能夠及時發(fā)現救治。
3.1產品外觀
該產品外觀符合老齡群體的使用和心理需求,針對改善老人孤獨感和產品外觀做出設計。且該產品符號語義能準確、快捷地向用戶傳達產品主要功能信息。
3.1.1?產品形態(tài)
根據老年人群日常活動和操作習慣,使用圓弧連接轉折面,造型圓滑、無裸露尖銳部分、安全性較高。
3.1.2?產品材料及質感
外觀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耐高溫安全性較高。細節(jié)采用啞光拉絲不銹鋼,提升質感。顯示屏采用低藍光硬件,減小輻射。
3.1.3?產品色彩
配色以突出伴護功能的溫暖明亮色彩作為基礎色,啞光不銹鋼拉絲本色輔助。操作界面色彩對比度強烈,形成高度集中的視覺中心。
3.2產品功能
該產品針對老年人身心特征與日常生活需求等,對產品基本功能和智能控制進行了以下設計。
3.2.1?基本使用功能
可提供日常交互需求如接打視頻、播放音頻、查看新聞等。
(1)使用語音交互系統(tǒng),通過語音對話功能,照顧到一部分不識字及使用智能設備困難的群體。
(2)具備智能健康管理功能,適用于多種養(yǎng)老群體環(huán)境。引用紅外監(jiān)測技術,對體征感知敏感,可自動報警。
(3)可遠程操控,隨時了解老人健康狀況。
3.2.2?智能控制
產品分為主機與分機兩部分,主機可放置于家中常用處。分機為小型片狀裝置,置顯示屏與緊急按鈕,可顯示房間溫濕度,主機與分機鏈接。按下緊急按鈕可即刻聯(lián)系家人與醫(yī)院。分機可根據老人生活環(huán)境情況單獨購買。
產品配有手機App,通過手機交互實現云端互聯(lián)互通。界面簡潔易操作,使用形象化視覺語言。在使用功能上關注用戶體驗,真正做到為老人設計。
3.3 產品紅外監(jiān)測功能
該產品在監(jiān)測功能方面針對老年人生活特點選取紅外監(jiān)測技術,其具有接收信號快、體積小、精度高等特點,可行性高、操作易實現,通過紅外傳感器應用于老年陪護產品中。
3.3.1?紅外監(jiān)測原理
產品使用紅外傳感器通過對紅外線的變化來判斷監(jiān)測范圍內是否有人體存在,傳感器不觸及隱私問題。系統(tǒng)將老人日常行為進行記錄,當感知作息異常,或在用戶設置時間內無行為軌跡變化,會及時上傳至親友端,確保緊急事件發(fā)生時親友能最快得到消息并有效回應。
3.3.2?應用
機器人主機上端設置紅外傳感器,可判斷使用者所處位置并保證主屏幕始終面對著使用者方向。但由于測量角度范圍有一定限制,因此需多個傳感器配合使用,可根據需求在各房間配置分機,以達全方位監(jiān)測目的。
4?養(yǎng)老產品設計原則
根據此次產品的設計與分析得出,傳統(tǒng)設計方法理論并不完全適用于老齡群體。結合目標用戶特殊身心需求,在進行養(yǎng)老產品設計時應盡可能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4.1?安全性原則
由于老年人日常生活受到諸多限制,所以安全性應為養(yǎng)老產品首要設計原則。
4.2?功能性原則
操作盡量簡化保留基礎功能。放大字體圖標等,選擇易于老年人辨認的鮮艷色彩,同時將聲音系統(tǒng)上限調高。
4.3?情感性原則
養(yǎng)老陪伴護理型產品應結合老齡群體情感需求,功能設計考慮通過仿生形態(tài)、語音情感交互功能等是基于對老齡群體的人文關懷角度進行合理的情感代償功能設計。
5?結語
智能養(yǎng)老產品在科技養(yǎng)老社會的發(fā)展下必將日趨成熟。該課題基于老齡群體的數據研究,闡釋了一款居家伴護型智能終端產品的設計。
通過對目標用戶發(fā)放網絡調研問卷分析總結出老年人身心特征,確立養(yǎng)老產品應解決的問題,并對同類智能養(yǎng)老產品類比分析進行改進與設計。完成了養(yǎng)老居家伴護型終端產品的設計,在產品外觀、功能等方面結合老齡群體特殊需求進行設計,并著重將針對老年人生命體征的紅外監(jiān)測設備融入設計當中。經過對產品的設計總結出可用于今后養(yǎng)老產品設計研發(fā)的設計原則。
該產品尚處于研究初期階段,對于產品的后續(xù)優(yōu)化及實驗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與開發(fā),以人文關懷的角度為老年人用科技創(chuàng)造更高質量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 曾瓊,劉艷.淺析老齡化群體的出行產品設計[J].西部皮革,2021,43(23):85-86.
[2] 王文清.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人智能穿戴產品感性設計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yè)大學,2019.
[3] 程歡.空巢老人的智能養(yǎng)老系統(tǒng)設計[D].蕪湖:安徽工程大學,2016.
[4] 王靜爽,陳凈蓮.中國老齡化設計:老年產品開發(fā)與反思[J].設計,2021,34(23):65-67.
[5] 杜沁琳.“互聯(lián)網+”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2021.
[6] 滕悅.基于用戶體驗的老年人陪伴型智能產品設計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20.
[7] 廖慧蓮.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人助行產品設計研究[J].工業(yè)設計,2021(7):79-80.
[8] 王婷婷.健康老齡化視角下的老年益智類產品交互設計策略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0.
[9] 胡文婷,胡文杰.老齡化背景下我國智慧養(yǎng)老體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西部學刊,2021(21):147-150.
[10] 王世震,劉永翔.基于新老年人群的智能產品設計研究[J].設計,2020,33(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