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貴考


摘 要:名著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現(xiàn)實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名著閱讀教學與課標要求、立德樹人的指向存在著一定偏差。讀前,以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讀中,以思維導圖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讀后,以思維導圖系統(tǒng)要點。這樣,可以增強名著閱讀的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 ?助讀名著? 增強效果
一、研究的背景意義
2022年4月出版的《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理念對名著閱讀做了這樣的表述:“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yǎng)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1]當下,我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上好名著閱讀課,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語言的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
網(wǎng)上搜索,研究名著閱讀的論文有上千篇,但是名著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依然沒有改變。我們對5所學校20名八年級語文教師432名學生閱讀名著問卷調(diào)查,不上名著閱讀課的占20%,直到期中、期末復習,只總結(jié)名著知識點的占78%。學生不讀名著,只是背誦知識點的占70%。數(shù)據(jù)表明:讓學生人手一本,真讀名著的教師少,更談不上學生會讀名著,讀好名著了。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過程中,發(fā)明了思維導圖這一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通過畫圖使思維可視化,便于學生解讀名著,把握主要內(nèi)容,增強超強記憶能力,增強立體思維能力, 增強總體規(guī)劃能力。
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很簡單,定主題,畫分支,理邏輯,標關鍵詞,畫圖示。[3]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滲透思維導圖的用法,一篇文,一部書等,都可以用一幅思維導圖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功能作用,學會畫思維導圖,為名著閱讀打開一扇大門。
二、在閱讀過程中,以思維導圖做筆記
“名著閱讀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變閱讀負擔為閱讀享受,為學生的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培訓師王艷老師說:“整理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在閱讀前,要求學生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繪制不同的思維導圖。比如: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分第1——5章,遇到疑難字詞,第1章有“反唇相譏、守口如瓶 、 舉足輕重”。 第2章有“振振有詞、 心有余而力不足、束手待斃、泥濘、怒不可遏”。 第3章有“川流不息、剽悍、 如法炮制、眾矢之的”。第4章有“巋然不動、齷齪、鄭重其事、鬼蜮伎倆、瓢潑大雨”。 先要把疑難字詞勾畫在書上,然后按照難認的、難寫的和難理解的分類標到導圖上,便于梳理積累。
三、在名著教學中,以思維導圖展示
教師是名著閱讀活動的設計者,陪伴者,督促者。我們要讓學生真讀名著,會讀名著,養(yǎng)成閱讀名著的習慣,就要名著閱讀課程化。在課上,可以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
比如,在閱讀《傅雷家書》導讀課上,整理作品的內(nèi)容。書信的來源:1954年至1966年5月186封書信。名著的主題:表現(xiàn)父愛,這部書是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還是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的讀物。按照書信的時間,主要內(nèi)容分三個時期。1954-1957年,傅聰在波蘭留學,傅雷教給孩子處世方法,鼓勵努力學習。1958-1960年傅聰移居英國,傅雷的書信關心孩子的事業(yè),為兒排解苦悶。1961-1966年傅聰成家立業(yè),傅雷夫婦協(xié)助孩子進步,關心對孫子教育。按不同的情感,經(jīng)典片段可以分成以下幾類。愛子情深篇,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向外發(fā)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父母愛子情深,將兒女哺育成人,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鼓勵兒子篇,傅雷對兒子的錄音,作精細分析,客觀地贊賞。既肯定兒子的成功,又提出希望,給孩子指明前進道路。愛子心切篇, 離別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太過嚴厲。反思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兒子傅聰,其實想“嚴父之下出才子”罷了。諄諄囑咐篇,如何應對千變?nèi)f化的社會,希望用自己走過的經(jīng)驗,告訴兒子少走彎路。父母走的彎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子女能比自己過得更好。母親關心篇,望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煩惱。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感情與事業(yè)的問題,讓兒子明白重點在哪里。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學習任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在名著復習中,以思維導圖系統(tǒng)要點
2022《課標》在學業(yè)質(zhì)量評價中指出:“注意考察閱讀整本書的全過程,以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閱讀方法和讀書筆記等為依據(jù)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圍繞讀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編制評價量表,制作閱讀反思單,引導學生從閱讀方法、閱讀習慣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
從近年的中考名著閱讀題看,小說類的名著考試內(nèi)容基本包括作者、情節(jié)、人物、主題、語言和閱讀方法等,如果我們備考,就可以畫思維導圖,系統(tǒng)知識,以不變應萬變。
以思維導圖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一要指向《課程標準》,二要符合文體特點,三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在課前自讀、課上導讀、課后練習中,讓思維導圖成為我們教學的助推器,學生快樂閱讀的有效工具,從而傳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華。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3
[2]溫儒敏.功夫在課外——致“整本書閱讀上海論壇”的一封信[J].語文學習,2018(1):26-27.
[3]張仁賢 熊銘.《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M],2015.12:004-010
[4]《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34
(本課題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必讀名著課程化教學實施的實踐研究》成果 課題號2103168)